APP下载

会计监督检查实务中的常见违规问题与防范措施

2014-03-28刘同军

财政监督 2014年4期
关键词:列支违规财务

●刘同军

会计监督检查实务中的常见违规问题与防范措施

●刘同军

2013年5月—9月,吉林省延边州财政局监督检查处根据吉林省财政厅 《关于开展2013年度会计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州本级部分委办局201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向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了解,对重大问题进行了适当追溯和延伸,现将检查出的违规财务问题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类,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预防发表一些粗浅看法。

一、违规财务问题的类型

(一)依据不合法票据列经费支出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单位依据往来票据列支观看演出费、纪录片制作费等应税业务;使用各类协会的社会团体会费专用票据大额度列支译制费、总编费和咨询费等应税业务;还有一些单位使用自制凭证或白条列支场地租赁费等。上述违规行为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也造成地方税源严重流失,危害极大。

(二)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单位未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范围和方式违规发放加班补贴、值班津贴等各种补贴津贴;违规发放伙食费补助和交通费补助;单位列支应由职工个人承担的职工医疗保险费;使用自制会计凭证或开具 (蚕丝被、猪牛肉、豆油、鸡蛋等)虚假发票购买代金券等,超标准列支慰问金、职工福利费等。

(三)坐支、滞留政府非税收入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单位坐支应当上缴财政的处置固定资产(包括车库、车辆)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滞留应当上缴财政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捐赠收入、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等。

(四)账外设置“小金库”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单位后勤部门经营的服务性机构发生的业务在账外核算使用。具体做法是该服务机构表面上实行对外承包经营并签订了承包合同,每年向该单位交纳定额承包费,同时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向财政部门上缴承包费。经实际调查了解,该服务机构是由该单位后勤部门在自行管理经营,并聘请了会计人员设置了会计账簿,根本不存在对外承包经营情况,构成虚假承包经营行为。以上行为导致该服务机构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收益成为账外资产,发生的各项收支业务形成“账外账”,涉案金额上百万元。还有一个单位未经批准擅自向相关单位收取自立名目的收费,并将这些乱收费十多万元以虚假业务收据列支,从而将款项转账至合作伙伴账下并提取现金,转为“小金库”资金使用。

(五)固定资产、往来款项账实不符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单位新建办公楼,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便向许多金融机构进行了贷款,在暂存款项下进行核算。由于该单位没有正常资金来源偿还债务,便利用其行政职能,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摊派,以收取赞助款的形式偿还了以上贷款,但未敢进行账务处理,造成暂存款项长期挂账,无法处理;另一个单位异地搬迁,新增了许多固定资产,也处置了旧固定资产,由于财务人员懒惰失职,长时间未进行账务处理;以上行为造成单位账目严重账实不符、会计信息失真,存在较大财务隐患。

(六)其他问题

在检查过程中还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虚报冒领新建、维修工程建设资金;违反财务管理规定,个人私存私放公款;擅自为其他单位和个人代开财政票据;未经批准擅自挪用专项资金;个人长期借用、占用公款;未经批准擅自向预算非关联单位拨付经费等情况。

对以上检查发现的各种问题,延边州财政局监督检查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都给予了相应额度的罚款,并责令单位限期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

二、违规财务问题的成因

以上形形色色的财务违规问题,长期存在,久治不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第一,由于对违规财务问题惩治力度不够,单位领导对问题的认识不足,造成许多单位都从本单位的小团体利益出发,肆无忌惮地发生违规财务问题。例如:有些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向收款单位索取正规票据,而使用往来票据或各类协会的社会团体会费专用票据列支演出费、咨询费等应税项目,逃避税款;还有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超标准、超范围列支职工福利费。

第二,由于“财政大监督”格局尚未形成,监督检查覆盖面有限,造成预算单位发生的违规财务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使他们有机会钻部门预算的漏洞,为争取更多的财政预算资金,主观故意高估冒算预算支出和项目支出,甚者为扩大支出预算盘子,冒高风险将账内资金转移到账外设置“小金库”。

第三,由于财政部门预算内公用经费核算过低、专项资金前期运行经费太少,而部门业务工作开支过大、部门接待负担又过重等原因造成大量公务费用没有出处,逼使预算单位变通支出发生违规财务问题。例如:有些单位钻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漏洞,将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接受的捐赠收入等,未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上缴财政,而直接将其用于偿还单位债务或弥补公用经费缺口,造成账实严重不符、会计信息失真等严重违规财务问题。

三、违规财务问题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单位领导思想认识

目前,一些单位领导对违规财务问题的危害认识不够,认为只要个人不贪污,就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对本部门的发展有利,承担一点财务风险也是值得的等等。因此,要想预防违规财务问题的发生,就必须从单位领导的思想认识上下工夫,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财经法纪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和完善警示教育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遵守财经法纪的意识,来预防违规财务问题的发生。

(二)加大整治力度,提高监督检查震慑力

有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改完再犯,就不是大家所期盼的了。为了防止改完再犯,就必须加大整治力度,从严执行处罚尺度,坚持处理人和处理事相结合,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案件移送制度,狠抓整改落实,努力提高监督检查的权威性和震慑力,从而有效遏制违规财务问题的发生。

(三)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实现财政监督全覆盖

为了防止违规财务问题发现不及时、纠正不及时、使预算单位钻部门预算漏洞作弊,就必须建立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实现监督与管理同步,监督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报同步,监督与资金流向、流程和使用结果同步的财政大监督格局。财政部门的监督职责由专职监督机构和业务管理机构共同履行,实施监督应当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信息化技术平台的制约和监控功能,加强对预算单位的日常监督,做到监督与预算编制审核同步、监督与预算执行监控同步、监督与决算编报审查同步。由专职监督检查机构实施会计信息质量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等集中专项检查,构建出监督全时候、全方位、有点有面的全覆盖财政大监督格局,从而有效预防违规财务问题发生。

(四)科学编制部门预算,疏通费用列支渠道

为了防止预算单位因公务费用没有出处,迫不得已变通支出发生违规财务问题,首先要科学准确编制部门预算,将各种刚性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合理增加项目前期工作费,使单位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其次,预算单位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内因出发,努力挖掘节支潜力,减少费用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从而预防违规财务问题发生。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州财政局监督检查处)

猜你喜欢

列支违规财务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n aortic surgery and diss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
水利财务
驾照
违规逆行之后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存货”科目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