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减清辉”“千里共婵娟”
——《千家诗》意象英译研究
2014-03-28张美伦
张美伦
(1.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2.常州工学院翻译研究所,江苏常州213002)
“夜夜减清辉”“千里共婵娟”
——《千家诗》意象英译研究
张美伦1,2
(1.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2.常州工学院翻译研究所,江苏常州213002)
意象乃寓“意”之“象”,是诗歌的最小艺术单位。蒙学经典《千家诗》富含意象,文章以谢枋得主编的汉语版本及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千家诗》(Golden Treasury of Quatrains&Octaves)为研究对象,从意象分类着手,探寻许渊冲先生英译三类意象的方法,以期获得文化意象在英语中得以传递的启示。
《千家诗》;意象组合;等值翻译
诗歌意象乃寓“意”之“象”,由主观“意”和客观“象”融汇而成。“意”即思想、情感、观念、意识等,“象”即自然、社会各种客体的具体物象、事象。诗歌意象是情与景的交融,心与物的互映①。一首诗中,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词,而艺术的最小单位则是“意象”。文章以谢枋得主编的富含意象的蒙学教材《千家诗》及许渊冲等人所译英译本Golden Treasury of Quatrains&Octaves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千家诗》中诗歌意象的组合方式及许渊冲先生英译此类意象的方法,以期为文化意象的英译提供借鉴。
一、《千家诗》简介
《千家诗》作为蒙学经典,自清朝乾隆年代,就有不同版本流行于世。不同编者依据不同的社会背景,抑或出于不同考量,所选诗歌存在差异。较通行的版本是由宋谢枋得选、明王相注的《千家诗》。该版本每卷诗歌大体上依春、夏、秋、冬之时序编排,诗歌作者遍及帝王将相、舍人学士、僧俗男女以及牧童、无名氏等各种社会层面的人物。所收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诗歌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浅近流畅,绝大多数为脍炙人口的精品,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了唐宋近体诗的创作成就。所选诗歌意象丰富多样,具有诗中之画的意象美、意象并置的立体美、意象组合的音乐美、意象的简洁美、意象的复叠美等特征,这对于启蒙童稚、陶冶情操、普及诗艺意义深远。
二、《千家诗》中的意象组合分析
根据陈植锷的《诗歌意象论》,意象可以从语言分析、心理学、内容、题材、表现功能等方面进行分类。文章从营造意象的表达方式角度入手,将诗歌中的意象分为并列式、对比式、通感式、荒诞式、交替式和叠映式意象,并重点研究《千家诗》中含有并列式、对比式和叠映式意象的诗例及其英译。
(一)含并列式意象的诗例
并列式意象指同一空间或同一逻辑起点两个以上意象的平行组合,意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若干个别意象只是作为一幅完整画面的局部景点。《千家诗》中含有并列式意象的诗歌比比皆是。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4个意象组成;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运用了并列式意象组合方式。再如孟浩然的《春晓》,整首诗意境优美,读起来似行云流水,如观景赏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和“花落知多少”含4个相对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意象,并借助这些意象构成新意境。寥寥几笔,把诗人爱春惜春之心境传递得细微入神,明晰可见。
(二)含对比式意象的诗例
对比式意象是以对比辞格为言语呈现形式,以建构意象为美学旨归,把语义,感情及联想意义上对立,矛盾的词、词组或句子组合在一起,从而使两种意象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对比、相互冲突的效果,以强化诗人的某种寓意、情感和观念②。如谢枋得的《蚕妇吟》:“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诗歌中“蚕妇”和“玉人”意象形成鲜明对照,表达诗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对寄生阶层的抨击、批评。已是拂晓时分,蚕妇因担心蚕儿,怕影响日后生计而睡不成觉,不得不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而达官贵人们却醉生梦死,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再如赵元镇的《寒食》:“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诗中的“上冢亦携庞老家”和“汉寝唐陵无麦饭”差距很大,民间实实在在的幸福和皇室贵族不堪一击的曾经繁华喧闹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震撼心灵的警示。
(三)含叠映式意象的诗例
叠映式意象亦称“重叠意象”,即一个意象之上叠加另一个意象,或者叠加一个又一个意象,造成重叠意象③。它其实是隐喻,因喻体与本体间省了联系词,两个具体意象叠加在一起。意象的叠加幻化,犹如电影蒙太奇幻化镜头,具有强调、象征等作用,富有包孕性,令人回味无穷。如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若用电影镜头来表现其中的“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先是特写镜头“白发”,再幻化出“花落”的特写镜头,形成对比。拂晓时分去朝拜,黄昏时候才沾满御炉香气回归。见到春花零落则自伤老衰发白,望鸟翅高举而自叹未被重用。无聊的日子让诗人生出对空虚无聊、沉闷束缚的朝官生活的厌倦。
三、《千家诗》中意象美的处理
诗歌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诗歌的灵魂和本质特征。所以,判断诗歌翻译优劣的标准可以是译文中的意象与原文的等效程度。若力求达到原文与译文的有效等值,译者必须熟谙意象知识,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尤其是再现诗歌意象时,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必须弄清意象,因为意象常常是诗人独特风格的体现④。在这个层面上,与传达诗的内涵相比,再现诗歌中的意象美应是诗歌翻译的首要任务。下文探讨许渊冲先生英译《千家诗》时处理其中意象美的方法。
(一)并列式意象的处理
首先,以杜甫的《绝句》及其英译文为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 illows green;
A flock of white egrets flies into the sky.
My w indow frames the snow-crowned western mountain scene;
My door says often to east-going ships goodbye.⑤
原文的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积雪、东吴泊船,一句一景,展示了一幅宏大清秀的山水图。黄、翠、白、青,色彩明丽,再加一“鸣”一“上”的动静组合,显得生动活泼,画意盎然。“千秋雪”“万里船”,气势恢宏,言高旨远。全诗因景赋形,情景交融。译文则同样出现了golden orioles,w illows green,white egrets,snow和east-going ships。以“象”示“意”,借助直接移植意象,取得了较好的等值效果。
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At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Sad maple-shaded fishing boats beforeme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 breaks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 idnight still.⑥
该诗英译文中的一系列并列式意象,把诗人丝丝愁思和种种情景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令读者感触尤深。Moonset,crows,the frosty sky,maple-shaded fishing boats等意象最能体现秋天和夜晚景色,描绘出一幅凄凉、哀愁的夜景图。伴着江边枫树和江中点点渔火,身处异地他乡的游子在愁思苦想中进入了梦乡。这种氛围被营构出来后,英译文中“bell”意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钟声在空寂的夜晚显得更加渺远悠长,声声撞在游子的心坎上,震撼灵魂。由以上分析可见,在处理诗歌中的并列式意象英译时,许先生既考虑了原文的意境美,又考虑了目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对于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意象,译文则要予以保留,以“象”示“意”,再现原诗精练、含蓄的特质,唤起读者联想⑦。
(二)对比式意象的处理
对比式意象组合结构上的特点是很少加入起连接作用的虚词、连词、介词,只使用实词来建构意象。如黄庭坚的《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On Mourning Day sm iling peach and plum flowers blow;
In dreary fields and graveyards grief and sorrow grow.
The thunder startles dragons and snakes on the plain,
The trees and grass are softened by plenty of rain.
The poor may beg for the remnants of sacrifice;
The sage forgotten would not serve at any price.
Who can since long ago tell the fool from the w ise?
There's but one graveyard w ith briars before our eyes.⑧
原文中“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和“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都是意象对比组合。许先生在处理这些对比意象时,用“On Mourning Day smiling peach and plum flowers”和“In dreary fields and graveyards grief and sorrow”对比。将“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中的文化意象“乞食齐人”和“焚死之子推”译成“the poor”和“the sage”。这两个文化意象本具有象征之意,转换成“the poor”和“the sage”,难免有些遗憾。虽然“the poor”和“the sage”也能对比两类人不同的人生轨迹与死后无异的归宿,说明人生沧桑,世事无常,但缺少强调功能,与原文没有达到等值。
(三)叠映式意象的处理
叠映式意象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时空的意象重叠交映在一起,其含义就从叠映之后所构成的艺术图景里,或从几个互相映照渗透的意象之间产生,就像电影中的叠映式蒙太奇。把大量类似意象或性质相同的意象重叠,能使意象强化⑨。诗人创作时浮想联翩,文思泉涌,“文思三峡水,词源万马兵”,这类诗歌意象的翻译无疑是难跨越的沟坎。倘若仅仅是表示客观事物的自然“意象”,传达其“象”和“意”则比较容易。如杜牧的《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Orioles sing am id red blooms and green trees,
By hills and rills w ineshop streamers wave in the breeze.
Four hundred eighty splendid temples still remain
Of Southern Dynasties in the mist and the rain.⑩
原诗通过并列莺、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刻画出景色美丽、商业繁荣的江南。许先生通过意象的复叠将同一画境分割成若干个不同视点的画面,一层一层地再现出来:orioles,red blooms,green trees,hills and rills,w ineshop,breeze。许先生从绵亘千里、依山傍水的建筑物中,特地抽出古色古香的佛教寺院来,用近镜头将画面推向本诗所要反映的重点“Four hundred eighty splendid temples”。从一片模糊的“green”到显示出“hills and rills”的轮廓,再到依稀可辨的一个个“temples”,许先生把这种意象复叠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如果诗歌中的意象包涵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翻译时就要“绞尽脑汁”,寻找对策。如王中的《干戈》:
干戈未定欲何之,
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
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音断云千里,
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
酩然直到太平时。
Where can Igo when spears and shieldsmake an array?
Nothing have I achieved when my hair's turning gray.
Like a talented w riter,I roam here and there,
And sympathetic,I fillmy verse w ith care.
No letter comes from brothers far away from me;
The crow cold w ithmoonlight finds no neston the tree.
Where is the w ine to lull to sleep a thousand days?
Iw ill notwake up,till peace sheds on earth its rays.⑪
《干戈》一诗中含有众多文化意象:王粲、杜陵、鹡鸰、乌鹊巢寒、中山千日酒。原诗中诗人借王粲来表述自己多年的遭遇,就像遇到了战乱的王粲一样,走南闯北,颠沛流离。杜陵,即杜甫。鹡鸰,用于表示备受战乱祸害、音讯皆无的兄弟。乌鹊取典于曹操诗作《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中归依无主、怀才不遇的乌鹊。中山即《搜神记》中能造千日酒的中山。在英译处理这一系列意象时,许先生采用了转换、省略的方法。比如将东汉末年有才略、善诗文,在刘表处不得重用、后归附曹操深得信任的王粲直接转换成了“a talented w riter”。在翻译杜甫这位忧国忧民、渴望太平的伟大诗人时,许先生采用了舍象求意的方法,让诗人杜甫在英译文中悄然“隐身”。为了弥补舍象遗憾,译文添加了“The poet grieved at the time of war is yearning for a time of peace”。鹡鸰在英译文中也直接转换成了“brothers”。乌鹊则被简译为“the crow”。
由此可见,在处理众多文化意象时,许先生多借助意象省略、转换等方法来处理,求意舍象。例如,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时,直接省去“游子”和“落日”两个意象,译成“W ith floating cloud you'll float away;Like parting day I'll part from you”,彰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笔者认为抛掉原诗歌中的意象,就像把诗作情感硬塞给读者,有“越俎代庖”之嫌,也剥夺了读者自主理解、自主欣赏的权利⑫。因此,在译文中,译者应努力完整呈现原文的意象之美,尽可能实现意象之美的等值投射。
四、结语
意象在《千家诗》所选诗作中经常被运用,有的已成为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符号,其文化含义相对固定、独特。翻译文化意象就是传递文化因素。正是文化因素的存在使英译这些诗歌变得困难重重。所以,再现《千家诗》中的意象是译者规避不了且必须跨越的一道沟坎。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要求、“意象等效对等”标准应该作为我们翻译诗歌,特别是翻译我国古诗时追求的目标。他曾在《文学与翻译》一文中提到,倘若用“两轮交叉的明月分别表示翻译诗歌时失去的部分、得到的部分和创造的部分”,那么译者的任务就是使左边的新月成为“杨柳岸晓风残月”“夜夜减清辉”,使右边的新月“云破月来花弄影”“千里共婵娟”⑬。翻译实践中,虽然有时做到这一点比较难,但是在翻译古诗时,这依然应是译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注释:
①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8页。
②孙冰:《语言文化研究与探索》,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139页。
③蓝海文:《新古典主义诗学》,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第73页。
④⑦⑫张清:《论诗歌意象美翻译的等值投射》,《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3期,第100页,第101页,第102页。
⑤⑥⑧⑩⑪许渊冲、许明:Golden Treasury of Quatrains&Octaves,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年,第14页,第82页,第116页,第20页,第180页。
⑨林三松:《写作艺术技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195页。
⑬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幽》,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362页。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幽[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3]雷淑娟.对比意象言语呈现策略探微[M]//孙冰.语言文化研究与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39-150.
[4]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5][宋]谢枋得,[明]王相.千家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吴晟.诗歌意象组合的几种主要方式[J].文艺理论研究,1997 (6):28-34.
责任编辑:赵青
H315.9
A
1673-0887(2014)05-0069-05
10.3969/j.issn.1673-0887.2014.05.15
2014-02-26
张美伦(1980—),女,讲师。
常州工学院校级项目(YN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