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动态监控做好“三公”控制——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
2014-03-28苏纹葆
●苏纹葆
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体系是以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为基础,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对国库资金收缴、库存、支付和使用效益各环节进行实时、智能和全程监控,配套实施多种方式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纠正预算执行偏差,保障财政管理与改革有序进行的综合性监督管理体系。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体系的建立为向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使得财政监督全方位融入财政管理,明确了财政监督对财经政策和财政收支等财政管理事项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监管的基本方向,让“三公经费”全程“晒”在阳光下。
一、湖北省荆门市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成效
湖北省荆门市财政监督局2013年上半年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全口径的检查显示,荆门市直80个一级预算单位 “三公”经费支出,较2012年同期有明显下降,总体开支较去年同期节省744万元,减少支出16.71%。其中: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支出6.97%;公务接待费减少支出21%;出国(境)费减少支出93.05%。此情况与国库动态监控情况相符。在“三公”经费管理中,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预警机制功效得到体现
为严格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科学监控“三公”经费,实时监控“因公出国(境) 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用车购置费”等经费支付过程。监控规则主要包括:当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授权支付数大于预算指标数时,系统进行预警;当预算单位授权支付凭证用途为 “出国考察费”、“接待费”、“购车费”等“三公”经费并与预算指标用途不符时,系统进行预警两条预警规则。
(二)“三公经费”支出得到监督
今年,通过支付系统监控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所有支付数据。截至11月中旬,累计监控支付数据9.2万笔,监控资金 64.9亿元,预警提示1.3万笔,预警金额8.8亿元,共确认违规笔数707笔,违规金额4737.9万元,收付中心及时责成有关部门对违规行为进行了纠正。
(三)威慑作用得到提升
通过对国库资金进行动态监控,及时核查疑点问题,有效地强化了事前和事中监督,对预算单位规范用款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意识,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
二、健全与完善动态监控体系的建议
(一)账户统管,创新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机制
针对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建立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数据库,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账户年检、数据统计、动态监控等管理工作需要,全面反映单位银行账户基础信息,从而实现将所有账户纳入财政监管的范围,杜绝在本单位内部账户之间或与下级单位账户之间随意划转财政资金的行为。
(二)及时反馈,建立多层次的动态监控互动机制
建立与各业务科室间的互动机制,及时反映监控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业务科室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建立与主管部门间的互动机制,及时沟通预警疑点,共同组织核查,迅速纠正和处理问题,调动部门参与预算执行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形成监管合力。建立通报制度,将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典型案例,通过报告的形式,进行归类梳理、综合分析、提出建议、反馈情况。
(三)依托网络,打造全面监控信息系统
现代财政与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联姻”无疑是财政管理现代化的阶梯。我们要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切实转变观念。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以及银行核心支付系统的对接,逐笔跟踪资金流向,全景式反映资金的整体运行情况,为“三公经费”的控制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