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策研究
2014-03-28黄葵
黄 葵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400060)
1 引言
渝东南的“一区五县”——黔江区和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及武隆县, 面积约1.9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3.5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66.64%。该区是我市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重庆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渝东南多地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长期以来,加快该地区的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2009年国务院的3号文件确定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提出要打造渝东南山地特色农业基地,加快渝东南地区扶贫开发的宏伟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也提出在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2013年9月重庆市政府明确了五大功能区的定位,渝东南作为生态保护区,其主要任务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加强扶贫开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建设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由上可见,加快发展渝东南地区的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为渝东南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是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2 加强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的意义
2.1 解决农民就业
渝东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利于吸收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形成以农家乐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分工,可以拓展到农家乐经营,种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以及相应设施的装修建筑等,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平台,实现了“既不离乡,又不离户”的就业模式。
2.2 增加农民收益
利用渝东南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经过加工制成精美的土特礼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在一些旅游景区、景点附近,乡村农家乐是对传统旅游景点建设的一种补充,可提供住宿餐饮的农户就相当于一个经营灵活的小旅行社。一般来讲,一户投入2万-3万元,就可以营业创收,成本少、见效快、回报高。他们的投入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可以改善自身生活设施条件,达到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避免了过度浪费和闲置的问题。
2.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渝东南地区的农村长期处于单一的经济模式中,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交通、商业、通信、餐饮、旅游纪念品加工、工艺品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使农村走上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的道路,这有利于调整农村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利于把渝东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
2.4 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市的强势文化对渝东南地区乡村地区的弱势文化的影响会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地区基础实施的建设力度,形成以乡村资源富集的地方为中心,建立新型城镇,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城乡交流,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真正使农民实现向市民的转变,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3 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思路
3.1 政府主导,政策配套
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成立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对旅游扶贫重点项目进行目标管理;第二,增加结对扶贫开发的财政投入,改善贫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交通、水电、通讯、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优化政策配套,切实消除政策障碍,特别是在土地保有期 、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为扶贫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2 横向叠加,纵向联动
要实现渝东南乡村旅游扶贫,就必须转变以前单一、粗放、低层次的发展模式,要合理利用和开发乡村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性,在扶贫旅游发展过程中,拓展延伸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等多功能效益,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同时开展旅游业与山地农业、林业、水电业等多个产业部门的融合;充分利用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实现纵向联动,延伸旅游产业链,将旅游商业、旅游地产、文化产业等纳入整个产业链,以实现旅游扶贫的最大效益。
按照渝东南各区县政府提出的“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目标,首先应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依托渝东南较好的农业产业化基础和自然生态条件,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其次,以第二产业为支撑,依靠渝东南特色产业,如烤烟、蔬菜、中药材种植和鸡鸭牛羊生态养殖,进行规模化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延长产品生产链,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值和附加值,丰富乡村旅游商品。最后,以第三产业为亮点,利用渝东南的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3 因地制宜,滚动发展
旅游扶贫开发应结合各地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争取以较低的投入,实现较高的效益。发展过程中,可考虑实行“以旅游养旅游”的政策,将一定时期内的旅游收入,全部投入到旅游的后续开发中,以实现滚动发展。同时可依托“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积极营造渝东南乡村旅游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氛围,积极招商引资,制定鼓励发展城郊乡村旅游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渝东南城郊乡村旅游,丰富城郊乡村旅游投融资渠道,努力做到投融资多元化。
3.4 加大宣传,拓宽渠道
渝东南各级政府应多渠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宣传,与旅游部门和区县一道,多形式、多渠道、多领域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活动,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区县以重要民俗文化活动、节庆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为平台,举办农事娱乐活动,开展主题体验游,力求四季有主题、全年无淡季。利用扶贫公众信息网开展网络营销,推广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提高旅游扶贫的信息化水平。用好社会扶贫资源,积极开展市外旅游扶贫宣传,主动与旅行社合作,举办旅游扶贫专题推介活动,共同开拓山区旅游市场。
4 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选择
根据渝东南地区具体情况,笔者梳理以下三种扶贫模式,可供渝东南不同地区选择参考。
4.1 立体化旅游扶贫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政府进行整体运作和统筹安排,通过配备必要的政策,辅之以全方位的部门协作、多层面的主体参与以及多元化的扶贫手段,进而构成一个立体化旅游扶贫网络构架。这种模式以旅游项目开发为核心载体,不同要素相互联动,多维度指向扶贫对象,主要适用于渝东南地区困难群体相对集中,贫困度相高的地区,如八面山、灰千梁、酉水河等。
比如酉阳酉水河镇河湾村处于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内,酉阳县把该村作为搬迁移民的一个重要分散安置点,采取93个部门帮扶到户的模式,严格按照土家吊脚楼风格对建筑进行全面包装,将其打造为酉水河游船观光及滨水休闲度假区和土家族风情与民俗体验区。近年来,通过完善相关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以及进行旅游环境综合整治等,酉水河镇河湾村共发展农家乐220余家,游船26艘,2013年河湾村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余万元,实现了该区域困难群体经济发展,河湾山寨也被誉为“中国最美土家山寨”。
4.2 社区参与模式
这种模式指在扶贫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开发商和当地社区共同参与旅游开发的一种发展模式,具体可表述为“政府+社区”、“公司+农户”、“政府+公司+村旅游协会+旅行社”等多种方式。在开发中,外来群体和当地群众风险与共,利益共享。通常由外来群体提供资金,参与基础设施等建设;当地村民则以土地、森林等入股,共同合作进行旅游开发,当地村民还可在景区就业和参与景区管理。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渝东南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或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桥梁土家风情村、武陵仙山、蒲花河村、濯水古镇、秀山花灯寨、酉阳桃花源等。
比如,黔江蒲花河村近年来立足于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培植休闲旅游产业,并结合旅游产业充分调动当地社区居民、公司和旅游协会等参与主体,实施蒲花河流域扶贫综合开发,开展了“县为单位、资源整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促进了贫困农户稳定增收。同时黔江县还研究制定了《黔江区扶贫项目竞建管理办法》及《竞建评分标准》,率先对世行项目先导村实施了竞选,对社区协助员实施了竞聘。
4.3 景区帮扶模式
指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实力的风景名胜区利用其经济优势,采用提供经营条件,安排剩余劳动力就业、资助其基础建设等方式,帮助周边经济欠发达的村庄脱贫致富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景区充分发挥其辐射能力和极化作用,主要解决四方面的问题:解决路、电、水等问题;为村庄提供经营条件;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为村民增加创收机会。这种发展模式既帮助周边村庄脱贫致富,又帮助景区持续快速发展。主要适用于渝东南地区已有一定发展,实力较强的景区,如武隆仙女山、小南海地质公园、神龟峡;官渡峡、洪安边城等。
比如在2010年,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武隆仙女山、石柱大黄水、彭水摩围山、黔江后坝等旅游示范片区,充分发挥旅游景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开展百万市民到渝东南避暑纳凉、乡村旅游扶贫避暑休闲节等活动,在全市掀起了旅游扶贫避暑休闲热潮。三年多来,在贫困地区新发展乡村农家乐和旅游接待户1万余户,接待游客580余万人次,接待农户户均收入2万元,实现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多赢局面。同时重庆市政府实施扶贫移民搬迁重点向旅游景区转移,支持每个区县景区周边建设2-3个扶贫移民新村,让搬迁农户参与旅游产业。从2013年开始,将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总量的10%安排扶贫培训资金,把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职、高职的旅游专业作为重要内容。同时,结合旅游景区管理,进村入户开展点对点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从业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树民.立足武陵山区,服务国家战略[J].民族论坛,2013,(08).
[2]曹跃杰.旅游扶贫创新中乡镇政府角色思考[J].改革探索,2013,(9).
[3]曹新向,丁圣彦.政府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行为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