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同城化视角的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联机理研究

2014-03-28曾群华

城市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人口动态

◎ 曾群华

随着各都市圈、城市群“1小时经济圈”的规划实施,相邻城市之间的交通、信息、人口、资金等要素流动更为畅通,各城市群板块正因这种“时空颠覆”呈现出同城化的发展趋势,如长株潭、广佛、太渝等都提出了同城化的理念与思路。作为同城化区域经济联系与沟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人口的空间动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新热点。

由于行政区经济与地方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诸侯割据状态的制度性障碍、经济发展差距的阶段性障碍、共同利益的协调性障碍、交易费用偏高的流动性障碍,同城化的整合发展与利益分享仍面临“囚徒困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源、信息、人口等要素的有效流动。因此,如何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有效引导城市群地区同城化城市间人口的迁移流动与合理分布,使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耦合,不仅关系同城化区域经济发展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实现城市群地区同城化战略的重要途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人口空间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E.雷文斯坦(E.G.Rovenstein)对人口迁移的研究。20世纪50-60年代,各国学者主要从建立有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出发,解释人口迁移的宏观理论。Herberel R(1938)最早提出“推力一拉力”理论模式;Rossi P H. (1980)在研究费城的居住流动性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迁移的生命周期模型[1]。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空间与经济关系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研究向实证研究深入,认为人口空间移动与新劳动地域分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全球流动等密切相关。Clark G.L.和Gertler M.(1983)认为资本增长导致移民向经济增长快的地区迁移[2];Bluestone B.和Harrison B.(1983)认为新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分散的生产可能需要一些外地劳动力[3]; Cindy Fan C.C.(2004)认为户籍制度在人口流动中发挥着一定的控制功能[4]。克鲁格曼在H-O定理的基础上,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城市经济聚集与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关系。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从静态与动态角度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影响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因素角度,主要考察人口地域分布、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迁移流动三个方面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联动关系(胡焕庸,1986;丁金宏,1996;丁金宏等,2005;封志明,刘晓娜,2013)[5-8];(2)从人口空间分布的经济绩效角度,分析表明人口密度与经济增长绩效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正向相关性(蔡昉等,2001;王法辉等,2004)[9,10];(3)从人口聚集与城市发展、城市利益等角度,认为人口聚集随离城市距离的增加呈现出衰减特征,不同区域集聚程度不一,核心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区域,腹地的人口增长比较迟缓(范红忠等,2003;杨上广等,2004;王春兰,2010;刘睿文等,2010;孙平军等,2012)[11-15];(4)从人口迁移(变动)的角度,普遍认为人口迁移尤其人口流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域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顾朝林,1999;朱传耿等,2001;张善余,2004;朱传耿等,2008;樊杰等,2010;李仲生,2011;钟业喜等,2011;于涛方,2012;钟志平等,2012)[16-24]。

综上所述,国内外以往关于人口空间动态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从时效上看,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滞后于人口增长、人口结构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从相互影响看,聚焦更多的是单向的研究,主要考察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两者的耦合关系研究较少。从空间尺度看,主要关注的是同一省域或市域内部的城乡人口迁移或城市与郊区化的人口空间结构变化,而针对跨区域的人口空间动态研究较少;从人口空间演变的主导力量看,多见政府行为以及商业利益群体行为为主,以民众为主体研究对象的甚少。从整体上看,国内外以往的研究只是单纯地关注人口增长、人口聚集与城市(群)或区域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未能从跨区域或跨城市的视角来考虑区际联系下的人口空间动态变化。尤其以城市群地区的同城化为视角,以民众为人口空间演变的主导力量,围绕同城化发展态势下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研究更是鲜有涉及。

本文以同城化为研究主线,探讨在同城化发展态势下的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联机理,试图为考量同城化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人口迁移与流动模式以及人口空间分异规律提供借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同城化态势下人口空间演变这一复杂城市社会现象的动因机理,而且宏观上也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文化交融等方面的科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为同城化城市之间的空间管治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同城化视角下人口空间动态变化的“维度主体”

以往研究显示,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主导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以及商业利益群体行为为主,民众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而同城化中优化社会功能的重点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同城化的不同城市居民都能从同城化的社会建设成果中得到实惠。因此,广大民众是同城化视域下人口空间动态变化“维度主体”的主导力量,这不仅是同城化进程中保障民生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也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所在。由于同城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的临近性与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及交通的便利性,以“民众”为主体的人口空间动态变化不同于其他区域的人口流动现象,同城化背景下的人口空间迁移与流动的行为方式更多的趋向于在多样化的交通方式下的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或为通勤活动,或为购物活动,或为闲暇活动;因而,其迁移流动的行为周期多为短期性的。

三、同城化视角下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联机理

(一)更低交易费用的利益诉求是同城化视域下人口空间动态的行为动机

同城化战略是相邻城市之间减少交易成本(费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制度安排与务实选择。随着同城化区域经济不断融合、同城软环境日益完善、同城公共服务逐渐均等,跨城居住生活、跨城教育医疗、跨城养生养老、跨城购物消费等生活方式逐渐在同城化“力场”下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人口空间行为过程与模式选择是基于更低交易费用的利益诉求以及对同城生活宜居性与便捷性、同城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提升的追求,进而不断推动同城化的进程。

(二)多样化模式是同城化视域下人口空间动态过程的不同博弈选择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同城化实质上是博弈主体基于共同利益而寻求同城制度互补收益的协调博弈的结果。随着同城化城市之间社会公共服务隔阂的逐渐消失,跨区域的时空距离以及心理距离也随之缩短。同城化“力场”下人口空间迁移流动涉及人们跨城居住生活、跨城购物消费、跨城养生养老、跨城教育医疗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显得更为活跃与多样化。同时,由于各个同城化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同城化程度的不同,同城化“力场”下的形成人口空间动态的空间响应与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根据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以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度,人口空间动态过程在同城化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利益博弈中表现为不均匀性与均衡变动性,其模式主要围绕“中心—外围” 表现为外围—中心集聚模式、中心—外围扩散模式、中心—外围钟摆模式等,在空间上呈现出向心型、离心型与平衡型等的空间表征。

(三)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影响是同城化视域下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键所在

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与影响是互动的。一方面同城化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动了人口空间分布与迁移流动的变化。推-拉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推-拉两种力量共同决定人口迁移与流动。同城城市在基于更低交易费用诉求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共享的动态制度变迁过程中,重构了人口空间布局及其模式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同城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联系度直接影响人口空间过程。同时,人口规模、同城化制度软环境等因素通过制约同城化发展进程间接影响人口空间格局。另一方面人口空间动态响应的双向性与差异性又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同城化既是中心城市通过资源、人口等要素集聚与辐射功能的发挥不断提升和强化其区域核心地位的渐进过程,也是周边城市借助中心城市的优势资源不断融入同城的叠加与累积过程。尤其是人口要素的双向流动及其空间动态过程对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交通规划、城市设计、文化交融等方面带来多维度的响应与效应,重塑了同城化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与空间形态,使之逐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四)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同城化视域下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目标

同城化作为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其基本目标在于通过相邻城市之间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与分享机制,兼顾社会公平、地区公平。因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同城化视阈下人口空间动态与区域经济的耦合目标所在。从区域合作的角度看,同城化区域应打破阻碍同城化发展的行政区划壁垒,探索建立与创新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具有更强整合能力的协调体制和机制,重点商讨在区域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公共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共享、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这是实现同城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保障。在此基础上,针对同城化进程中与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予以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应根据利益均衡的原则,相互将对方居民纳入政策范围,给对方居民以无差别待遇,以从根本上解决同城化中的社会利益协调问题。在教育方面,可试行高中共同招生制,尤其使同城化区域的生源能享受到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大学优势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就业方面,可建立同城化人力资源市场,针对异地就业人员设计专门的配套政策,探讨建立户籍地、就业地、异地就业者三方共赢的社会保险费缴纳机制和社会福利分享机制,并推进就业信息互通、资质互认;在社会保障方面,实现异地养老与医疗保险互认和异地享受制度,并在老人养老、医疗、出行等待遇方面发放统一标识的老人优待证,让不同城市的老人享受同样的优惠待遇;在医疗卫生方面,可在同城化区域进一步落实养老与医疗保险互认和异地享受制度,建立和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实行公费医疗互认和医保卡互通等;在购房入户方面,可拆除城际户籍藩篱,实现跨区域居住证制度的互认,并享受同城公积金提取以及同城购房优惠政策[25,26]。

四、总结与讨论

如何调整同城化城市之间现存的利益差异格局,从户籍、土地、住房、财税等方面建立适当的利益诉求与协调机制,并以此引导人口迁移流动与合理分布,是同城化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政府面临的政策难题,这也是本文有待进一步讨论的策略研究之所在。

[1]Rossi P.H.. Why Families Move[M]. SAGE Publications,1980.

[2]Clark G.L., Gertler M.. Migration and Capital[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3,73(1):18-34.

[3]Bluestone B.. Harrison B.. The Deindustrialization of America: Plant Closings, Community Abandonment,and the Dismantling of Basic Industry[M]. New York: Basie Books,1984.

[4]Fan C.C.. The state, the migrant labor regime, and maiden workers in China[J]. Political Geography,2004,23:283-305.

[5]胡焕庸.中国八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8:6-15.

[6]丁金宏.人口空间过程:胶东半岛的实证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11.

[7]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J].地理学报,2005,60(1):106-114

[8]封志明,刘晓娜.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2:3-11.

[9]蔡昉,王美艳,都阳.人口密度与地区经济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1,(6):12-16.

[10]王法辉,金凤君,曾光等.区域人口密度函数与增长模式:兼论城市吸引范围划分的GIS方法[J].地理研究,2004,23(1):97-103.

[11]范红忠,李国平.对我国生产与人口分布现状与问题的比较分析[J].预测,2003,22(6):28-32.

[12]杨上广,丁金宏.极化开发的人口空间响应及社会效应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66-71,123.

[13]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及城郊关系演进[J].城市问题,2010,(6):7-11.

[14]刘睿文,封志明,杨艳昭等.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0):1171-1177.

[15]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等.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4):450-457.

[16]顾朝林.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54(3):204-212.

[17]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18]张善余.基于出生地的中国人口迁移态势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3):1-5,19.

[19]朱传耿,孙姗姗,李志江.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与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08,27(1):13-22.

[20]樊杰,陶岸君,吕晨.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87-95.

[21]李仲生.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90-98.

[22]钟业喜,陆玉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2):195-200.

[23]于涛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增长的空间类型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12,(4):47-58,111-112.

[24]钟志平,李开宇.区域城市化战略格局下的人口再分布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0):181-184.

[25]谢俊贵,刘丽敏.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规划试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8):24-28.

[26]王振.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化趋势及其对上海的影响[J].科学发展,2010.(4):101-108.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人口动态
国内动态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