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新论断的理解
2014-03-28马欣员
于 平,鲁 雁,马欣员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103)
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首次在党的重大会议的正式文件中提出来的,①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和重大的理论创新。
市场作用的提法由过去的基础性升华为决定性,虽然只是一词之差,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对于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特别是对于中国企业的引领和企业家的成长却是一种颠覆性的变化,标志着一个理念上的旧时代结束。[1]市场的决定作用就是市场要在所有微观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全面发挥作用,所有要素的市场流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交换都由看不见的手完全决定,看得见的手必须完全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的关键时期提出这一论断,对于进一步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市场决定作用尊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纵观世界各国,除了东北亚、拉美极个别国家外,其他绝大部分国家(地区)的资源配置当中,市场都发挥着重大作用。早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市场就呈现出自为和主动发展的一面。《史记·货殖列传》有这样的记载“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陶朱公范蠡正是凭着对价格机制的娴熟运用才达到富可敌国的境界。可见,春秋时代我国的商品市场就曾经对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②
但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系统思想起源于西方。美国伯利克大学教授德隆曾对人类经济增长进行过长期的研究,他将人类250万年划分成3个时间段:第一段,从250万年前到公元前1.3万年(公元前1.3万年是智人时代的开始),世界人均GDP只有90国际元(按照1990年国际购买力核定的一个财富度量单位);第二段,从公元前1.3万年到公元1750年,人均GDP仅达到180国际元;第三阶段,从1750年到2000年,世界人均GDP达到6600国际元,比1750年增加了37倍。德隆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也就是人类历史万分之一的时间里创造的。[2](P89-93)1750年,正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走向繁荣的时期,也是市场经济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其中,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日后的《国富论》奠定了他经济学鼻祖的地位。这一时期,不仅市场经济理论建树颇丰,而且市场经济的实践也取得了惊人的进展。那些率先步入市场经济的国家,无论是西欧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西欧国家本身,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还是后起的日本,经济增长在过去一二百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1820—1990年间,人均收入增长英国翻了10倍,德国翻了15倍,美国翻了18倍,日本翻了25倍。③人类实行了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后,显示出巨大的经济生命力,其中主要有五个原因。一是市场经济充分尊重和满足了个人利益需求,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二是市场经济的主角,企业家对市场繁荣的助推作用。三是市场经济鼓励竞争和创新,进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根据曼特斯教授提供的数据,在之前几千年的时间里人类的技术进步率不超过0.05%,而在过去的25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技术进步率达到了1.5%,是过去的30倍[3]。四是市场经济体制有效地解决了人们的信息有限和理性有限问题。正如哈耶克所说:“判断一种体制优劣的标准,首先要看信息能否充分利用。”[4]市场经济较计划经济更能充分地利用信息,因而是有效的;五是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合作。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把市场经济高度地概括为分工加交换,即分工+交换=市场经济。④
市场经济的魅力在于它特有的制度构造,和内在机制,它利用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去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了个人和社会的双赢。马克思、恩格斯到了晚年也充分注意到了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的事实。在《共产党宣言》里,他们深刻地写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力里呢?”[5](P256)
市场经济有助于提升各种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这意味着,从静态角度看,市场经济能够把各种生产要素配置到生产率最高的地区、部门和产业中;更重要的是,从动态角度看,市场经济能够充分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通过市场力量打造活力迸发的中国,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前提条件。
迄今为止的中外实践表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为有效率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它的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能够更加确切和鲜明地反映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支配作用,反映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
二、用“市场决定作用”深化改革,让人们对中国未来更有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主动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日,多家媒体都在讨论中国是否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问题。[6]目前中国的8个“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一农业大国;世界第一国际贸易大国;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世界第一外资引进大国;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世界第一互联网大国;世界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使别国对中国不能小觑,但是,这些漂亮的数据背后也有太多让国人担忧的理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我们还很不完善,还存在不少体制性弊端,突出地表现在三十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在政府放开和引入市场的同时,它本身并没有从市场中退出,而是强势地参与到其中。政府参与市场,各级政府本身的行为及运作方式也随之“市场化”了,乃至政府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中最强大的、最主要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市场参与主体。[7](P5)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过多,对社会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存在多种形式的行政垄断,这说明,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方面存在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
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面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巨大压力,迫切要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向改革要制度红利,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专门指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是通过改革能够释放的最大红利。最近,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改革中得到体现。
第一,通过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承诺将现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削减三分之一以上。2013年相继取消、下放了二百多项行政审批事项,重点是经济领域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特别是一些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以及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资质资格认定等。[8]2014年国家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出,我国将重点取消对投资创业就业影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大限度地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将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政府的自我革命是目前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改革首先从政府自身革命做起,强调抓好简政放权的先手棋,进一步完善放管结合的体制机制,有利于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市场主体迸发出新的活力。
第二,通过推进价格改革,让价格信号更加灵敏准确,解决市场体系不健全问题,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问题。价格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信号和杠杆,目前我国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这同政府不当干预过多有关,也同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有关。①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有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的环境。《意见》明确要求,将抓住当前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时间窗口,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和交通、电信、医药、医疗服务等价格改革。同时,对居民生活用电、用气、用水等,区分基本和非基本需求,完善兼顾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资源要素节约利用的阶梯价格制度。只有把价格的形成机制更多地交给市场,凡是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全部由市场解决,才能使价格信号更加灵敏准确,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各个市场竞争主体在公平的舞台上平等竞争,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效率。
第三,通过放开所有竞争性领域,合理定位国有企业职能,让民间资本大显身手,解决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壁垒等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活力不足,与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靠行政垄断生存和对非国有企业的抑制有关。国有企业的权力结构不科学、不透明以及用人体制的行政授职制,排斥了市场经济,造成国企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这些年国有企业远不如民营企业搞得好搞得活,与国企的治理结构和非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有重大关系。[9]这里首先是认识问题。一个时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经济界,总有人对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估计不足,不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一样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对此做出回答,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决定》的一个亮点,也是2014改革元年的重点。
《意见》提出,我国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研究和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功能性质,区分提供公益性产品或服务、自然垄断环节、一般竞争性行业等类型。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技术经济规律,有序推进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行业改革。显然,这项改革措施主要是针对我国在电信、电力、石油领域的垄断现象,不利于推动创新和效率提升而采取的办法,表明了中央使社会资本进入更多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的决心。同时,放开所有竞争性领域有利于合理定位国有企业职能。合理区分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将竞争性业务分拆引入民间资本,同时加强对垄断性业务的政府规制。
《意见》明确,将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除少数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和投资运营公司可采用国有独资形式外,其他行业和领域国有资本以控股或参股形式参与经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既能进一步拓展民间资本的空间,也能倒逼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使国有企业真正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民间资本也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甚至可以进入到传统的垄断行业,分享行业利润,这既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也符合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执政理念。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于我国不少领域的垄断伴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和顽固的局部利益,而且有些垄断领域尽管降低准入门槛,但仍存在“玻璃门”等问题。加之部分领域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对社会资本未必有充分的吸引力。因此,要在短期内使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充分发展,需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进一步给非公有制经济松绑,使之尽快适应政府监管日益减少,市场不断自由、开放的新环境,避免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震荡。⑤
第四,通过财税金融改革的密集推出,让实体经济得到更大更好的支持,解决中国制造面临的新问题。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达国家推出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法规,使西方制造业“回流”迹象明显。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不惜重金推进“学徒计划”,引起广泛关注。这是继“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等之后,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政策的又一次“加码”。而这些年“中国制造”却步履维艰,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不断压低出口制造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普遍面临人力成本上涨过快、资金成本上涨过快和土地成本上涨过快的三大压力,以往的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再,相反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优势有所显现。据统计,去年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78%,而缅甸等国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另据美联储等机构的估算,美国与中国制造业单位实际工资的差距将从2006年的17美元缩小到2015年的7美元。[10]这些都对中国制造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依靠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发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中国制造实体经济的支持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注重发展熟悉当地情况、特色鲜明的地方法人银行”“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等。其重点就是通过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机制,扶持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财税体制改革将是今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意见》提出,我国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建设阳光政府,让人民群众看明白、能监督。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效率低下等问题,与政府预算透明度不够、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等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不仅是“晒三公”的升级版,也有利于通过阳光化的机制和手段,让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意见》中处处体现着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当然,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不是不要政府作用。有效的市场取决于有为的政府,有为的政府重在促进有效的市场。[11](P168)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重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告别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加快形成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格局。中国经济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引领下一定能够迸发出更大的改革活力,未来,我们对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充满更大的信心。
[1]李东生.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提法结束理念旧时代[EB/OL].http://finance.591hx.com/article/2014-02-12/0000393313s.shtml,2014-02-15.
[2]张维迎.市场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邢少文.要市场逻辑,不要强盗逻辑——专访经济学家张维迎[J].南风窗,2011,(11).
[4]李义平.为什么只有市场经济才能带来经济繁荣[N].中国经济时报,2008-04-25.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曹书杰.我国烟草生产和消费有八个世界第一[J].中国经济周刊,2014-05-12.
[7]韦森.大转型——中国改革下一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8]张乃剑.简政放权是激活市场的加速器[N].经济日报,2014-05-08.
[9]陈霄.央企成为腐败重灾区[N].法治周末,2014-05-14.
[10]马志刚.加快形成“中国制造”新优势[N].经济日报,2014-05-08.
[11]迟福林.市场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大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
[注 释]
①参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11/16/c_132892941.htm,2013-11-16.
②载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页。
③参见(美)托马斯·K.麦格劳著《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④参见(英)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1页。
⑤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见http://baike.so.com/doc/539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