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多维阐释
2014-03-28陈耀辉
陈耀辉
(白山市人民政府,吉林 白山 134300)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人们一般是围绕其具体内容和直接作用展开研究。本文拟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探讨一下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的全方位作用。我们会发现,原来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群众路线的深刻影响,认识这一点,将使我们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作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于许多有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找到某种合理的解释。从这个角度说,群众路线的内涵也决不会仅仅局限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而是多维的、丰富的。它就好比一个点钨灯,把它耀眼的强光普照于社会舞台的各个角落,如果一旦关掉这个光源,那么受影响的决不仅仅是它直接面对的舞台一角,而是全方位的。我们必须用这种多维的观点和视角来阐释群众路线,才能全面认识和理解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一、群众路线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
民主是当今世界的政治潮流。西方的政治家把“民主”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好像只有他们“货架”上的才是正宗品牌,这是很可笑的。正如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一样,同理,社会主义也有民主。只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主的表现形态各有不同。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变革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力军作用。而这与民主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在中国革命史上,中国共产党早已把这一民主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淮海战役期间,我党发动了五百多万民工支援前线,各种大小运粮车八十八万辆。这一车车沉重的粮食,一道道深深的辙印,难道不比那轻飘飘的选票更有力度吗?山东支前民工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这样的决心难道不比投票鼓掌更有诚意吗?因此,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同中国革命发动群众的深度、广度及曲折传奇相比,美国的独立战争、英国的“光荣革命”何足道哉?①
群众路线为中国政府所提供的深厚群众基础与民意支持,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的。在中国,群众路线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政府与民众互相沟通,反映民情民意的广阔渠道,其真实性、有效性是无可置疑的。正是党的群众路线,使我们国家保持了六十余年的基本政治稳定。即使在文革十年那样动乱的年代,党的领导,国家政权仍然坚不可摧。
更不应该忘记的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之成为执政党,不是靠竞选演说、选民投票,而是靠它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二十八年。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共同铸就的伟大历史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不是一张选票所能表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这是无需演说、无需论证、无需投票的。
综上所述,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和政治意义。它是中国政治的“定海神针”,是社会主义中国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人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和最大的政治“红利”。任何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和政客,都不曾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得到全体人民如此持久而衷心的拥戴。如英国的邱吉尔,作为战时领袖,可谓功高盖世,但是欧战结束才两个月,他的保守党就被选民抛弃,邱吉尔黯然“退场”。这种情况说明,英国保守党虽然赢得了战争胜利,但是并没有赢得民心。
二、群众路线是民生经济的灵魂
表面上看,群众路线与经济似无关联,其实不然。经济发展当然要讲速度、讲指标、讲效益,但是归根结底要讲“民生”,要讲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近些年,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已经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尤其是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农村经济面临革命性变革,城镇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有一个高端设计对经济发展统而辖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以至于手忙脚乱。这个高端设计就是服务“民生”的宗旨,离开这一宗旨,经济就会成为一个脱轨的火车头,跑得越快越会带来灾难。而“民生”的核心理念与群众路线是一致的,是彼此相通的,都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造福。
过去我们靠群众路线取得了全国胜利。今天,搞经济建设,同样离不开群众路线。要向人民群众学习新鲜经验,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才能把经济工作搞好。中国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旗开得胜”。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这个做法最早是由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搞起来的。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走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推广他们的经验,才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开门红”。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经济发展的路标和灯塔,是民生经济的灵魂。
三、群众路线是平等思想的充分体现
平等是近代以来广受赞誉的“普世价值”。但是在中国,“平等”的口号却喊得不那么响。中国思想界也缺少“天赋人权”之类的“高论”。这种情况恐怕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特点有关。中国人喜欢具象,西方人喜欢抽象。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用抽象概念说话,而中国的《易经》却用形象说话——“飞龙在天”、“潜龙勿用”。虽然不太“形而上”,但是对于认识客观规律也很管用。中国人不高谈“平等”,不等于中国人缺少平等观念。北宋农民起义领袖王小波、李顺提出的“等贵贱,均贪富”,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最早的“人权宣言”。“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以及不分贫富皆可参加科举考试,都包含着平等的理念。
党的群众路线所提倡的——尊重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呼声,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承认人民的“主体”地位等等,更是平等观念的充分体现。平等不平等,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古人说“身教胜于言教”。中国共产党数十年如一日,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这才是最好的“人权宣言”。
我们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喜欢在概念中兜圈子。这是“理论自闭症”的表现。其实,说得直率一些,离开人民的意愿和福祉,任何理论,任何概念,不管它戴着怎样耀眼的光环,都是苍白无力的,最终都将被人民所抛弃。这是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的真理。教条主义为什么失败?根本原因就是脱离人民。所以,说一千句“平等”,道一万句“自由”,还不如老老实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实在,也更简洁明快,直奔主题。
四、群众路线赋予“实事求是”以“人民性”的意义
实事求是不仅是党的思想路线,更是一种科学精神,是当代进步文化的哲学内涵和核心理念。表面来看,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不搭界,其实不然。群众路线不仅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而且还赋与实事求是以“人民性”的意义。
在群众路线当中,已经内在地包含了实事求是精神。比如,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什么呢?除了学习群众的好思想好品德外,主要是学习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大胆创举,以及突破思想藩篱,追求新生活的实践勇气和聪明才智。其中就包含对客观规律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向人民群众学习,实际就是向实践学习,向客观规律学习,就是践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进一步说,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目的何在?难道仅仅是为了认识客观规律吗?难道仅仅是“求”那个“是”吗?显然不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愿望”。这个“人民愿望”是最重要的,它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离开“人民愿望”,实事求是是没有意义的
在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它大力张扬的正是我党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精神。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思想迷茫,看不到出路,国家陷入严重困难之中,这时,解放思想,突破“两个凡是”禁区,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愿望和心声。就此而言,真理标准大讨论不仅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空前壮举,而且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意愿、倾听群众呼声的“经典之作”。这场大讨论的成功,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在中国,人民群众就是最大的“实际”。
“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际出发,就是尊重事实,尊重实际。“到群众中去”就是让人民来检验,来评判,取得人民的认同,使真理性与人民性和谐统一。这再次说明,党的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坐标。在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点时毛泽东指出,它必须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是关于文化的民族性、人民性、群众性的经典论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样必须尊重人民的意愿,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样必须具有今天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文化是离不开人民的,归根结底是群众路线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生命和灵魂。
总之,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具有多维度的内涵。十八大以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短短一年左右时间,不仅有力地转变了工作作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文化体制改革,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群众路线的威力。事实证明,群众路线是当代中国政治的“稳定器”,经济的“方向盘”,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带动全局的重要举措,只有按照中央部署,把这项活动认真开展下去,才能取得各项事业的全面胜利。
[注 释]
①1689年初,在伦敦召开了上下两院联席的特别会议。会议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决定邀请威廉和玛丽来共同统治英国,同时向后者提出一项“权利宣言”。宣言中坚持了人民应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包括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制订或终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建立常备军;人民应享有选举议会议员的自由;议会享有辩论的自由等。这项宣言在1689年12月被议会制订为正式法律,即“权利法案”。威廉和玛丽接受了上述要求,即位为英国国王和王后。上述1688年—1689年的事件,英国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经过这次变革之后,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逐渐确立起了立宪君主制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