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2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3-27吴柳青卜继普肖羽辉胡蓉赵双喜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7期

吴柳青++++++卜继普++++++肖羽辉++++++胡蓉++++++赵双喜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20例(3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另选取同期100例(10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6.87%,对照组治愈率为7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0)。 结论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28-03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病,据统计,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其病因主要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内,并伴发细菌感染。该类患者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极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等多种并发症。目前由于防盲治盲工作在农村的深入开展,白内障患者、慢性泪囊炎的患者大有人在,因此,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治疗也成为此类患者首要的处理措施,而鼻腔泪囊吻合术仍是目前治疗该病较理想的方法。现在就我院近几年施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回顾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浏阳市眼科医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共计320例(320只眼),男93例,女227例,年龄27~75岁,另选取同期100例(10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8例,女62例,年龄26~7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相似, 具有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式

观察组采用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①1%美兰溶液行泪道染色。②术前10 min以1%的卡因及麻黄素棉片行术侧中鼻道填塞[1]。③麻醉方法:2%利多卡因5 mL加0.1%肾上腺素注射液0.4 mL行术侧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及筛前神经阻滞麻醉,并沿泪前嵴针头抵骨面行骨膜下浸润麻醉。④距内眦角上3 mm, 内5 mm 处弧形切开皮肤,长约15 mm,钝性分离皮下和肌层,暴露内眦韧带及附着骨膜面。置泪囊撑开器。不断内眦韧带,沿泪前嵴切开骨膜,剥离齿分离泪囊内侧壁骨膜至筛骨纸板区。⑤用蚊式血管钳在泪颌缝处压一孔并扩大,用枪式咬骨钳咬切骨孔成约14 mm×12 mm 大小骨洞,修理至骨孔边缘光滑,注意勿伤鼻粘膜。⑥泪道冲洗针头从下泪小点探入泪囊并顶起泪囊内侧壁, 以镰状刀片“工”字型切开内侧壁,使前瓣稍宽,并使泪囊黏膜充分展平,自然状态无卷边。⑦将相对应的鼻黏膜平骨孔下缘切开, 呈“[”形前瓣。取出鼻腔内棉条,用浸有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混合液的明胶海绵帖压平泪囊黏膜,填塞于泪囊和鼻腔黏膜前瓣下。⑧将泪囊和鼻腔黏膜前瓣对合良好后,用5-0 黑丝线间断缝合两针并悬吊于相应处上方组织以防止黏膜瓣下垂。⑨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切口,通畅后单眼遮盖包扎[1,2]。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

1.3 术后观察及疗效标准

按出院要求,术后1 周、2 周、1 个月、3个月、半年、1 年、2 年、3年各做泪道冲洗。疗效标准:治愈:溢泪、溢脓症状完全消失,冲洗泪道通畅。有效:有轻度溢泪症状,无溢脓,冲洗泪道通畅。无效:溢泪、溢脓(或不溢脓),冲洗泪道不通畅[3]。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经3个月~3 年随访,312例(320只眼)术后有310眼冲洗通畅,个别病例虽然冲洗通畅,但仍然有溢泪现象,无溢脓,310 眼痊愈,305眼有效,好转5 眼,有效率达96.87%(310/320),10 例无效患者主要由于肉芽生长,吻合口闭塞。术中、术后未见大出血或鼻梁塌陷等并发症。320例患者2眼出现溢泪、道冲洗不通。对照组患者术后经3个月~3 年随访,100例(100只眼)术后有65眼冲洗通畅,52 眼痊愈,25眼好转,有效率为77.00%(77/100),23例无效患者主要由于肉芽生长,吻合口闭塞。术中、术后有大出血3例,鼻梁塌陷2例并发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3 年后疗效观察及手术时间比较

3讨论

慢性泪囊炎临床上多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和泪道疏通术治疗。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可造大骨孔,术后引流通畅,手术治愈率达85%,但是由于术中对位缝合时,手术视野较小,缝合较棘手导致手术时间延长,若缝合效果不理想将影响泪小管功能,且吻合口凡士林棉纱条的局部刺激导致肉芽组织增生,最终导致吻合口狭窄而引流不通畅。

由于传统手术的不足,我院采用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操作过程得以简化,手术中保留了鼻腔黏膜,减少术中对组织的损伤和出血,同时应用美乐胶,减少了术后肉芽组织的形成,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美乐胶是一种生物胶,主要成分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因子第Ⅶ因子和钙离子等。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和钙离子的激活下转化为纤维蛋白作用于创面。应用生物胶于手术创面初期,由于凝血酶、凝血因子Ⅷ成分的作用可迅速的止血。而在创面修复过程中适量应用生物胶可使之成为纤维蛋白封闭剂,影响肉芽组织生长和纤维素生长,减少粘连和肉芽的形成。因为鼻内鏡下对鼻腔黏膜的保留和组织损伤轻微,故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很轻,没有眼睑肿胀、睁眼困难现象,而传统手术对肌肉、组织损伤严重,术后患者都有眼睑肿胀、睁眼困难等症状。

与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相比,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大的优点是:面部无伤口,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因此更易为患者所接受;且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联合应用5-FU及人工泪管,可积极预防造瘘口纤维瘢痕形成及膜闭,有效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减少二次手术的比例,减轻患者精神及经济上的压力,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可进行广泛的推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治疗方式简单易学,可在其他医疗机构甚至基层医疗单位进行推广,必将取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endprint

本研究对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了改进,旨在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简化操作,保持宽敞的吻合口较少引流不畅。本研究表明:术中骨窗位置及大小对手术至关重要,在骨窗注入肾上腺素使黏膜肿胀,预防出血;鼻腔瓣膜和泪囊黏膜切口缝合要严格对齐,彻底止血;保持吻合口通畅及时冲洗,防止梗阻粘连。本研究结果亦证实上述观点。总之,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程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手术方法。

经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虽然面部无瘢痕,但需特殊器械,手术技巧复杂,难以短期掌握,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其他方法如泪道探通、激光、电烧灼等治疗方法成功率不高,所以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重要的方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术式,如泪道置管结合激光疏通泪道术、经泪道内窥镜下激光鼻腔泪囊成形术等[5],这些新的手术方式,都避免在眼内眦部作切口,不同程度的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被认为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进步。但是泪道置管结合激光疏通泪道术后需反复冲洗泪道,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而经泪道内窥镜下激光鼻腔泪囊成形术设备配置较高,成本较大,不易推广普及[6]。而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虽然对设备和相关操作者的要求较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高,但经本研究证实疗效确切,操作过程较简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对组织的损伤和术中出血,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简单而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之,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重要方法,只要正确掌握该手术的操作要点,术中仔细操作,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劲松.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48 例分析[J].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2):21.

[2] 秦瑛. 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体会[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5):523.

[3] 毛剑.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32 例原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05,5(3):592-593.

[4] 田鑫康.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1 例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835-836.

[5] 刘名皎.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良及临床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07,7(1):104.

[6] 吴庆潘,王文放. 明胶海绵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4):79.

(收稿日期:2013-05-02)endprint

本研究对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了改进,旨在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简化操作,保持宽敞的吻合口较少引流不畅。本研究表明:术中骨窗位置及大小对手术至关重要,在骨窗注入肾上腺素使黏膜肿胀,预防出血;鼻腔瓣膜和泪囊黏膜切口缝合要严格对齐,彻底止血;保持吻合口通畅及时冲洗,防止梗阻粘连。本研究结果亦证实上述观点。总之,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程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手术方法。

经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虽然面部无瘢痕,但需特殊器械,手术技巧复杂,难以短期掌握,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其他方法如泪道探通、激光、电烧灼等治疗方法成功率不高,所以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重要的方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术式,如泪道置管结合激光疏通泪道术、经泪道内窥镜下激光鼻腔泪囊成形术等[5],这些新的手术方式,都避免在眼内眦部作切口,不同程度的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被认为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进步。但是泪道置管结合激光疏通泪道术后需反复冲洗泪道,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而经泪道内窥镜下激光鼻腔泪囊成形术设备配置较高,成本较大,不易推广普及[6]。而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虽然对设备和相关操作者的要求较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高,但经本研究证实疗效确切,操作过程较简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对组织的损伤和术中出血,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简单而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之,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重要方法,只要正确掌握该手术的操作要点,术中仔细操作,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劲松.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48 例分析[J].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2):21.

[2] 秦瑛. 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体会[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5):523.

[3] 毛剑.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32 例原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05,5(3):592-593.

[4] 田鑫康.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1 例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835-836.

[5] 刘名皎.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良及临床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07,7(1):104.

[6] 吴庆潘,王文放. 明胶海绵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4):79.

(收稿日期:2013-05-02)endprint

本研究对鼻腔泪囊吻合术进行了改进,旨在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简化操作,保持宽敞的吻合口较少引流不畅。本研究表明:术中骨窗位置及大小对手术至关重要,在骨窗注入肾上腺素使黏膜肿胀,预防出血;鼻腔瓣膜和泪囊黏膜切口缝合要严格对齐,彻底止血;保持吻合口通畅及时冲洗,防止梗阻粘连。本研究结果亦证实上述观点。总之,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程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手术方法。

经鼻内窥镜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进,虽然面部无瘢痕,但需特殊器械,手术技巧复杂,难以短期掌握,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其他方法如泪道探通、激光、电烧灼等治疗方法成功率不高,所以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重要的方法。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新术式,如泪道置管结合激光疏通泪道术、经泪道内窥镜下激光鼻腔泪囊成形术等[5],这些新的手术方式,都避免在眼内眦部作切口,不同程度的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被认为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进步。但是泪道置管结合激光疏通泪道术后需反复冲洗泪道,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而经泪道内窥镜下激光鼻腔泪囊成形术设备配置较高,成本较大,不易推广普及[6]。而改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虽然对设备和相关操作者的要求较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高,但经本研究证实疗效确切,操作过程较简单,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对组织的损伤和术中出血,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简单而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之,泪囊鼻腔吻合术仍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重要方法,只要正确掌握该手术的操作要点,术中仔细操作,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劲松.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48 例分析[J].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2):21.

[2] 秦瑛. 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体会[J].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5):523.

[3] 毛剑.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32 例原因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05,5(3):592-593.

[4] 田鑫康. 改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81 例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835-836.

[5] 刘名皎. 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改良及临床观察[J]. 国际眼科杂志,2007,7(1):104.

[6] 吴庆潘,王文放. 明胶海绵在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8,26(4):79.

(收稿日期:2013-0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