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2014-03-27温晓平屈李纯马秋明申云霞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期刊学报

温晓平,屈李纯,马秋明,申云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陕西 杨凌 712100)

学术论文的被引用频次,既是论文学术质量高低和使用价值大小的最重要评价指标,也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对科技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学科类型、作者信息、来源机构、基金信息等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对期刊总引用频次贡献最多的论文的特征,也有助于发现期刊的核心作者群,从而更好地为期刊的组稿、约稿及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通过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分析,为相关研究者掌握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热点、引领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与专业性学术期刊不同,高校学报刊登论文的学科范围与学校的学科组成相对应,对其刊登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在挖掘优质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方面更具实际意义。

目前虽已有一些关于个刊高被引论文的分析研究[1-4],但关于农业高校学报的研究还比较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西北地区创办最早的农业科学核心期刊,其以刊登农林科学论文为主,因学校的学科建设需要,还刊登有农田水利和建筑工程、农业机械与电子工程等方面涉农、涉林的论文。学报一直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多次入选中信所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第一、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连续获得第二、三、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及陕西省第一、二届精品科技期刊,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在同类期刊中排名前列,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学知识传播、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对学报2001-2012年刊登论文中的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以期为学报的组稿、约稿、审稿工作提供指导,为学报学术质量的稳定提高奠定基础。

1 资料来源和高被引论文的选取

1.1 资料来源

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引文数据库(http://ref.cnki.net.knsref/index.aspx)”的高级检索功能,于2013-07-26,在“检索项”选择“被引刊名”,“检索词”输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资源范围”为“全部期刊”,“精确”匹配,“默认”排序, 发布时间从2001年到2012年,被引时间从2001年到2012年,检索学报2001-2012年刊登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并将所有数据导入Excel表中保存。由于中国知网中的发文量和被引论文统计数据中包括简讯、稿约、增刊文献等,首先将这部分数据进行仔细鉴别与剔除。

1.2 高被引论文的选取

高被引论文是某一时段发表的论文在统计时段内被引用次数高于某一数值,或者按引用次数排序位次靠前的一部分论文。不同作者,选取的原则并不相同,例如张晓丽等[1]选取历年被引频次前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李贺琼等[2]将被引频次≥20的论文定义为高被引论文;马云彤[3]选择被引频次最高的前50篇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程琴娟[4]则依论文发表时间按10年分段统计,取每时段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进行分析。本研究为了能对各年的论文质量有整体的了解,并能使各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均有所体现,因此将2001-2012年每年刊登论文在2001-2012年的总被引频次进行分年排序,然后选取被引用论文总数的前5%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同时将与最后1篇高被引论文被引次数相同的所有论文也计入其中。

1.3 数据补充与处理

鉴于下载并选取的各年高被引论文数据中仅有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刊登年份与期次、被引频次,为了分析数据的完整性,在Excel表中补充输入论文基金项目、中图分类号、第一作者机构、作者人数等,并准确统计各年实际刊登的学术论文数(发文量),然后进行数据分析与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年发文量与高被引论文数量统计

学报历年发文量和被引论文及高被引论文的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及其被引频次统计

表1显示,2001-2012年学报共发表论文4 779篇,总被引频次为36 108次,篇均被引频次为7.56次,有3 779篇被引用,被引率为79.08%。2001-2012年刊发论文中的高被引论文共有209篇,占统计时段发文量的4.37%,其总被引频次为8 464次,占统计时段所有论文总被引频次的23.44%,说明学报刊发论文中,有4.37%的论文贡献了23.44%的被引频次。另外,表1还表明,随着论文发表年限的延长,所有发文及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均呈下降趋势。

2.2 高被引论文的学科专业分类

2.2.1 学科分布的总体情况 对高校学报类科技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科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显示学报与学校学科建设的关系,也可以体现学报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引导中的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学科涵盖农、理、工等12个学科门类。表2显示,学报2001-2012年发表的209篇高被引论文涵盖了13个学科大类,其中农业科学类论文最多,有155篇,占总数的74.16%;其次是生物科学类(12篇),轻工业、手工业(食品科学)(8篇),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类(7篇),医药、卫生类(6篇),其余均在4篇以下。可见学报发表论文具有典型的学科分布范围广、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密切相关的特点,同时也表明,学报也吸引了一部分与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科学、农业机械与电子工程、食品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内容、方法紧密联系的相关科学研究的成果。

2.2.2 农业科学类高被引论文的二级学科分布 农业科学大类中包括一般性理论及9个二级类别,9个二级类别分别是农业基础科学(S1),农业工程(S2),农学(农艺学)(S3),植物保护(S4),农作物(S5),园艺(S6),林业(S7),畜牧、兽医、狩猎、蚕、蜂(S8)和水产、渔业(S9)。学报2001-2012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中,农业科学类论文占到74.16%,因此对该类论文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明确学报对农业科学类高被引论文的吸引力,也可以了解农业科学类论文的研究动态和研究进展。表3表明,209篇高被引论文涉及农业科学S1~S8共8个类别,其中以园艺类最多,为47篇;其次是植物保护、农作物,均在30篇左右;农业工程和农学(农艺学)类较少,均为3篇。因此,在以后论文的组稿、约稿和审稿等方面,应对园艺、植物保护、农作物、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类)、林学类论文多加关注。另外,表3还表明,植物保护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为65.5次;其次是农学(农艺学)类,为49.0次;农业基础科学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为47.0次,也高于平均值,说明这3类论文是学报总被引频次的核心贡献者,也说明学报发表的这3类论文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更为研究同行所关注。

表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和被引频次分布

表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农业科学类高被引论文的二级学科分布

2.2.3 农业科学类高被引论文的发展变化 为了研究学报发表的农业科学类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发展方向,以二级学科分布、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为分析对象,对统计时段内学报各年发表数量较多的前2个学科类高被引论文(如数量相同,则选取总被引频次较多的1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4。表4表明,除2005年外,学报在2007年以前吸引了较多的S4类,即植物保护类高被引论文。文献[5]的研究结果显示,学报2001-2004年刊登论文中的畜牧兽医(S8)、园艺(S6)类论文较多。但表4结果说明,虽然2001-2004年学报刊登的该类论文较多,但高质量的论文相对较少,而在2005年以后,园艺(S6)与畜牧、兽医(S8)类高被引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说明在学报以后的工作中,应在稳定并继续加强对园艺与畜牧、兽医类高被引论文组稿、约稿的基础上,对植物保护类论文的组稿、约稿工作应给予加强。

表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农业科学类高被引论文的发展变化

2.3 高被引论文作者分析

2.3.1 核心作者分析 学报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作者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发表≥2篇高被引论文作者的统计

表5表明,学报2001-2012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中,有1个作者发表了3篇高被引论文,有6个作者发表了2篇高被引论文,这些作者可以认为是学报2001-2012年刊登论文的核心作者;7位核心作者共发表了15篇高被引论文,这些论文贡献了 1 074 次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为71.6次。 另外,这7位核心作者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位来自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2位来自园艺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各有1位。值得说明的是,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属于植物保护学院,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李玉平发表的论文是其在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时的研究成果,因此可以说7位核心作者的15篇高被引论文有8篇来自植物保护学院,这8篇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为873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09.13次,博士生导师张兴教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主任、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农业有害生物无公害控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该结果表明由其带领的学术团队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是学报应该重点关注的组稿、约稿对象。

2.3.2 高被引论文作者数的分布 表6表明,学报209篇高被引论文作者数呈纺锤形分布,平均每篇的作者数为4.52,略高于文献[5]的统计结果;其中以4位作者合作的论文最多,其中3~6位作者共发表了168篇高被引论文,占总数的80.4%。这与文献[1]的统计结果相同,即学报高被引论文作者数也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虽然论文作者数与发表论文是否高被引无直接联系[6],但也可以明显看到,接近93%的高被引论文都是由3人以上的稳定的学术团队贡献的,说明团结协作研究才能集思广益。

表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作者数的分布

2.4 高被引论文第1作者来源机构分析

表7表明,209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来自38个机构,发表高被引论文≥2篇的机构有8个,说明学报高被引论文的来源较为集中。其中152篇论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72.73%,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有9篇,占总数的4.31%,其余36个机构的高被引论文在4篇以下,可见学报在学校科研成果展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显示本校的作者仍是学报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另外,发表2篇以上高被引论文的8个机构共产生高被引论文179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85.6%,说明学报对校外机构高质量论文的吸引力仍有待加强。

表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第1作者来源机构的分布

2.5 高被引论文基金资助情况分析

各学科领域基金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具有方法先进、学术水平高、研究深入等特点,在引导研究方向、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普遍认为,基金资助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因此刊登基金论文的数量成为科技期刊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表8表明,209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99篇获得至少1项基金的资助,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95.22%,总被引频次为7 986次,篇均被引频次为40.13次;无基金资助的高被引论文有10篇,篇均被引频次为47.80,可见只要稿件学术质量高,即使无基金资助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引用率。

表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高被引论文基金项目数分析

按著录的第一项基金项目进行统计,发现209篇高被引论文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高被引论文有41篇,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论文共有31篇(分别为2,13,14,1篇),国家“863”、“973”计划项目有12篇,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林业部、教育部、国家气象局、国家烟草专卖局等部级项目论文48篇,中国工程院及科学院西部计划、知识创新等项目论文11篇,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省级项目论文有39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校级基金论文8篇,还有其他国际基金、重点实验室基金、市级基金项目论文9篇。

2.6 前20篇高被引论文的综合分析

表9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被引频次最多的前20篇论文中,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有13篇,其中6篇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加上李玉平在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成果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的1篇高被引论文,共有8篇论文涉及生物源农药的研发;有5篇论文是综述性论文,且其被引频次在前20篇高被引论文中分列2、5、8、9、10位,说明其引用频次均较高。

表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2年被引频次最多的前20篇论文

续表 9 Continued table 9

续表 9 Continued table 9

3 讨论与结论

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评价期刊学术质量的2个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论文的学术质量越高,论文使用价值越大;刊发论文被引用越快、引用次数越多,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越大,因此,科技期刊将发表高被引论文作为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科技期刊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核心作者群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科技期刊组发优质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因此,本研究对学报的编辑工作具有以下指导作用。

3.1 跟踪有关学科研究进展,加强与高被引作者的联系,组发优质稿件

本研究显示,在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最高的前20篇中,有从事生源农药研发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研究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药研究所的8篇论文,说明这2个单位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引用价值,编辑部可以安排专人加强与这2个校内单位的联系,强化组稿和约稿工作,并对其论文能加快处理,尽可能给予加快发表,以有效增加学报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同时,还应注意加强与本校园艺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院有关专家的合作,跟踪其研究进展,吸引高水平论文。另外,在处理这些高被引论文作者的稿件时,送审专家选择一定要准确,审稿结果力求公正、详细、明确;退稿一定要慎重,要与作者加强沟通,务必做到“退稿不退人”;对这些作者加快发表的要求应尽量满足,甚至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以达到稳定核心作者的目的。

3.2 扩大核心作者群,建立稳定核心作者队伍

值得说明的是,学校在职称评定政策、岗位考核时,以在学报发表2篇论文为限,该政策影响了校内作者给学报投稿的热情。本研究发现,学报的核心作者群体较小,只有7人发表的高被引论文超过2篇,因此还需要在扩大学报核心作者群方面再做努力;209篇高被引论文中,校内来稿与校外来稿的比例为2.6∶1;在被引频次最高的前20篇高被引论文的中,有13篇来自本校。这些结果均说明,本刊在校外的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将扩大校外作者群体、加强与校外高被引论文作者的联系作为学报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

3.3 注重高水平的综述性论文的刊登,不要将基金项目资助作为论文是否接收的必要条件

在学报办刊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不接收综述性论文,也不接受非基金资助的论文,将一批作者拒之门外。本研究表明,水平高的综述性论文能带来较高的被引次数,本刊发表被引频次最高的前20篇高被引论文中,有5篇综述性论文,且其被引频次均位于前10位;其中还有1篇非基金资助论文,排在第11位。另外,本刊发表的209篇高被引论文中,有10篇为非基金资助论文,其平均被引频次为47.8次,高于其他199篇基金资助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因此,在学报的编辑工作中,应注意综述性论文的选登,同时也要关注学术水平高的非基金资助论文的遴选,真正将学术先进性、创新性作为遴选论文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乐建鑫.《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及启示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1008-1012.

Zhang X L,Le J X.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highly cited papers of the Journal of Dong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2012,23(6):1008-1012.(in Chinese)

[2] 李贺琼,邵晓明,杨玉英,等.《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5):793-795.

Li H Q,Shao X M,Yang Y Y,et al.Analysis of highly cited papers of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2012,23(5):793-795.(in Chinese)

[3] 马云彤.《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分析 [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4(4):124-128.

Ma Y T.An analysis of the highly cited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1,14(4):124-128.(in Chinese)

[4] 程琴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高被引论文分析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5):104-108.

Cheng Q J. Analysis on the highly cited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38(5):104-108.(in Chinese)

[5] 温晓平,窦春蕊,屈李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04年载文及其作者群分析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103-1108.

Wen X P,Dou C R,Qu L C.Analysis on papers authorspublished in Journal of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orm 2001-2004 [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2006,17(6):1103-1108.(in Chinese)

[6] 方红玲.2003-2008年眼科学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2):197-200.

Fang H L.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highly cited papers of Hans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in 2003-2008 [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2010,21(2):197-200.(in Chinese)

猜你喜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期刊学报
科技期刊的分类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科技期刊的分类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科技期刊”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致敬学报40年
科技期刊的分类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