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多酚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2014-03-27栗建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儿茶素茶多酚皮层

栗建新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从天然植物茶叶中分离提纯的30多种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包括儿茶素、黄烷双醇、类黄酮和酚酸四类物质。其中儿茶素是茶叶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约占多酚类物质的80%,属黄烷醇类。茶多酚具有抗肿瘤、降血脂、降血压、降糖、抑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1-4]。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酸环境介导损伤模型,观察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药品与材料 茶多酚(TP≥98%) (杭州怡倍嘉茶叶科技有限公司);盐酸阿糖胞苷(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DMEM/F-12 HYCLONE公司);胰蛋白酶干粉(美国Gibco公司);胎牛血清(FCS)(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0.1%多聚左旋赖氨酸(美国sigma公司);过氧化氢(H2O2)试剂盒、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和丙二醛(MD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2实验动物 清洁级新生24 h内SD大鼠,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仪器设备 水套式二氧化碳孵箱(德国GmbH公司);722紫外分光光度(上海第三分析仪器);高速低温离心机(德国BECMAN产品)。

1.4大鼠皮层神经元的体外培养 取出生后24 h内的SD乳鼠,用无齿镊取两侧大脑皮层,放入盛有D-Hank’s液的培养皿中,轻轻剔除未去尽的脑膜后,用眼科剪倒碎脑组织1 mm3。然后加入 0.25%胰酶 37℃, 消化15 min,终止消化,离心去上清,加入适当的10%胎牛血清的DMEM/F12,用光滑的细口吸管轻轻吹打数次,用 200目的尼龙网过滤,以 1×106个/ml 的密度将细胞种植在预先放有包被多聚 L赖氨酸培养瓶中,置37℃,5%CO2的培养箱内培养,第2天加入10 μmol/L阿糖胞苷作用24 h后全部换液,以后每2天换液1次,每次换半量。培养6 d后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确定为神经元。

1.5酸性环境介导皮质神经元损伤模型建立及给药方式 取培养6 d的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以下几组:①正常组;②酸环境损伤组;③TP高、中、低浓度组(80 mg/L、40 mg/L、20 mg/L)。正常对照组常规换液一次,其余各组细胞除去原培养液,用D-Hank’s液洗涤2遍,酸环境损伤组加入pH 6.0的低糖DMEM液,各给药组在酸环境损伤处理过程中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TP低糖DMEM液,置细胞培养箱中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1 h后,进行指标测定。

1.6生化指标测定 按照试剂盒说明,比色法测定上层培养液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 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

2 结果

TP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经酸环境损伤后细胞培养液中H2O2、LDH和MDA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皮层神经元在培养液中的 H2O2、LDH和MDA释放明显增多(P< 0.01);TP高、 中、 低各个剂量组对酸环境引起损伤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在培养液中H2O2、LDH和MDA释放量具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TP对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时培养基中H2O2、LDH和MDA的影响

注:a,P<0.01 VS 正常组;b,P<0.01 VS 模型组

3 讨论

在脑缺血期时,由于氧供不足致使脑组织进行无氧的糖酵解,产物乳酸和ATP水解产物质子的积聚致缺血性组织周围的pH值显著下降,导致缺血区组织周围的pH值明显地从7.3降到6.0[5],致使神经元损伤,神经元调往或死亡。H2O2作为体内的一种自由基,它的含量的高低也会直接反映体内过氧化水平的高低;LDH是无氧酵解中的一个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正常情况下很少从胞浆中释放,病理情况时细胞膜通透性增高,LDH漏出增加,是细胞受损的一个敏感指标。因此,检测LDH的漏出量可反映细胞损伤的程度;自由基增加,氧自由基可使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对细胞的损害,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由于MDA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化学性质稳定,且其含量能够体现组织细胞中氧自由基的含量。从本文实验结果看,酸性环境损伤1 h可使神经元培养液中H2O2、LDH和MDA含量显著增高,而TP可呈浓度依赖性的减少损伤所引起的H2O2、LDH和MDA含量,提示TP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以上指标从不同的方面证明了TP对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TP对酸介导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性有关。TP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其它机制,这尚需进一步研究。

[1] 宿迷菊,王岳飞,骆耀平,等.茶多酚抗炎作用研究进展.茶叶,2006,32(1):10-13.

[2] 林亲录,施兆朋,刘湘新,等.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动物血脂的影响.中国食品学报,2002,2(3):16-20.

[3] 胡秀芳,杨贤强,陈留记.茶多酚对皮肤的保护与治疗作用.福建茶叶,2000,12 (2): 44-45.

[4] 胡秀芳,杨贤强.茶儿茶素对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茶叶科学,2001,21(1):26-29.

[5] Hoffman WE, Charbel FT, Edelman G,et al. Brain tissue acid-base change during ischemia. Neurosurg Focus,1997,2(5):E2.

猜你喜欢

儿茶素茶多酚皮层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肠道微生物与茶及茶多酚的相互作用在调节肥胖及并发症中的作用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顺铂诱导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茶多酚真能祛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