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2014-03-27侯淑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阻断剂半衰期房室

侯淑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入选的自2008年11月~2011年3月这一时期来本院就诊的12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都在67.8岁,LVEF≤40%;经心电图以及Hoher确诊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115例,短阵室速4例,RonT现象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服用胺碘酮。具体治疗方案:前7 d给予患者口服胺碘酮0.2 g/次,3次/d后改为0.2 g/次,2次/d,也连续用7 d,后减为0.2 g,1次/d进行维持治疗。治疗期间维持量复发者则需要缓慢增加维持量直至心律失常得到控制且不再使用负荷量法。

1.3观察指标 采用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价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心率以及不良反应等。

1.4疗效判断标准 ①心律失常疗效判定 显效: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70%或者成对室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数量减少≥ 80%,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减少≥ 90%; 有效: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减少>50%;无效:上述标准都未达到。②心功能疗效判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者以上或达到心功能1级;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或未达到心功能1级,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未改善[1]。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都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除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外,其余的所有患者都随访观察1~2年。资料显示在使用胺碘酮治疗1周后有90例达到有效标准,有效率75%。经0.2 g/d治疗2周后再有24例达到有效标准,3例接受治疗2月后仍然没有达到有效标准,后逐渐增加至0.3 g/d后仍然没有达到有效标准,2月后没有给予胺碘酮治疗。在维持治疗期间有4例使用0.1 g/d进行治疗4月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复发,进而加量至0.2 g/d后控制。总有效率95%,心功能变化:治疗4周后心功能改善显效72例(60%),有效42例(35%),心功能没有明显改善3例(2.5%),总有效率95%。见表1。

表1 胺碘酮治疗效果[n(%)]

2.2不良反应 本组研究中的有效患者中有1例在胺碘酮治疗6个月后出现游离、体内的T4也有升高,停药1月后患者恢复正常。1例治疗8个月后出现了心动过缓,后未再进行继续用药治疗。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胸片检查结果都没有出现明显改变,也未发现间质性肺炎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1结果分析 胺碘酮通常在临床上被归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但实际它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药物,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断剂,可表现出Ⅰ~Ⅳ类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2]。包括:①轻度阻断钠通道,作用于通道失活态,特点是心率快时阻断作用强,但没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特有的促心律失常作用。②阻断钾通道,胺碘酮可同时抑制慢、快成分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s、IKr),特别是开放状态的IKs。一般的钾通道阻断剂多作用于IKr,IKr是心动过缓时的主要复极电流,因此该通道的阻断剂表现出逆使用依赖(reverse use dependence)特性,即在心率减慢时作用加强,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但在心动过速时,IKs复极电流加大,此时胺碘酮作用较强,表现为使用依赖性,即在快速心率时胺碘酮仍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但基本不诱发TdP。这是因为胺碘酮虽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APD,但不诱发后除极电位。此外,胺碘酮还可阻断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③阻断L型钙通道,抑制早期后除极(EAD)和延迟后除极(DAD)。④非竞争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因此静脉注射能明显地降低血压,对心排量无明显影响。胺碘酮有类似β-阻断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作用较弱,因此可与β-阻断剂合用[3]。

3.2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最大特点是吸收慢,半衰期长,且个体差异大。其生物利用度约为30%~50%,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胺碘酮具有高度脂溶性,广泛分布于肝脏、肺、脂肪、皮肤及其他组织,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几乎不经肾脏清除,可用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且无需调整剂量。胺碘酮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其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静脉注射显示Ⅰ类、Ⅱ类、Ⅳ类的药理作用较快,Ⅲ类药理起效时间较长。胺碘酮清除半衰期长,长期口服治疗后清除半衰期可长达60余天。静脉注射后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此并非代表其清除半衰期短,而是由于胺碘酮从血浆再分布于组织中。胺碘酮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亦具有药理活性,比胺碘酮的清除半衰期更长。 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APD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道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4]。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可以减慢窦性心律,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传导。近期的研究认为,胺碘酮对Q-T间期的延长并不造成患者心肌复极的离散,而是使其趋于一致,因此胺碘酮导致心律失常作用很小。胺碘酮还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的平滑肌,增加冠脉血流量,因此可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的阻力,负性肌力作用很轻,因此可以维持心输血量。实际上胺碘酮还可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因此胺碘酮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不错且不良反应少,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高达95%,只有个别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比较高。

[1] 王莲女, 侯淑萍.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30 例临床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490-491.

[2] 朱剑锋, 杨吉栓. 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42-43.

[3] 张艳婷.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1-13.

[4] 史汇江. 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症状性室性早搏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2):846-847.

猜你喜欢

阻断剂半衰期房室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雷公藤多苷片、黄葵胶囊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治疗IgA肾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伊伐布雷定联合小剂量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Δ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基于引用半衰期的我国五官学期刊文献老化研究
基于CNKI数据的历史学学科半衰期探究*
冠心病患者康复中适宜运动强度的相关研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化学学科半衰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