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2014-03-27钟洪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期
关键词:白三烯孟鲁司紫癜

钟洪飞

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胃炎为主要表现。好发于学龄期儿童[1]。因其发病率越来越多,复发率高,若不及时处理,将导致严重后果,引发紫癜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2]。尽管对HSP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清楚,治疗原则也未能达成一致,已成为儿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难题。近年来广东省仁化县人民医院采用西咪替丁、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0年11月~2013年7月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6例,所有患儿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46例患儿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6.6±2.7)岁,所有病例皮肤均有典型紫癜,22例有胃肠道症状,8例有关节痛,2例有消化道出血,12例有肾脏损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分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0年制定的诊断标准。①皮肤紫癜,稍高出表面的出血性皮损与血小板减少无关;②首发症状出现时,年龄≤20岁;③肠绞痛,弥漫性腹痛,餐后加重,血性腹泻或诊断为肠缺血;④活检在微动脉和微静脉壁上可见粒细胞浸润。符合上述2项或2项以上标准诊断为HSP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87.7%。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4岁;③初次起病,发病时间1周以内;④监护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6个月内复发病例;②无心、肝、肾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③住院之前应用类似治疗药物者;④中途主动退出或失访者。

1.5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确诊后均给予常规综合疗法,早期要求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接触明确或可疑的过敏原,忌讳海鲜、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抗过敏性药物,包括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扑尔敏、氯雷他定等药物,有明显感染者治疗抗感染、腹痛、消化道出血、肾脏损害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或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20~40 mg/(kg·d),静脉滴注 2次/d,加孟鲁司特(商品名顺尓宁),2~5岁为4 mg/d,6~14岁为5 mg/d 睡前服用。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记录症状消失时(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肾脏损害、关节症状),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1.6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2周后对患儿进行评定,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①临床痊愈:紫斑、紫癜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②显效:皮肤青紫斑明显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③无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变化。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2.2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n,d)(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肾脏损害、关节症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病因复杂,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HSP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源和过敏原作用于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继发B细胞克隆扩增,导致 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4]。现有的临床证据较为支持感染学说,统计资料显示,秋冬季是HSP的好发高峰期,患儿发病前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多数病例发生于链球菌感染之后。同时,HSP患儿的血清学检测也常提示有病毒或细菌感染,但却很少能在患儿体内分离出相应的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目前本病尚无特殊治疗,主要采用抗过敏、抗感染、维生素C、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血小板抑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

近年来,研究证实人体皮肤血管有H1和H2组胺受体,这些研究为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李秋等[5]报道HSP患儿Th1类细胞因子如IFN2、CIL22明显降低,而Th2类细胞因子如IL24、IL25、IL26却显著增高,证实了T细胞亚群功能失调参与HSP发病。西咪替丁能有效阻断T细胞表面H2受体,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增加机体的免疫反应,降低小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黏膜、皮下组织及其他主要器官的损害,同时能抑制胃酸的分泌,间接降低胃酶的活性,保护胃黏膜,改善消化道症状。但西咪替丁无抗炎作用,而孟鲁司特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是一种新型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LTRAs的效用机制:白三烯(LTs)首先要与组织中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否则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6],LTRAs与靶细胞膜上的LTs受体竞争性的结合,阻断了LTs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的途径,减少相关组织和分泌物中的多种炎症标志物,如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细胞素,同时激活了蛋白1的活性和抑制核因子-KB,对下游各种炎性因子进行有效抑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对产生炎性因子的总体环节进行控制。Minonguchi等[7]研究表明孟鲁司特可以通过LTs实体结合,抑制了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体内的炎症反应,使皮疹消退更快,而且减少了皮疹的复发,也能缓解关节肿痛、腹痛呕吐和肾脏损害等症状。陈晓英等[8]研究表明多种肾脏损害有白三烯异常,并在动物模型上证实其拮抗剂有良好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Sener等[9]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对实验大鼠应用孟鲁司特,可有效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热损伤诱发的皮肤等器官损害、肾盂肾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多器官损害等。因此,孟鲁司特能竞争性拮抗白三烯D4与CYS-LT1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细胞的游走、迁徙、聚集、活化等,可以抑制HSP急性期血管炎性反应,缩短HSP皮疹的恢复时间,减少皮疹复发,对肾脏损害的保护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由此可见,西咪替丁联合孟鲁司特治疗HSP起效快,有效率高的作用,缩短了作用时间,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9-690.

[2] 吴红梅,鲍华英,张维真,等.紫癜性肾炎的早期诊断.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1):1661-166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4]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2-184.

[5] 李秋,杨锡强,李永柏,等.过敏性紫癜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57-159.

[6] 彭秋莹,陈爱欢.白三烯研究进展及其在婴幼儿喘息疾病中的作用.中华儿科杂志,2006,44(7):553-556.

[7] Minoguchi K,Kohno Y, Minoguchi H,et al.Reduction of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in the airways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using montelukast.Chest,2002,121(3):732-738.

[8] 陈晓英,易著文,何庆南.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白三烯表达水平的临床及病理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8,46(4):272-275.

[9] Sener G,Sehirli O,Velioglu-Ogunc A,et al.Montelukast protects against renal is 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n rats.Pharmacol Res,2006,54(1):65-71.

猜你喜欢

白三烯孟鲁司紫癜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三烯水平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3例疗效评价
毛细支气管炎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