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价值哲学的理论探微

2014-03-26乔伟

2014年41期

乔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体育界学者李力研的体育内在价值的观点进行再诠释。体育并不像传统观念中所指的具有内在价值,这是从体育作为道德实验室所产生的极少作用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体育概念;价值哲学;理论探索

1、对李力研体育价值哲学的理论回应

在内在价值的认识上,尤其是在一种内在的道德价值上,体育可能会提供一些道德评价的方法,来增强道德评价的意义。虽然只有三分假设肯定的回应所讨论的问题,但每个人都应该清楚地看到消极反应也会对相同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有人可能会问,对提供一种李力研所致力的体育内在价值证明是否有必要。体育是一种在社会上很重要的文化形式这个事实就足以证明。根本就没有价值证明,因为它就不是内在的价值证明。如果有人想要证明“体育”的内在价值,那种证明必须依靠像这样的体育的特征——因此要依靠内在的特征,而不是依靠那种在解释联系时没能成功解释关于体育特征的联系的那种特征。

一旦我们理性地做出行动,我们就会立刻想知道这些行动的效用。效用的意思就是个人的不断成长。如果我们必须维持身体状态的朝气蓬勃,我们无疑就可能会以身体活动促进个人的成长。如果再也没有任何成长的空间,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消耗内源源不断的体力?浪费与使用显然不同。而且我们多出来的体力会持续耗竭,会在任何状况下完完全全地、干干净净地消逝,剩余的体力要是不能用来促进成长,那么从一开始,这些体力就是一种损失。换句话说,浪费与损失并不是全然与效用毫无关系。愉悦与欲望是浪费与损失过程的特征,同时也是巴塔耶所陈述的生命始自“社会体系”的不足。只有当妥善安排、储备的力气,因为某种无法妥协、难以言喻的理由而变得消耗,安排与储备才有意义的意涵,两者如出一辙。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解释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述,游戏建构了例常的行为结构,只为了从例常的行为结构中跳脱。

如果我们转变到电影艺术领域,也同样符合事物内在发展价值的合理逻辑,《雪国列车》对技术异化的批判与反思振聋发聩,以及《超验骇客》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与救赎恰逢其时,而体育从中扮演了彰显事物内在价值属性的角色,其本身的功能并非突显事物的内在属性,但是从外在属性来看,也具有干预主体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文化属性要素,对体育和文化价值的双向互动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未来研究命题。更为重要的是,选手本身对比赛文化的认知。我们可能会因为社会重视某项体育而找到许多蛛丝马迹,但是同样一种体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天差地别。利用游戏、体育比赛或体育的概念将一种活动分类,是反映或决定活动意义最常见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相当复杂,毕竟游戏与比赛、体育的意义本来就很容易造成混淆。我们或许可以在这三种概念中找出语系上个关系,体育从游戏与比赛中撷取而来,体育组织能延续三者的关系,因为体育组织是体育真实性的根本、是职业体育的吸引力所在。

2、体育价值哲学的理论探微

李力研强调一些互相关联的因素,这些因素要求他对于体育的内在价值证明的坚持(尽管体育的内在道德价值证明没有必要)。首先,他宣称一种完全没有优点的活动的外在价值证明是很有可能进行的,尽管那种活动的价值像是一种商品——他用肥皂剧例证这个观点。当社会学家可能把肥皂剧看作“文化透视镜”因而很有价值的时候,那就是一种外在价值证明。根据李力研的观点,这对于体育社会学来说是同样正确的。他认为“体育消费的社会学可以告诉我们除了产生体育的东西以外的有关体育的一切,因为,用于社会学讨论的设计也同样能运用于除体育以外的活动上,就像它们运用于体育一样。这是因为社会学家所关心的体育的特征并不是体育的本质特征。这是李力研支持的一个奇怪的观点,考虑到《体育、规则和价值》是对体育本质概念的经典破坏。简而言之,李力研认为体育的外在价值证明在一个人的阐述中留下一个“体育形状的空洞”。我会检验提供一些李力研关于体育的内在价值的观点,但是,首先,强调和评价一些在哲学作品中出现的内在价值的主要概念是必要的。

因此,竞技体育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并且那些内在的东西即便没有人的存在也会是好的。竞技体育的难度在于它的倡导者描述了某些东西可能能够更适合被叫做“内在价值”。把竞技体育看作是具有内在性价值的,即便没有人体验过它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秉持着事物有价值是因为人们体验它们有价值。但是,这种观点面临一种“空虚世界的问题”。如果没有人体验事物的话,这些事物不会是好的。如果我们足够重视这个观点,那么竞技体育由于它们具有的这种美德而自己美好,这个事实能够被比如“内在价值”这样不同的术语所描述它们的价值来很好地标识。李力研认为,“一个物体的最终价值,比如它的自身价值是无需内在性来呈现的”。对内在价值的经验性描述,宣称,广义的思想(在内在价值的物质基础理论中)是内在价值只是事物自身所有的价值。

新语言代码与文字符号的产生是人类探索当前事物发展规律(具有阶段性特征)的现实表达,同时赋予不同时代的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普遍意义。“异化”一词即是人类为满足现实所需创造出来的新词汇,学界普遍认为“异化”一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使用的一个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概念。黑格尔创造了一个新词汇,用以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孟德斯鸠的“新鲜事物”被人们遗忘了,黑格尔的“异化”倒是被人们广泛应用了。当然,创造新词汇的不仅仅只有黑格尔和孟德斯鸠这两人,还有很多的先哲创造过,这是需要在我们的意识思维中加以补充的。思想的衍变与确立需要经历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在发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两部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作品时,正能够反映马克思的思想成长的过程。运用成熟的哲学思想对《资本论》中的相关议题进行了阐释。通过哲学美学的经验主义阐述,将内在的区别于固有的价值是更可取的。经验论的内在价值观点宣称,至少有一个有生命的人能够体验一个物体的任何价值以使得它拥有内在的而不只是固有的价值,也是有必要的。(作者单位:河南检察职业学院警体部)

参考文献:

[1]李力研.谁能与我同醉?——试解波普尔“世界3”中的体育运动(上)[J].体育文化导刊,2004,(7):14-17

[2]黄璐,吴新宇,佘梦兴,等. 中国是否产生过体育——论体育起源兼评《理解的艺术》一文[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1-6.

[3]黄璐. 中国没产生过体育——兼评《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文及其评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1):3-6.

[4]黄璐. 李力研体育学术精神追忆[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1(4): 336-338

[5]葛翠柏,王正伦,唐永干. 体育哲学的力作——读李力研《野蛮的文明》感言[J]. 体育文化导刊, 2007, (4): 78-80

[6]黄璐.中国体育梦的现实价值[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 30(3): 27-30.

[7]黄璐.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商榷[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 239-242.

[8]李力研.康德的“补丁”——人类困境与体育运动作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1-6

[9]黄璐.《雪国列车》对技术异化的批判与反思[J]. 电影文学,2014,(20).

[10]黄璐.《超验骇客》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与救赎[J]. 电影文学,2014,(24).

[11]李力研.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一种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哲学文化学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