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2014-03-26魏夕杰

2014年41期
关键词:营业税劳务营改增

魏夕杰

2012年8月1日,国务院扩大“营改增”,全国范围内基本陆续开始启动, 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全国试行,2014年1月1日,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2014年6月1日,电信业进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国家税务总局表示:2015年税务部门将继续推进营改增扩围,扩大到建筑业和不动产、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由于税制改革不断深入,此次改革的企业多、牵涉面逛、行业繁杂等特点进一步呈现,如何利用税收改革的潮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一、认识营业税和增值税以及作用

1、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营业税针对的范围是境内提供应税劳务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文化体育业、金融保险业、娱乐业、建筑业、服务业邮、电通讯业。营业税具有税率多样化、征税范围广、计算方法简单的特点。

2、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征收的。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价外税,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100%中央财政收入。对于贯彻公平税负、合理化生产经营结构、扩大贸易往来和普遍、及时、稳定地取得财政收入。增值税是向消费者征收的,不利于国内需求的增长和经济收入的长期均衡,不利于消费和投资,居民的税收负担会加重,对经济运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营业税的作用:

1、营业税的范围广,收入大,是地方税收收入中最大的来源项目,也是财政的主要收入,地方政府调控区域经济的主要手段。

2、对教育劳务、医疗服务、农业机耕等免征营业税,调节非货物生产和流通领域里的社会经济活动,差额征税的办法,减轻了纳税人负担。

3、了解各类行业的状态,为经济和税收寻求参考,保证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值税的作用:

1、确保财政稳定

2、保证发展生产和构建生产经营结构

3、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民族产业的进步。

二、“营改增”的影响

“营改增”试点改革实施至今已接近3年。我国的经济在逐步的调整,税制结构在不断的完善,“营改增”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一,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因为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有着极大的差别,两者税制的主要包含要素也不同,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税务是完全不同的,行业之间的不同违背了税收公平的基本原则。 “营改增”的全面开展,是维护税收公平的深刻体现,对于税收的平衡性发展起到了保证作用。

第二,行业的细化更明显,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单位或个人的收入,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新增价值,而且可以抵扣进项,两者具有极大的不同。因为是按照收入的全部数额缴纳税款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等实际应该扣除的成本,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不利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种类越来越多,行业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会影响到例如服务行业等不动产投资的行为,最近发展势头良好的“快递”行业就是属于固定资产较多,但是属于服务类行业,针对这类产业征收营业税显然是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利于这类服务行业的发展。 “营改增”改革开展以来,营业税的这类缺点就被增值税所弥补,改善了以“快递”行主体的物流和交通运输行业的纳税环境,细化了行业的分类。

第三,有助于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如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密切相关,相互之间属于上下游产业,在未进行“营改增”的情况下,这些行业实行不同的货物劳务税制度。实行营业税的行业,无法纳入到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当中,增值税纳税人无法进行购入劳务的进项税额抵扣,存在着抵扣链条被人为中断和重复征税问题。因此,将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纳入到“营改增”改革,有助于解决抵扣链条中断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营改增”的新适应

1、重建地方主体税种以及地方税体系

我国政府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即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简称“1+6”)试行的“营改增”后,扩大至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和发行等,同时在地域上也扩大至全国大部分区域,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加入“营改增”大家庭预示着我国的税制改革进入了深刻阶段。

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是税收,营业税是地方税体系的绝对主体,营业税收入大致占50%以上,“营改增”的深入预示着地方税收的崩溃,营业税逐步纳入了增值税的体系,尽管在分配比例和预算级次上区别于增值税原有级次,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考虑,但是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的改变,彻底动摇了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地方政府必须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想法,改变原有的发展筹划,采取更适应当前形势的新措施和新手段,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平衡。第一,加强区域经济的根基改造。提高基础建设的保障作用。通过改变基础设施,提高整体设施的水平,更能引导企业开展投资和扎根本地。第二,修订原有经济政策,保证区域内的企业,不会因为行业税收的变化,出现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我国的市场经济,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政府的强力干预,只有政府为市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投资发展环境,根绝地方保护现象,打开自己的地方市场,才能在“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中,抢先一步引入更多企业,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改变投资模式,由政府财政支持,改为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在“营改增”的影响下,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导致财政资金更加有限,原有的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于该经济模式,所以要发挥财政经济的引导作用。财政的引导作用主要是指拓宽市场中资金的来源渠道,比如大型企业,比如民间的资本,比如私募资金。尽量减少地方财政的资金支出,冲分利用各种合法资本,实现经济的充分运转,保证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做好企业的“营改增”后盾,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政府成本。政府不应该只是企业的监督者、管理者,更应该是企业的最强后盾。随着税收体制的改变,企业被动的应对“营改增”,不可避免的出现政策理解不到位、理解错误、理解片面,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应该做好企业的后盾工作,积极与企业沟通,认真宣传税收政策,让企业明白政策的重心和重点,掌握政策的风险点,规避政策误区,保证在“营改增”的开展过程中,不但让企业顺利过渡,更能让企业在以后的经济市场中,利用好“营改增”的契机,让税制改革对企业产生最大化的益处,促进企业的发展,带动市场的进步,从而保障区域经济的全面进步。

2、清除障碍,区域经济新发展新筹划

区域经济发展有赖于经济筹划,通过针对经济制度、经济环境、经济市场的客观筹划,能迅速构建新型的区域经济模式。通过最大程度的创新整合,可以扫除区域发展障碍,保证市场的资源配置合理化,提高市场销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采取的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所以,首先要针对公有制经济进行筹划。也就是说,针对税源大户——国有经济的经济筹划是重中之重。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国有经济,由于历史因素,形成一种人员臃肿、权责不清、没有活力、效率低下等现状,致使国有经济呈现一中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的现象。提高国有经济的效率和产能,就要做到国有经济主体的内部权责明确、运转顺畅的首要要求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引入竞争机制。

猜你喜欢

营业税劳务营改增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6.按月申报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上半年全省实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