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加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临床见习环节的监管

2014-03-26黄颖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医学类医学生科室

黄颖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222

浅谈加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临床见习环节的监管

黄颖龚志强石川吕金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222

本文针对当前医学类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独立学院医学类专业临床见习监管的思路和改革方案,注重临床见习教学实践培训,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医生。

医学独立学院;临床见习监管;改革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特别是临床见习,它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将书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初步应用于临床的一个过程,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技能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可以说,临床见习环节为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意义上,临床见习的质量决定着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独立学院以"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医学类独立学院相对二本而言,更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积极的创新医学临床见习教学监管体系。为此,笔者对本学院医学类专业学生临床见习的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当前学院的临床见习现状

1、临床见习教学资源紧张

学院是以母体高校优质资源为依托的办学实体,所开设的专业以医学类专业为主,医学类专业都开设有临床见习教学,而学院本身并无直属附属医院,这些临床见习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依托母体学校的附属医院开展的,这就在无形中给母体学校的附属医院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使母体学校临床教学资源变的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也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另外,临床医生每天除了繁忙的医务工作外还要承担临床见习教学工作,繁重的工作使得临床医生根本无暇顾及教学质量。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独立学院为本科第三批录取,高考成绩低于二本,学生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好,学习效率不高;而部分学生仍背负着高考失利的压力,一心想通过考研翻盘;一直以来的考试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考研的冲击,导致医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些医学生未能及时转变角色进入见习期,且没有认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见习时多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由于临床见习教学点为医院,医院的管理体系和学校有所不同,因此很难监管到位。加之学院在郊区大学城,医院一般集中在人多繁华的商业区,往返路程较远,部分学生纪律涣散,没有按照学院要求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各科室虽有教学安排发放到学生手中,但学生也反映到了医院后,有些科室谁值班谁带教,没有安排业务能力强的医生带教,有些科室太忙找不到医生带教,也没有相应人员告知换到哪个科见习,只能自行看哪个科室有空就去哪个科室,有的学生干脆折返,临床见习质量下降,如此反复,学生积极性大大下降。

二、 积极探索学院临床见习监管改革途径

1、积极开辟见习途径

学院积极开辟母体直属附属医院之外的非直属附属医院,且这些非直属附属医院就在学院附近的社区,这样一能增加临床教学的病床数,从而减轻母体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压力;二能使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增多,有利于医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加速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向技能的顺利转化;又因距离近,学生避免了舟车劳顿,更多精力放在临床见习上,临床见习质量提高。此举为医学类独立学院今后的发展道路开辟了新的空间。

2、带教教师机制灵活

学院的临床见习带教教师原来均为医院的临床医生,但是有些科室的医务工作以及科研工作比较繁重,往往腾不出人手来进行带教,针对这些业务较重的科室,我们采取聘请自己的教师到临床科室带教,以减轻这些科室的教学任务。如妇产科,我们聘任妇产科专业的专职教师,除了完成妇产科的理论教学,也进行妇产科临床见习的带教,教师采用学院-医院联合培养的模式,教师定期到医院进修,带教时提前到医院采集病例再带教。此举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带教师资紧张的现象。

3、完善见习监管制度建设问题

学院的学工处和教务处合作,派遣教师跟随学生到见习医院进行跟踪检查,发放调查表以及评价表,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学生纪律涣散问题由学工处处理,临床见习带教方面问题由教务处出面和医院教务科共同处理。连续两次修改和完善临床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较好地完善了临床实践教学制度建设,使得临床见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师生配合,教学质量提高。

三、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开展见习前培训,激发学生积极性

对于医学生见习开展见习前培训,邀请临床带教老师以及往届的优秀学生来分享见习方法、见习心得以及临床见习应遵守医院规定和见习中如何保护自己。使医学生充分认识到临床见习的重要性,认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及时转变角色进入见习期。对此,学生反响强烈,认为见习前培训非常有必要,纷纷表示要积极认真对待临床见习,充分把握见习的学习机会,为实习做好准备,为将来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奋斗。

2、改革考核方式,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学院督促各教研室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除了理论考试,同时制订出相应临床见习考核指标,并根据指标内容进行考核并计入总评。临床见习的考核指标内容主要有:病史采集(40)、病历书写(20分)、技能操作(20分)、出勤情况(10分)、与病人交流能力(10分),每项列出评分细则,总分100分,再按40%的比例计入总评。一个严格和规范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四、结束语

近年来,学院在实践教学监管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试行了一些可行性强的措施也摒弃了一些不实用的规定,实践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步调整和完善,才能最终实现培养合格医生的目标。

[1]许戈,李醒三,王庆高. 提高内科见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3): 141-142.

广西教育厅高教教改课题(2012JGB254,2012JGA246)

黄颖,女,1984-,讲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G424.4

B

1009-6019(2014)08-0318-01

猜你喜欢

医学类医学生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医学类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