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的思考

2014-03-26刘洁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基础课医学院校

刘洁

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陕西 西安 710021

地方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的思考

刘洁米亚静景晓红

西安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陕西 西安 710021

为适应国际化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而双语教师的匮乏和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工作的瓶颈。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从青年专业教师中选拔双语教师,通过自学、校本培训、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及出国研修的方式全面培养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使其具备专业素养。

地方院校 医学双语教学 双语教师 教师培养

医学教育的总趋势是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在今后临床、科研、教学、查阅外文资料、撰写高水平论文、出国进修、国际会议交流等方面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英语。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为此,许多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课中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也面临很多问题,其中师资问题尤为突出,是决定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地方省属医学院校,难以吸引高水平留学归国医学人才,同时医学基础课双语教学的专业性强,非一般的英语教师能胜任,因此培养医学专业基础课教师,提高其双语教学水平,是解决双语教师师资匮乏,能力不足的重要途径。

一、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的选拔,重点培养青年教师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高水平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英语精准地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现今青年专业教师都具有医学基础学科或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一般都通过国家英语六级的考试,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英语基础,并且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为进一步的培养培训奠定了基础。另外,在选拔时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选择自愿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其主观能动性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中去,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能够主动学习,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因此,培养的重心应放在青年教师的身上。

二、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双语教师首先传递的是学科知识,其次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用外语进行专业思维和研究的能力,将双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双语教师应具备特殊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

1、精深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医学教育是培养未来对生命负责的人,双语教学是针对专业的教学,因此必须以掌握专业知识为重。教师应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课程的专业知识,对所教学科的体系和课程的体系有明晰的思路,能充分把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前沿知识,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深入浅出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2、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

双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应熟练掌握英语,具备全面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熟悉医学基础课的独特语言结构和表达法,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才能自如地使用英文教材和课程资源,制作教案和课件,组织课堂教学、课内外辅导学生及进行考试。

3、较高的双语文化驾驭能力

双语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东西方教育理念及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就要求双语教师应拥有丰富而宽厚的双语文化知识,加深和拓宽自身的文化理解力,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深入了解医学专业,融合东西方医学文化的精华,努力成为双语教学中文化冲突的平衡者。

4、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和课程论等条件性知识。医学专业的双语教师,还应拥有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和双语授课技巧,逐步培养和发展双语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评价能力。此外,还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二、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培养途径

双语教师是专家型的教师,其专业化过程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和学校提供的外在培训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础医学课双语教师专业化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全面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及提升教师的素养。

1、自学

双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方式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其一,借助网络自学。现今网络资源丰富,国际知名大学如哈佛、耶鲁等都制作了各学科的公开课。双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医学基础课、语言学、英美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既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拓展专业技能,又能提升英语水平和借鉴国外名师的教学风格。另外,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创办了医学基础课网上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网络平台,通过上网学习,借鉴可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其二,通过获得英语专业的学位课程、学历课程或资格认证课程提升自己的外语教学水平。自修和通过跨学科、跨专业获得双硕士、双博士是提升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双语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双语教师自身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基于教学的需要,以教育和教学活动为主,由学校资助制定培训计划,自主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目的是解决本校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医学基础课教师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语言文化能力的欠缺,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如发音不够标准,语调不够自然,不熟悉课堂教学用语与套话等。校本培训可以借助英语系的专业师资(外籍和国内教师)对基础医学课教师进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培训内容侧重于听力、口语专项训练,在语音、语调的标准化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此外,强化英语交际能力,重点就课堂用语、管理课堂用语,医学类相关话题讨论等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培训;最后,也要加强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培训,培养专业教师的文化素养。外语水平的提高不是通过几次培训就可以达成的,因此,要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既可以使双语教师多次参加培训,持续不断地提升英语水平,也可以使有意双语教学的新教师通过校本培训,不断地加入到双语教师队伍。实现双语教师培养的良性循环。

3、建立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重点医学院校相比较地方院校更能够吸引留学归国人才,双语教师的质量较高,并且开展双语教学的时间也较长,经验相对丰富。同一地区,地方院校可以重点院校为依托,聘请医学基础课的专家型双语教师承担并指导学科双语教学。本校的双语教师观摩教学过程,并定期与专家交流,进行双语教学专题讨论、双语教学案例分析,双语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研讨等。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观摩、学习、交流和讨论,既能学习到先进的学科理念和知识,又能及时解决自己在双语教学中的困惑,迅速地提升双语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

4、出国研修

出国研修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还可为教师的学科领域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空间,是最为理想的培训方式,但机会少,成本高。因此,学校应积极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渠道支持与鼓励双语教师出国研修,短期和长期均可,充分利用国家公派留学机会和国外相关贷款项目支持,给双语教师提供政策倾向和经费保障。通过出国访学,双语教师开拓视野,了解多元文化,突破思维定式,学习到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及改进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双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之一,也是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战略的需要,双语教师担负着完成双语教学、培养双语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双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师资的培养对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广泛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医学院校通过鼓励教师自学,建立长效的校本培训机制,加强与重点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创造出国访学的机会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医学基础课专业双语教师。双语教师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连续推进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个人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

[1]刘辉琦,马建忠,刘杰,王兰生. 医学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2):37-38.

[2]王瑾瑾. 双语教学的教师素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28):76-77.

[3]林云. 高校双语教学师资现状调查与思考[J].文史博览,2013,(5):68-70.

[4]孙丽娟,慕林.高校双语教师职业发展探讨[J].教育探索,2013,(12):111-113.

陕西省科技计划经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JQ3017)西安医学院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项目编号:XYZL2014-03)西安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校级重点学科资助

景晓红 1963.4 女 汉 陕西西安 职位: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教研室主任,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肿瘤方向

G424.4

B

1009-6019(2014)08-0317-01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基础课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