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氯雷他定的临床疗效

2014-03-26徐凤菊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氯雷荨麻疹有效率

徐凤菊

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 江苏 响水 224600

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氯雷他定的临床疗效

徐凤菊

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 江苏 响水 224600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采用赛庚啶治疗,给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片治疗,连续用药5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服药50天以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两组相比,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5.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2%,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氯雷他定;赛庚啶;慢性荨麻疹;疗效

临床皮肤病有多种类型,而慢性荨麻疹是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有多种发病原因,病因机理较复杂,目前临床尚未研究清楚。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全身瘙痒不适、食欲不振、夜寐欠安,全身风疹块反复发作,皮肤划痕征阳性,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采用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符合《皮肤性病学》中有关慢性荨麻疹的诊断要求[1],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重型肝肾功能障碍以及青光眼等患者。随机将6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7.6±6.5)岁,第一次发作13例,第二次发作20例;研究组:男1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8.8±5.3)岁,第一次发作15例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赛庚啶治疗,国药准字号为:H32024876,规格:2mg,口服,每次2mg,1天3次。

给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雷他定片(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国药准字号为:H11071309,规格:10mg,口服,每次10mg,1天1次。连续用药5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

1.3 疗效评定

显效[2]:用药50天以后患者风疹块基本消失,没有瘙痒感或者有轻微瘙痒感,其皮肤划痕呈现出弱阳性或者阴性。有效:用药50天以后患者风疹块形状、数量减少2/3,偶尔出现轻微瘙痒,皮肤划痕为阳性。无效:用药50天以后患者风疹块形状、数量减少<1/3,有明显的瘙痒感,且皮肤划痕呈现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8.0统计包分析,用X2检验所得计数资料,用%表示,以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服药50天以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30/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25/33),两组相比,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有2例恶心,3例头晕,不良反应率为15.2%(5/33),对照组有2例口干嗜睡、2例恶心,2例头晕无力,不良反应率为18.2%(6/33),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主要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皮肤黏膜血管暂时性炎症充血及液体渗出,一般出现在机体任何部位的皮肤黏膜,会导致瘙痒、灼热及针刺感。同时,慢性荨麻疹还属于IgE诱导形成的I型变态反应,如果抗原和细胞表层的IgE特异相结合,则会产生很多白三烯、5-羟色胺以及组胺等一系列化学介质,进而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毛细细胞扩展,聚集嗜酸性粒细胞,导致真皮上层水肿,在患者皮肤表层形成风疹块。现阶段临床主要按照阻断过敏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抗组胺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

盐酸赛庚啶作为临床常用的抗过敏药之一,能够有效对抗组胺,改善皮肤过敏症状,适合用在因过敏反应导致的各种皮肤病。氯雷他定作为新型第二代非镇静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之一,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以后会迅速吸收,然后在患者机体内产生水溶性化合物DCL,该物质不但能够阻断组胺H1-受体,还能有效控制免疫,减少炎性反应介质释放,稳定肥大细胞。并且DCL还会影响到黏附分子表达,减轻甚至阻断迟发性炎症反应,缓解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不良症状。由于氯雷他定未通过血脑屏障,故它能避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患者不宜发生嗜睡、困倦等不良症状,且胃肠道不适、口干等不良反应症状轻微。

本研究结果表明:服药50天以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两组相比,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5.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8.2%,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3]相符。总之,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赵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2(07):135-138.

[2]梅震.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4(03):96-98.

[3]郑福池.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02):76-79.

R751.05

B

1009-6019(2014)08-0290-01

猜你喜欢

氯雷荨麻疹有效率
氯雷他定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氯雷他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氯雷他定糖浆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