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病理分析及中西医治疗简述

2014-03-26郑召利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小叶代偿腹水

郑召利

吉林省汪清县汪清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 汪清 133200

肝硬化病理分析及中西医治疗简述

郑召利

吉林省汪清县汪清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 汪清 13320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胆弥蔓性炎症,或广泛的肝实质变性和坏死继续发展的结果,其肝胆病变特点为弥蔓性显微组织增生、结构紊乱、变性及质地变硬。

一、肝病特点分析

1.病因分类

(1)肝炎后肝硬化,包括病毒性肝炎和中毒性肝炎所引起的。

(2)血吸虫性肝硬化。

(3)酒精性(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4)胆汁性肝硬化。

(5)心源性肝硬化。

(6)代谢性肝硬化:铜代谢紊乱见于肝豆状核变性,系由于各脏器及组织中含铁血黄素沉着及性腺萎缩所致。

2.病理形态

肝病的病理形态主要是以肝实质损害所形成的结节性肝硬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小结节性肝硬化(即门静脉性肝硬化)酒精性(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属于此类病程缓慢的慢性肝炎也可发展为门静脉性肝硬化。

(2)粗结节性肝硬化(即坏死后性肝硬化)多数由于肝细胞坏死显著的病毒性或中毒性肝炎发展而成。

二、肝硬化的基本病理改变

1、肝实质损害:主要表现为广泛的肝变性和坏死,多伴有炎症反应和小叶网状纤维支架的塌陷。

2、肝细胞结节样再生,再生的肝细胞由于失去原有的网状纤维作为支架,因而相聚成团形成结节--称为假小叶,在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使各类血管之间的关系改变,在些肝窦闭塞,有的扩大,有的假小叶无中央静脉或中央静脉不在中央,有的有几个中央静脉[1]。此外,假小叶常压迫其周围的门静脉或肝静脉分支,造成血管闭塞。这些静脉病变使某些肝细胞得不到正常血供而发生变性坏死,使肝破坏进一步发展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肝炎后肝硬化,其表现门静脉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早期可有弥蔓性脂肪变和肝细胞灶性坏死。

细胞再生所形成的假小叶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纤维组织再生所形成的纤维束较窄,且比较均匀,肝表面或切面所见结节多数呈圆形,直径在1厘米以内[2]。结节之间有灰白色结缔组织。

三、肝硬化的治疗研究

上文论述了肝硬化的分类和病理改变,亦不再叙述它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在这里着重谈一谈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及措施。

1.首先是一般治疗

(1)合理安排轻劳动,肝功能代偿良好,病情稳定者可参加一般轻工作,代偿不全者要按程度做适当短期休息或半天工作,后期出现腹水,黄胆或其它严重并症时应予完全休息及积极治疗。在治疗上要充分发挥病人的自觉能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肝硬化作斗争,片面强调休息的观点是不对的,消极休息而精神不振。有弊无益。

(2)调节饮食:饮食要多样化,是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平衡。要严格忌酒,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但那种强调限制脂肪的观点也不是合理的。肝功能重度损害的晚期病人或有肝昏迷先兆者,要限制蛋白质饮食,以免诱发肝昏迷。

(3)药物治疗:不宜把所谓“保肝”药作为营养品,而盲目或过多的使用,这些药物同样要经过肝脏代谢,因此用药过多,过杂反而增加肝脏的负担。

(1)一般代偿良好的病人应以中药调补为主,此外,可适量食用B族维生素及肝泰乐等,有时根据需要可加用维生素A、K、B6、E叶酸及趋脂类药物,如蛋氨酸等,消瘦明显和血浆白蛋白较低以及男性乳房发育症者[3]。可适当应用丙酸睾丸素或苯丙酸诺龙肌肉注射。

(2)如肝功能失代偿而胃纳差有贫血、水肿和一般情况较差者,可短期内每隔日静脉注射营养物,如10%和25%葡萄糖液500-1000m1(液体内可加正规胰岛素,按每5-6克糖加胰岛素1单位,滴注期间要注意纠正低血钾症)5%的水解蛋白或氨基酸合剂500m1.必要时可输血浆(每次100m1)或全血(200-300m1)但有肝昏迷先兆者忌用水解蛋白或氨基酸,以免诱发肝昏迷。

2.腹水治疗

治疗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并减低门静脉压力。形成腹水的直接因素是肝脏和肠壁淋巴液形成过多,以及水和纳的潴留,因此任何措施只要能减少富强淋巴形成和水钠潴留均将有利于腹水的消退。

(1)限钠:少盐和无盐饮食能消退腹水,这是我国古代医学史早就注意到的问题。晋代《肘后方》已注明勿食盐。如腹水顽固,应严格忌盐。如应用利尿剂有效则可给少盐饮食。

(2)利尿剂应用:利尿剂排水的同时,注重中药的应用,我国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肝硬化这一病名,但类似肝硬化的病状则在很早以前已有记载。医书上所谓“癓瘕积聚”其病肌认为是由于隧道雍塞,脾失健运,血淤气滞肝肾失调所致。

祖国医学治疗肝硬化的方法灵活多样,但必须依据辩证施治的原则--辩虚实、阴阳、大多阳症多热,热症多实,阴症多寒、寒则多虚。总的原则是实者先攻后补,虚者先补后攻,也可根据正虚邪实进行攻补兼施。

(3)偏实型,属代偿良好或有轻度失代偿的患者。神色、胃钠、体力尚好,或有少量腹水,较易控制者的治疗措施主要有:①化瘀通络,用丹参、红花、桃仁、当归、赤芍、山甲、莪术等(适用于气滞、血凝、有癓积即肝脾肿大的患者)。②运脾利湿(胃苓汤加减):苍术、白术、厚补、茯苓、泽泻、青皮、木香、砂仁、车前子(适用于消化道症状较多,腹胀、浮肿的患者)。③泻水、舟车丸+枣丸或温补,遂水丸以治标。泻水只用于偏实症而腹水多的患者,泻水后仍宜以调补和疏肝理气,利水来巩固疗效。临床上最多应用香砂六君子汤(现称健脾和胃汤)济生肾气丸等。④偏虚型,多属久病体虚,一般情况差,神萎、消瘦、纳呆、劳动力明显减退、腹水较多,西医治疗这种肝硬化伴有腹水的病例,应用所谓“保肝”利尿,外科手术等方法,对肝脏功能的恢复不够理想。自贯彻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疗效有所提高。中医采取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的原则,即培补气血,滋养温阳,以扶正,运脾利湿泻水以治标。因此其治疗是在增强体质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级其功能的作用下起到利尿和消退脱水的作用。⑤阴虚型:面红口干、便秘、潮热、脉弦细、舌质红、或剥苔,治以育阴(龟板、鳖甲、地黄、天花粉、阿胶、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等或大补阴丸之类)为主兼运脾利湿(胃苓汤中删去苍术厚补、砂仁加大腹皮、冬瓜皮、葫芦、蛀笋等药)氯噻嗪类利尿药宜暂缓使用,以免耗伤津液,须待体质改善后再用。⑥阳虚型:面萎黄、畏寒、便溏、脉沉细无力、舌质胖淡、苔薄白、治以益气温阳(党参、黄芪、附子、白术或附子理中汤)兼运脾利湿(见前方)。⑦阴阳并虚型:即晚期恶病质者,主要以补气血药物外,须加紫河车,龟板,鳖甲,另加少量利水药物如葫芦、蛀笋、干詹皮、泽泻、冬瓜皮等,并结合西药“保肝”补液、输血等。

综合上述“肝硬化”伴腹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十余年来对肝硬化伴腹水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非常乐观,因此关于此项结合值得推广。

[1]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张育轩.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8(07):109-110.

[2]王强,朱秀娟,陈瑞红;自拟益肝泄浊汤治疗肝硬化腹水4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13(04):198-199.

[3]熊屏,李雪芹.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分级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14):106-107.

R575.2

B

1009-6019(2014)08-0283-02

猜你喜欢

小叶代偿腹水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肉鸡腹水咋防治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