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

2014-03-26王新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药效学服药原则

王新萍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浅谈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

王新萍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30020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安全用药与护理。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及全面评估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护理人员掌握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

老年人;安全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老年人维持健康、治疗疾病、缓解症状、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之一。老年人因生理功能随增龄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在用药过程中不仅表现出与其他人群不同的用药点,而且由于老化,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较低。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老年人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

1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1.1 药物的吸收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胃肠道的组织机构及功能均发生变化,如胃液PH值升高,胃肠道及肝血流量减少,胃排空速度减慢,肠蠕动减慢等,都会影响到对药物的吸收。

1.2 药物的代谢 随着增龄,功能性肝细胞减少,酶的合成及酶的活性也随着降低,老年人肝脏代谢速度只有年轻人的65%。因此,老年人在应用主要经肝脏代谢的用药时,容易导致用药的不良反应。

1.3 药物的排泄 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表现为药物排泄时间延长,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应减少,给药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特别是以原型排泄、治疗指数窄的药物,如地高辛、雷尼替丁、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需引起注意。

2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老年人药效学改变的特点;一方面表现为对大多数药的敏感性增高、作用增强,对少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作用减弱;另一方面是对药物耐受性下降,尤其是女性,使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3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3.1 受益原则 首先要求老年人用药要有明确的适应症。其次,要求用药的受益∕风险比值﹥1。

3.2 5种药物原则 蹇在金教授指出,同时使用2种药物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6%,5种药物为50%,8种药物增至100%,当用药超过5种时,就应考虑是否都有必要用药,以及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

3.3 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用药量在中国药典规定为成人量的3∕4。一般用药要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达到适宜于个体的最佳剂量。

3.4 择时原则 主要根据疾病的发作、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节律变化来确定最佳用药时间。选择最佳的用药时间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3.5 暂停用药原则 老年人在用药期间,一旦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为用药的不良反应或是疾病进展。前者应停药,后者则应加药。对于服药的老年人出现新的症状,停药受益可能大于加药受益。

4 老年人的用药护理

4.1 全面评估老年人的用药情况

4.1.1 用药史评估 详细评估老年人用药记录,包括既往和现在的用药记录、用药的过敏史、引起毒副作用的药物以及老年人对其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情况是否了解。

4.1.2 服药能力评估 包括视力、听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识别变质用药的能力、多种药物合用时的配伍禁忌常识、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影响知识、发现不良反应的能力等的评估。

4.1.3 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了解老年人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对当前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的了解;家庭的支持情况;对药物有无依赖、期望或持怀疑、反感、恐惧等态度。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及对治疗和护理方案的依从性等。

4.2 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4.2.1 老年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如毒性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吐、腹泻黄疸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心血管反应(如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老年人用药后可发生变态反应,如皮疹、皮肤发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除以上症状外,老年人不良反应有比较特殊的表现形式,老年病五联症--精神异常、跌倒、大小便失禁、不思活动、生活能力丧失。因此,用药后要细心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宜及时遵循暂停用药原则并及时遵医嘱处理。

4.2.2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4.2.2.1 遵循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按照老年人用药、选药原则,一般从成年人剂量的1∕4开始,逐渐增大至1∕3→1∕2→2∕3→3∕4,同时要注意个体差异。多药合用时依照受益及5种药物原则酌情选药。给药治疗过程中要依择时原则,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4.2.2.2 按医嘱服用 老年人记忆力较差,或对疾病认识不足,往往不能严格按医嘱或说明书服药。对老年人用药应多加指导,使其能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剂量及使用方法(包括饭前、饭后、每天服药的次数,每次间隔的时间等)。

4.2.2.3 作好药物标记 为老年人详细讲解药物的名称、药用量、服药时间,并用老年人能看清楚的大字做好标记,配好每次服用的药物量,放置在明显颜色标志的容器中。每次服药后护理人员或家人应检查药物是否确实已经服用。

4.2.2.4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老年人用药种类较多,除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外,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对疗效的干扰及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中西药之间应间隔4小时为宜。

4.2.2.5 检查药物质量 应检查药物是否过期、变质等情况,若老年人理解能力尚好,护理人员应在给药之前将该药质量检查的方法告知老年人或家属,以保证老年人自己服药或在家服药时的安全。

4.2.2.6 谨防药物过敏 用药前一定要仔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等,需要时做过敏试验,阴性方可使用。指导老年人及其家属,在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既往对何种药物过敏,防止医生开同类药物引起过敏反应。

4.2.2.7 适当的用药方法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病情许可时尽可能选用口服药,病情严重需静脉用药。

4.2.2.8 防止发生意外 一方面告知老年人家属不要将药物放在老年人的床头桌上,因为老年人在睡意朦胧之际,很容易吃错药或服药过量。另一方面建议做个用药简介卡片随身携带,卡片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患有何病、服用何药、发生意外时的救助方法、身上携带何药、如何使用等,在关键时刻可帮助老年人尽快与家人或医院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救助。

老年人由于老化机体的肝、肾功能减退,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迟缓,又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差,故老年人应用药物常会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加之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治疗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不能正确理解,往往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和药物治疗效果。因此,指导老年人正确用药是护理人员一项重要的护理服务。

老年护理 张小燕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R473.5

B

1009-6019(2014)08-0185-02

猜你喜欢

药效学服药原则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独一味总环烯醚萜苷胶囊的主要药效学及急性毒性
服药先分阴阳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消炎镇痛散质量标准的建立及部分药效学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自拟晕定方提取工艺路线筛选及初步药效学研究
3种红景天药效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