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4-03-26武兰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血脂心血管脑梗死

武兰兰

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军第二0八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武兰兰盛秋菊

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军第二0八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实验组血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脑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其致死率在所有致死性疾病中居首位,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血脂异常存在着直接关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血脂异常者可占50%以上[2]。因此,改善血脂水平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尤为关键。本研究从护理角度出发,通过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5例、女35例,年龄在34-72岁之间,平均为(48.15±2.15)岁。将以上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7.91±2.37)岁。对照组男28岁、女17例,平均年龄为(47.29±2.71)岁。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1.2.2 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1)加强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文化程度、家庭背景选择合适的宣教方式,如健康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播放疾病知识视频等,让患者明白血脂异常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了解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2)饮食干预:饮食应做到低盐、低热量、低胆固醇,降低脂肪摄入量,一般来讲,每天脂肪摄入量应低于全天热量供应的30%,蛋白质为10%-20%,糖类约占50%。饮食尽量以谷物为主,多食用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维生素摄入。(3)心理干预。患者因缺乏疾病知识,过分担心病情,恐惧、焦虑心理较重,该种负面心理反应会影响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影响疾病恢复,因此,给予有效心理干预尤为必要。多与患者沟通,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加强疾病知识讲解,安慰患者,多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家庭支持,让患者感受亲情安慰。(4)运动支持。体育锻炼能够通过消耗热量、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因患者心功能不佳,因此,运动方案姐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指定。一般来讲,运动应以游泳、散步、跳舞等轻强度运动为主,每次时间在30min为宜,以患者不感到气短、疲劳为主,每周5次左右,待患者逐耐受后,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方案应趣味、多样,保证患者能够坚持。(5)睡眠干预。良好的作息时间能够保证患者恢复体力,在促进疾病恢复尤为重要。患者因年龄较大,睡眠状况相对较差,又加之疾病造成的负面心理,极易出现失眠等情况。帮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安排,睡前避免饮酒、饮茶、饮咖啡,避免做剧烈运动,可用热水泡脚、或听舒缓音乐促进睡眠[3]。

1.3 疗效评价指标

方案实施3个月后,根据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进行效果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以x2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用t检验进行数据计量。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TG水平为(1.62±0.32)CB/mmol*L,TC为(5.18±0.22)、LDL-C为(3.19±0.35),HDL-D为(1.62±0.18)CB/mmol*L-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9±0.24)CB/mmol*L-1、(6.03±0.31)CB/mmol*L-1、(4.11±0.29)CB/mmol*L-1、(1.41±0.25)CB/mmol*L-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血脂异常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血脂过高会影响影响血管正常功能,进而导致正常血液循环功能异常,这也是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血脂异常状态对于心血管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血脂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原因:(1)饮食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中脂肪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因此,不良饮食结构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2)不良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紧张、焦虑情绪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大量分泌儿茶酚胺等应激性物质,该种物质促进脂肪酸、三酰甘油合成,从而造成血清胆固醇升高。(3)体育锻炼。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增加脂肪囤积,心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发病风险[4]。本研究在全面分析疾病发生因素的前提下,从多方面进行干预。由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该种护理方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综上: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1]王素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262-263.

[2]蔡巧娥.对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816-817.

[3]朱霓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干预[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4):284-285.

[4]黄文静.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6):441-442.

R473.5

B

1009-6019(2014)08-0182-01

猜你喜欢

血脂心血管脑梗死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你了解“血脂”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