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2014-03-26胡传利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康复

胡传利

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 建始 445300

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胡传利

建始县人民医院 湖北 建始 445300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价值和其可行性。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之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全部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根据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三级康复训练治疗。护理前和护理进行6个月的时候,采用QO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改善情况,并采用四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结果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对照组的QOL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三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提高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三级康复治疗 脑卒中 偏瘫 临床价值

脑卒中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病例已经超过120万人,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也高达75%[1]。近些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中脑卒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2]。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患者在康复训练中恢复的时间较长,多数患者都未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本次通过探讨三级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之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入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入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并确诊。排除标准:认知功能存在障碍、合并严重心、肝、肾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蛛网膜下腔出血。全部患者在康复训练时根据治疗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人,女性患者25人,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4.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人,女性患者21人,年龄在46-72岁之间,平均年龄53.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自然情况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患者病情平稳后,住院期间可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康复健康教育,出院后患者可在家属帮助下自行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进行三级康复训练治疗[3]:在发病稳定期后,一般在发病入院一个月的时间内,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一级康复护理,主要在神经内科进行,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辅助患者摆放体位[4],指导其进行咳嗽、翻身等,防治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出现。在患者发病后2-3个月后进行二级康复护理,在医院的康复病房进行,每天1-2次,每次40分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卧位、坐位、抗痉挛体位摆放,对关节活动度进行训练,逐步增加训练范围,在不引起患者不适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坐位平衡、床边坐立、坐站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等,待完成上述训练后等患者状体平稳可在家属和器械帮助下进行行走、步态康复训练,同时尽量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在患者发病后4-6个月,患者可出院开展康复训练,主要在社区康复中心或者家庭中进行,由负责康复的护士进行上门或者电话指导康复训练,每周1次,每次1小时,主要指导患者根据二级康复的模式持续训练,指导家属正确训练方法,并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并给与患者鼓励和肯定,增强患者康复信念,使患者坚持完成康复训练计划。

1.3 观察项目

护理前和护理进行6个月的时候,采用QO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改善情况[5],主要评价躯体、社会、物质、心理和总评分情况,并采用四级评分法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处理,剂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卡方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总评分分别为:41.2±2.2、18.3±2.2、20.9±3.2、16.2±2.2、98.7±2.1;观察组患者在三级康复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总评分分别为:12.0±2.2、6.0±1.2、7.0±2.2、8.0±2.1、33.2±2.2;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总评分分别为:45.2±1.2、18.0±2.7、20.0±2.2、15.9±2.6、98.1±2.1;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总评分分别为:17.9±2.2、10.8±2.2、11.9±2.8、11.6±2.2、53.3±2.8。在康复护理前两组患者的QO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对照组的QOL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3 讨论

三级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可提高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胡世华.黄俊宏.邓少珍.分期针刺结合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药杂志.2013,28(11):1054-1057.

[2]陈庆华.代新年.单守勤.疗养院开展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康复医药杂志.2011,26(4):382-384.

[3]李莹莹.张备.李策.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4):303-307.

[4]候智.三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19-21.

[5]张述辉.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61-163.

R493

B

1009-6019(2014)08-0134-02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康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