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结合带的超微结构变化观察

2014-03-26公茂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超微结构腺肌病平滑肌

公茂梅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卫生院 吉林 集安 134204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结合带的超微结构变化观察

公茂梅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卫生院 吉林 集安 134204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结合带超微结构变化情况。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病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子宫结合带组织作为检查标本,并行显微镜检查。结果子宫结合带显微镜图像显示肌细胞形态异常,线粒体细胞呈中心空化发展,细胞体积增大。子宫结合带可见肥大细胞,呈簇状,细胞外膜完整。子宫内膜核膜的形状存在异常,细胞表面检出绒毛,且数量呈明显降低趋势。结论结合带的超微结构异常可能会诱发患者出现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结合带的;超微结构

临床研究表明,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育龄期妇女是该疾病的高发性人群,不良卫生习惯、流产、节育环等均可能导致其出现该疾病。近年来,临床上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病患者的发病几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受到子宫结合带细胞异常的影响,患者出现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几率相对较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患者结合带的超微结构变化情况,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病患者23例,年龄为35岁至68岁,平均(43.62±2.69)岁,其中14例为增生期,9例为分泌期。排除3个月内取激治疗、存在剖宫产史、内分泌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透视电镜技术。行子宫切除后,将切除子宫沿中线切开,取数块子宫内膜组织置于戊二醛液中固定、封存。于子宫内膜基层取结合带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封存方法同子宫内膜组织。2小时后取研究组织,行脱水、切片、染色处理,再将其置于显微镜下检查。

2 结果

子宫结合带显微镜图像显示肌细胞形态异常,排列次序无规律可循,细胞核呈明显增大趋势,并呈边集状发展;核膜边界呈不规则状,表面可见点状斑点。线粒体细胞中心空化发展,细胞体积增大。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子宫结合带可见肥大细胞,呈簇状,细胞外膜完整。子宫内膜核膜的形状存在异常,细胞表面检出绒毛,且数量呈明显降低趋势。

3 讨论

近年来,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发病期间往往伴随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下腹坠痛、白带异常等症状,若未开展有效的治疗,还可能对女性患者的妊娠情况造成影响。因此,临床必须加强对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诱发机制的探讨[1]。

目前,子宫结合带结构异常会诱发妇科疾病已在临床得到证实。国内研究表明,当女性患者的子宫结合带细胞结构出现异常状态,恶性肿瘤的发生几率也会随之升高。萨日娜等人指出,子宫肌腺病发病与子宫结合带结构异常存在直接关系。有学者对子宫结合带正常结构进行分析时,发现结合带表面细胞成凹陷状,属于离子通道、滑肌纤维等组织的汇聚地区,能够加强对平滑肌细胞的调节[2]。利用显微镜管处子宫结合带,可见平滑肌细肌丝之间共同构成统一的系统。当子宫结合带处于异常症状时,平滑肌细肌丝间的平衡性会遭到破坏,不仅会降低平滑肌细胞活性,还可能造成钙离子细胞分泌异常,使平滑肌处于收缩状态。有学者指出,子宫结合带细胞能够促使其能够正常代谢,当线粒子细胞处于异常状态时,其对平滑肌的调节作用也会随之降低[3]。

本文为分析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病患者的结合带异常状况,将结合带组织行固定、切片、染色处理后,再行显微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肌细胞、线粒体细胞均存在形态异常状态,且细胞体积呈明显增大趋势。肌细胞排列次序无规律可循子宫结合带可见肥大细胞,呈簇状,细胞外膜完整。子宫内膜核膜的形状存在异常,细胞表面检出绒毛,且数量呈明显降低趋势。该研究结果提示,患者子宫结合带肌细胞活性呈明显降低趋势,对平滑肌的调节能力也有所减弱。将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结合带细胞与正常人子宫细胞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线粒体细胞形态存在明显差异。有学者指出,细胞的形态、数量等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其机体的调节作用[4]。国外研究表明,线粒体细胞属于细胞器中重要组成细胞之一,在提高其它细胞活性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当线粒体细胞在子宫结合带中所占的比例增多,提升其对平滑肌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强,若形态出现异常,且细胞内部出现空泡化现象,则提示其处于受损状态。此外,平滑肌内质网能够调节钙离子的分泌来量,可避免子宫平滑带细胞出现脱落现象。

本研究中,子宫内膜核膜的形状存在异常,细胞表面检出绒毛,本人认为可能与子宫内膜细胞的侵袭力增强存在一定关系。有学者对比研究子宫肌瘤与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病患者子宫内膜核细胞绒毛间的差异,发现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病患者的腺细胞绒毛相对较多,对核膜的损害也相对较为严重。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与子宫内膜细胞异常以及结合微结构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

[1]贾喜菲,宋静慧,萨日娜.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结合带的超微结构变化及Cx43表达[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9):8688-8695.

[2]张品南,袁吟迅,李等.子宫结合带超微结构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发病关系的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3年浙江省病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浙江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3:1.

[3]萨日娜.子宫结合带的超微结构及Cx43表达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学的关系[D].内蒙古医学院,2010.

[4]方娇宁.子宫肌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特征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9.

R711.74

B

1009-6019(2014)08-0130-02

猜你喜欢

超微结构腺肌病平滑肌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白藜芦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抑菌作用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肠系膜巨大平滑肌瘤1例并文献回顾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受损
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