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分析

2014-03-26鹿莉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硬膜外血压麻醉

鹿莉莉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内蒙古 赤峰 024005

老年患者麻醉临床分析

鹿莉莉张琳许丹阳陈雪梅*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内蒙古 赤峰 024005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患者麻醉后出现的问题。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接收并经麻醉后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400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麻醉,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麻醉后均经全程监测及观察,医生与护理人员在手术中发现的因麻醉而引起的高血压或低血氧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患者,都已及时进行了处理,在麻醉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的发生。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时,应选取适量的药剂及相应的方法进行麻醉。并对麻醉过程中全程监测及观察,便于患者出现不良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减少患者因麻醉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老年患者;麻醉;并发症

由于老年人的脏腑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低下,因此对于其疾病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因其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也是大多数老年人乐于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进行手术的前提条件就是麻醉,麻醉的作用是当患者产生无意识、无知觉后便于医生进行手术,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但麻醉也会影响患者手术的质量[1],由于老年人脏腑机体功能的下降且承受能力降低,对手术质量造成个别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本文就针对老年患者的麻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资料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接收并经麻醉后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400例,男185例,女215例;年龄58-85岁之间,平均年龄64.5±15.5岁;400例患者均经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35例,低血压患者30例,冠心病患者130例,糖尿病患者45例,肺气肿患者4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9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1例。

1.2 方法

对400例老年患者分别进行手术前的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40例,将患者取侧卧位,在患者胸部第3至4棘突间隙将局麻药物注入,目的是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的作用。采用插管全麻的患者131例,其操作方法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注入一定量的麻醉药物,使患者暂时失去知觉,其优点是保持患者的上呼吸道通畅[2]。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65例,将具有渗透作用强的局麻药与局部粘膜接触,使药物透过粘膜而阻滞患者的浅表神经末梢,从而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产生无痛的感觉,具有方便、易行且安全并保持患者清醒的特点。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164例,方法是与硬膜外麻醉相结合,在患者的胸12至腰2棘突间隙上,先将硬膜外穿刺针穿好,在把细的腰穿针从硬膜外针内穿进去,在看到脑脊液出来后将腰麻药物注入后撤针。

护理人员需要对全部患者在麻醉过程中进行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的监测观察,并详细记录监测的数据,然后根据临床出现的并发症问题仔细分析并提出处理措施。

2、结果

对400例老年患者进行麻醉监测及观察后,通过数据记录分析发现,出现血压起伏较大的患者176例,占44.00%;心率起伏较大的患者103例,占25.75%;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50例,占12.50%;硬膜外穿刺困难的患者21例,占5.25%;麻醉平面太高或太低的患者16例,占4.00%;手术后苏醒缓慢的患者13例,占3.25%;心率失常的患者11例,占2.75%;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6例,占1.50%;呼吸抑制的患者4例,占1.00%。

全部患者在进行麻醉后均采用了全程监测及观察,医生与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的由麻醉引起的高血压或低血氧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患者,都已及时给与了解决和处理,使得在麻醉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3、讨论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机体功能及脏腑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和耐受能力的降低,所以在麻醉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出现血压起伏大的问题局最多(44.00%),由于老年人本身就易出现血压性疾病,加上术前心理紧张等会引起血压的不稳定。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用镇静药物等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对高压患者采取适当调理,麻醉药物也会使血压下降,所以在对高压调节时的用药剂量要适宜,避免患者出现血压一直下降的情况,而导致患者脏腑器官功能出现衰竭等不良情况[3]。而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心率问题的发生率也很多(25.75%),由于老年患者心脏功能的减退和应激反应的减弱,易出现室性收缩问题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临床结果显示多以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症状居多[4]。因此在麻醉监测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心率出现上升或下降起伏较大时,应及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其密切观察。而且也会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抑制、气管插管困难、硬膜外穿刺困难及患者苏醒迟缓等问题,所以护理人员要在采取麻醉方式时,仔细检查并注意对机械呼吸道的破损或脱落情况及药物的用量和麻醉平面的监测;并对老年患者选取面罩机械呼吸的方法,加强患者脑组织的有氧呼吸,避免缺氧情况的发生;而且护理人员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不可以强行对患者进行穿刺;并对苏醒缓慢的患者,护理人员不可以过早的将患者的气管插管拔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的发生[5]。

通过本文对400例老年患者进行术前麻醉,并对其方法的选取和结果显示分析,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及脏腑器官功能的逐渐衰退,导致其免疫能力的下降和患病概率的增加。因此,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时,应选取适量的麻醉药剂及相应的麻醉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在麻醉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测及观察,便于发现患者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减少患者因麻醉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1]刘建喜.对我院80例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1(34):188.

[2]陆利君.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2):62-63.

[3]贺为阳.110例老年患者麻醉问题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5):39.

[4]何二宁.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现状与新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08):301-302.

[5]沙宪民;刘文艳.老年患者临床麻醉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04):153-155.

R697+.3

B

1009-6019(2014)08-0108-02

猜你喜欢

硬膜外血压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稳住血压过好冬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