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4-03-26文国琴

关键词:德语外语教学课外活动

文国琴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重庆 401520)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1]1591。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1]136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递人类文化信息的使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低碳”一词是人们对经济文化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中国梦”则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追求,是伟大目标、崇高价值观、历史机遇的综合体。同时,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发展,网络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并推动语言的发展。像“囧”、“鸭梨山大”等一类语言就是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如果不了解网络文化,那么网络语言就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的障碍。因此,必须站在人际沟通和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文化。今天,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文化的重视应跨出地域和民族的限制,即实现跨文化理解,这样才能降低语言沟通的障碍,才能促进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跨文化意识就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是人们在交流中根据对方语言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自觉性[2]。简单说,跨文化意识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实现人与人之间顺利沟通、平等交流的前提,是化解文化误解与纠纷的钥匙。

我国教育部于1988年在学校外语教学的改革意见中曾明确提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我们的外语专业学生应具备与来自不同文化国度的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灵活协调合作能力。”可见,我国教育界早已认识到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顺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科技的进步更是把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全球化也成为时代发展的一大特征。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不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来往更加频繁,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跨文化意识成为不同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要求。一定程度上讲,跨文化意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政治来往方面的综合反映,为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减少文化分歧,提供精神力量。当然,全球化浪潮下,跨文化意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认识对方”或了解更多异国文化,而是在认识与了解中“找到自己”,即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视域整合自身文化资源,不断推进文化与时俱进,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认识”、交流中必然存在障碍,及时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在大学德语教学中注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完善德语教学的需要

教学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在教学中,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并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3]56。因此,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德语教学中,具体表现为运用词汇、语法等知识实现与人沟通的能力。受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外语带有极强的功利性目标,把考高分与通过各类外语测试看作学习的最终目的;部分教师对于“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必须以跨文化意识组织外语教学”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外语的“教”与“学”都过多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而文化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只运用语法组织起来的语言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些学生甚至丧失了外语学习的信心。在外语教学中,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没有任何不妥,但以此忽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割裂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不能正确地传达或接受语言所承载的信息,导致沟通的失败。传统的外语教学注重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教授,几乎没有考虑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忽视了语言沟通所要求的文化知识,从而导致外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够[4]。由此可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完善德语教学的需要。

二、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优秀教师

完善德语教学,首先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且具备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能力,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有望实现。学校可以开设德语公开课、学术报告,条件允许可派教师出国深造,为教师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学校作为外因影响着教师个人的成长,但它不能决定教师业务素质及个人能力的高低,所以培养优秀的教师关键在个人的努力。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努力,与时俱进。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教师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教师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依托网络资源。网上视频、电子图书、图片等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而博客、论坛、E-mail等促进了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教师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广阔的。在课堂上,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准确地讲授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旁征博引。所以,教师应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丰富知识、扩展视野。中国台湾的辅仁大学德文系,在师资方面堪称:“本系聘有中、德、奥地利籍之德语教师,所学专长包括语言学、文学、外语教学、比较文学、社会学、汉学等等”[3]46-47。

(二)改进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教学内容。一般而言,教学内容包括了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实现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配套的教材和课程。首先,教材要能很好地体现精炼优美的语言系统和深邃独到的文化内涵。由英国学者L.G.Alexander编著的《新概念英语》风靡全球,是英语教学的经典教材。该教材以英国文化为主要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此。编者对人类整体生存状态及命运的多个话题进行了揭示,很好地诠释了跨文化意识[5]。《新概念英语》教材给德语教材编写者和选取者更多启示。其次,课程的设置要体现跨文化因素。“课程是文化传承的工具”,它通过传承社会文化来实现教育使命[3]45。 中国台湾的辅仁大学德文系本科生课程包括三类:一是语言类,二是专业类,三是公共课。辅仁的语言类课程从大一贯穿到大四,作为专业课程涵盖了文学、文化、历史乃至宗教等诸多层面,公共课则体现出一种“教养”的理念,尤其是从大一到大四,“历史与文化”、“人生哲学”、“国民性与跨文化沟通”、“专业伦理”逐层递进[3]48-49。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与“学”二者的有机统一,是达到教学目的和实现教学内容的重要保障。教师的“教”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依据。在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依据讲解语法、词汇和翻译的做法违背了教学方法的内在要求。这种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为“配角”甚至“观众”,“教”与“学”脱节,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在课堂上的联系更是少之又少,“哑巴德语”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唯一收获,跨文化交际对学生来讲更是遥不可及。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应把教材变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寻找答案。通过问答的形式,学生得到了锻炼,教师找到了学生的实际问题所在,“教”与“学”实现了良好的互动。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搜集形式多样的信息,以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形式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内容调动学生各方面感官,有效避免“黑板、粉笔”式教学的单调。声音、视频等还可以创造地道的外语学习环境及逼真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增强外语教学的实际效果。除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外,教师应尽量用德语教学,让同学们养成说德语的习惯,塑造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如用德语表达“上课”、“正确”、“很棒”等词汇,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

(四)抓住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径。德语演讲比赛、德语辩论赛、文艺表演、歌唱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寓教于乐,寓乐于学[6]124。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既获得了知识,又丰富了精神生活。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无论对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大有裨益。通过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取长补短。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的志趣、爱好、特长等都可以得到长足发展。同时,活动可以使师生清醒地认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依此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补充,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教学,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课外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都是学生,但不能因此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整个课外活动中,教师要更好地引导学生,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意义的娱乐,而是引导学生注意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并鼓励学生不断地去探求知识,获得新知识。活动之后,教师应给予客观评价。肯定成绩、发现不足才能真正抓住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优化考核方式

教学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更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能力,需要有与之相符的考核方式。这就要求不能一味地以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为考核内容,而应该侧重跨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在考核的形式方面,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优化考核机制,建立人性化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回答、听课笔录、课外活动等进行考核,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单纯以期末试卷考核学生,更不能以分数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6]。 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调控,修正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在考核中,首先应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其次应注意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多给予鼓励和帮助。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的考核方式,如将学生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纳入考核范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近年来,跨文化意识引起了外语教学界的广泛响应,但在教学实践中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G].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肖琴.新课程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B/OL].(2013-08-14)[2013-08-06]. http://beike.dangzhi.com/view/6vspy9.

[3] 叶隽.德国学理论初探——以中国现代学术建构框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4] 王蕴喆.文化导向型外语教学模式与跨文化交际[DB/OL].(2013-08-14)[2013-08-06]. http://www.jinyueya.com/read/readpaper.aspx?id=749591&t=f.

[5] 周颖菁.《新概念英语》的文化内涵及对对外汉语教材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121-122.

[6] 丁志斌.精品课程建设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6).

猜你喜欢

德语外语教学课外活动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