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式发展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2014-03-26王金刚陈奎庆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丁肇中大学生质量

王金刚,陈奎庆

(常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常州,213164)

一、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由于大量高新技术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导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低层次、低水平、低能力的劳动者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逐渐走向被淘汰的边缘;高层次、高水平、高技能、高智商的人才则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粉墨登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教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意味着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定会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能否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遭受“十年动乱”的浩劫,高等教育事业停滞不前,甚至于倒退。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侧重于外延发展和规模扩张,这种工作重点导致高等教育的发展走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高校大多忙于学科扩建、学校更名、学生扩招等事务,使得高校在各条线上数量很多,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逐年下降,难以达到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标准。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就是一个明证,虽然大学生就业受人才供需关系、国家经济形势、生产力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扭转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不利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之时,上至教育部,下到各类高校,均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宗旨,也力争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移。这既是一种目标,也是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内涵发展不仅需要,而且必需。

二、高校内涵式发展中的人才培养价值目标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如何使教育功能最大化是各大高校应努力思考的问题,也是各高校追求的目标。教育功能最大化的重要体现就是所培养人才的环境适应能力。优秀的人才应该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这些能力与素质一方面要靠学生天生的禀赋,另一方面要靠学生后天的学习,而后天的学习则占主要部分。为了让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应该注重对大学生三种精神的培养与塑造: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的怀疑精神

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怀疑精神是必备的。一方面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尽力把这些知识学懂、学通、学透,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的境界;另一方面大学生也不能完全照搬书本上的知识,这些知识很多是前人对科学规律的精练总结。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一些理论的提出未必完全正确。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以及从小所进行的规范、统一、标准化的教育训练,中国大学生普通缺少怀疑精神,对前辈更多的是顶礼膜拜,对前辈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深信不疑。但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就是在怀疑、突破、怀疑、突破……中取得进展。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的事例就可以证明怀疑精神的重要性。1966年,量子半径的测量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一个实验,丁肇中教授决定自己重做。而此前,理论物理学家与实验物理学家对于量子的半径说各执一词。丁肇中通过亲自实验得出的结果与理论物理学家的推导相符,用实验证明了理论物理学家的结论。事实上在1964年,多个实验物理学家关于电子半径的实验结果值是10~13。后来,丁肇中总结这个实验给他的体会,那就是:“做实验物理,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1]

(二)“谨于言而慎于行”的求真精神

求真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大学生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简而言之,就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坦途,科学探索之路布满了荆棘,充满了险阻,甚至于还有一些看似“正确无疑”的科学理论等着我们去探究与突破。因此,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了追求理想、目标、真理而忘我学习、孜孜以求,不要因为某些科学理论是名家、权威提出的,就选择盲目顺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时候,关于世界上只有三种夸克(英语中称为quark,是一种基本粒子)是当时物理学家们较普遍的认知,他们认为,对世界上所有现象的解释只需要这三种夸克理论。可是,丁肇中在1974年却提出了寻找新粒子与新物质的实验方案,多数物理学家对此根本不重视,丁肇中没有就此放弃,相反,他不断探索与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的实验,终于让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即J粒子,进而又发现了J粒子家族,事实胜于雄辩,这一发现毫无疑问的证明了三种夸克理论的错误。 “做基础研究要有信心,你认为是正确的事,就要坚持去做;不要因为多数人的反对而不做,也不要去管其他人怎么看”。这便是丁肇中对于这段历史的体会。也正是丁肇中这一发现,他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对丁肇中求真精神的最高褒奖。[1]

(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搏精神

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勤奋刻苦在个体成长、成功、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在舞台上赢得成功的那一瞬间,误以为成功是来得如此容易,却没有看到他们背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与拼搏的各种场景。[2]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是精力最为充沛的时候,同时也是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高等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其拼搏精神的培养与锻造。毕竟知识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而获得,而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引导大学生向未知领域探索的“动力火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很多用人单位进行招聘时,除了对基本的专业和技能有要求外,还特别提到了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如招聘人员所言,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达到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但是一个既怕苦又怕累的人,很难有这种恒心和毅力去经受工作和生活对其进行的种种考验和磨难。

三、高校内涵式发展中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从各个方面去注重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注重内容与方法的改变、完善与提高。只有高校从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地教育培养,才能让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根据现代教育规律的特点,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高。

(一)实行导师制

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仍然不能放低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导师制是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之举。导师制是一种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的制度,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这一制度规定了教师的育人责任,要求教师不但需要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而且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科学研究、心理健康等诸方面给予指导与关心。教育与导学活动需要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涵盖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教育整体性与一贯性的理念,自始至终在各个环节都不放松也都不忽视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

(二)促进文理交融

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文科生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理科生注重哲学思辨能力的教育,打破以往学科、专业的割裂现状,逐渐淡化文理科的概念,促进文理交融。随着科学的发展,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发展,更多的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如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提出的“分形岩石力学”就是将分形几何与岩石损伤力学完美地融合与嫁接,这一理论有效地防止和解决了在采矿、石油、地质、水利、铁路等行业中因岩石断裂而造成的诸如顶板垮落、边坡失稳、瓦斯爆炸等事故,导致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三)打造学分互认体系

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隔离,整合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打造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体系。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对本市的高校资源进行整合,纷纷为高校给政策、给土地,努力打造出一座座“大学城”。政府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尽可能地整合这些学校的教学、科研等资源。大学城的打造缩短了高校之间的空间距离,高校之间的交流不能仅限于学校层面的沟通与联系,如高校间的访问、考察。在学生层面同样大有可为,学生组织之间的交流只能认为是低层次的学习与模仿。在大学城的这些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同样也要享受。如A校的学生可以去B校上他(她)喜欢的课程,B校也允许他(她)参加该课程的考试,这个学生所获学分在A校同样给予承认。高校学分互认体系能够使得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四)创新教学方法

多年前,我们就已进行过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这种教学模式还是普遍存在。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双向交流模式。在这种模式里要培养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建构者。教师首先把课程的概念、原理、结构等分析清楚,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认知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当然,这种构建过程还需要再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解构,以此不断循环,促使学生的认知经验螺旋上升。[2]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料。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带来更多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制造兴奋点,调节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熏陶。

(五)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专家多尔在课程建构上提出了4R的基本原理,其中丰富性(richness)原理指的是课程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课程应该是丰富的,理论应当根植于实践并发展于实践。[3]笔者认为,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招生调整与专业停招。如果社会对某一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少,那么这一专业就缩小招生量,隔几年招一批学生;如果社会对某一专业的人才需求根本就不需要,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那么这个专业就应该直接停招;二是课程的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专业的培养方案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严重的滞后性。简而言之,就是使用这些培养方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性太差,导致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过高,阻碍了学生的顺利就业。鉴于此,高校的培养方案应该根据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让市场在人才培养中有话语权。有过这样的例子,招聘环境工程毕业生的企业,在看到该专业课程设置时就提出,为什么环境工程专业不开设化学工艺设计一类的课程。为什么呢?因为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在水处理方面太过偏重,而很多企业在选择这一专业学生的时候又偏重于化工处理。如此一来,企业招收的学生要完全适应工作内容还得花费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进行培训与补课。若把招聘比作一场相亲,显然这样的相亲难免一厢情愿。这种培养人才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状,使得一门课程的问题让学生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是学校所不愿意看到的。

四、高校内涵式发展中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与低、好与差、优与劣,不能由高校自己说了算,应该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360度绩效考核法”,[4]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行业企业、用人单位作为用人方,需要什么样素质与能力的人才,他们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在教学效果中得以体现,进而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作为受教育、受培养的一方,历经整个教育培养过程,几年下来,他们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与技能,他们也非常清楚;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培养经费,家长最核心的评价就是毕业后孩子能否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中介组织作为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红娘”,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中介组织作为第三方,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最小,能够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起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和中介组织多方参与的立体式的、网状结构的评价体系,把各方意见综合起来进行考量,可以达到客观、公正、合理、有效的综合性评价。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社会关注与忧虑的焦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必须由注重规模的扩张向规模与质量并重转变。”[5]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只有当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为社会所承认、所认可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说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是正确的、有效的。也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尽管这个过程比较艰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一定会向更加繁荣的局面大步迈进,切切实实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议作出更大的贡献。[6]

参考文献:

[1] 丁肇中.亲历片断[EB/OL].(2011-03-03) [2014-03-11].http:// baike.baidu.com/view/2543.htm.

[2]薛健飞.浅论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与教学观[J].教学与管理,2012(18):94—95.

[3]钟启泉.从后结构主义看后现代课程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53—58.

[4]鲁团花,田兵.基于360度反馈考核法的大学英语教师绩效考评[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40—41.

[5]戴林富.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困惑与对策[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1):86—90.

[6]林凌敏.关于“本三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琼州学院学报,2010(6):55—56.

猜你喜欢

丁肇中大学生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丁肇中三问三不知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丁肇中的“我不知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丁肇中的“不知道”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