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参与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机制研究

2014-03-26王永利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动机群体心理

蒋 琳,郁 涛,王永利

(1.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学 党委宣传部,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较2012年新增5 358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较2012年也提升了3.7个百分点,达到了45.8%,其中青年网民所占的比例接近六成。青年群体能够积极地反映和关注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状况,也是目前中国公民中社会参与热情程度、积极性最高的一个群体,为网络舆论的形成和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庞大的人群基础。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网络舆论工作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国际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提出了互联网“七条底线”,对网民文明上网进行了最根本的约束。因此,研究青年这一网络主流群体的网络参与动机及内部心理机制将会有效引导社会主流思想及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有效降低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概率。

对网络群体事件概念的具体表述最早始于2007年,至今为止尚未取得一致的表述。英国诺丁汉大学Athina Karatzogianni[1]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实体空间里存在的冲突集中体现在网络中。郑大兵[2]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发泄不满、制造舆论。笔者认为,网络群体事件指的是由社会现实或网络事件引发,以网络为载体,以讨论、聚集、围观为基本途径,相关社会群体参与的,对网络虚拟世界乃至现实世界造成较大影响的群体事件。网络群体事件是在网络这一平台和载体上进行的,因而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一般的群体事。从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案例来看,3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仍是当今中国网民的主体,年轻人作为准社会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处于变化时期,对信息敏感,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变化。

一、青年参与网络群体事件行为的心理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通过研究提出,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目标引导力量的方向,产生心理趋向。青年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心理动机间接地决定了网络群体事件的发展趋势。

(一)打抱不平,彰显社会正义

按照道德认知发展理论[3],15—24岁的青年发展的是后习俗水平,属于道德发展的第五和第六阶段,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而稳定的道德判断标准,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公平行为都能形成自己的客观判断,又因青年人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因此,当网络上出现诸如贪污腐败、道德败坏、滥用职权、损害公民权益的时候,便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奋不顾身的站出来支持和声援正义,聚集网络志同道合之士展开“人肉”搜索,寻求事实真相,并借助网络载体制造舆论导向,维护“社会正义”。

(二)个性张扬,表现欲强

表现欲是人对自我保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特别是青年群体,喜欢在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在习得独特的技能,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后,青年群体便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形成了自己观点和判断,也就是或多或少“说得上话了”。在这种动机因素的驱动下,社会上、网络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恰好激发了青年群体强烈的表现欲,在张扬的性格特征的驱动下,青年群体就会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客串”专家,妄加点评,若是激起新的矛盾或者引起强烈的共鸣,网络群体事件便会达到新一轮的高潮。

(三)心智不成熟,易产生“罗宾汉情结”

“罗宾汉情结”指的是社会民众的一种普遍的心态,但凡在网络中出现政府与百姓发生冲突、出现不公平不公正、贫富差距大等问题时,便会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不分是非曲直,一边倒的支持弱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出现了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而中国社会结构的形态——即以中底层民众为主体的、大致呈金字塔形的结构,是网络舆论“罗宾汉情结”的基础,决定了这种情结存在的必然土壤[4]。青年群体则是中底层民众的主体,由于他们心智还没有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经不起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的煽风点火,同时、“仇官”、“仇富”的情绪在青年群体中更容易传播和激发,易在网络群体事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寻求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是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群体行为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的,Tajfel 认为对社会认同的追求是群体间冲突和歧视的根源所在,即对属于某群体的意识会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5]。社会认同理论指出,网络群体的主流判断是影响青年对网络是非的判断标准之一,尤其是在判断哪些事情、哪些行为是正确的时候。青年群体在网络群体事件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发表自己的评论,都希望能获得群体成员最多的点击量和回复,这种认同会使青年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更加激发其参与其中的欲望,群体成员的这种相互的积极社会认同使网络群体事件中的舆论迅速形成,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五)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需要进行宣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最早使用“宣泄”概念的。他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人的某些潜在的本能会驱使人产生与现实的社会伦理和道德相互冲突的行为冲动,这些潜在的本能如果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合理的释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最终会导致精神患病[6]。青年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中重要的机遇期,会遇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在遭遇诸多不公平的经历而积压在心理的负性情绪,由于社会伦理和道德的约束,这些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会积压在潜意识中无法得到释放,如果潜意识压力超过了正常值而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将会产生心理疾病。网络的匿名性、地位的平等性以及地域的不确定性恰好摆脱了社会伦理和道德的约束,在遇到热点问题时,网络成员将会尽情释放心理压力和不满情绪,导致网络群体事件失去控制。

二、青年参与网络群体事件的内部心理机制

(一)网络主观信息传播机制

网络主观信息的传播主要包含情感和信任两种信息传播形式,情感的传播具体体现为社会舆论、信任的传播具体体现为社会稳定[7]。在网络群体事件中,人的主观性情感是网络群体事件中舆论传播的核心,能够伴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而快速传播,主导着社会的舆论;信任也伴随着主观信息的传播而传播,取决于信任者以往的相关信任经验,维持着网络的基本稳定,而当被信任者变的不再可信,甚至是出现恶意的时候,整个网络将不再稳定。当代青年群体情感丰富,相互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在匿名的网络中,两者已经使主观信息的传播出现了变异,网络群体事件将不可避免。

(二)群体效应的模仿机制

杜克大学的Tanya L. Chartrand教授、Drew大学的Jessica L. Lakin教授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的Robert M. Arkin教授共同研究了模仿行为的心理机制,即人类在群体中的模仿行为是自发的,是一种无意识模式。这一理论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则表现为语言、情绪、心理动机、方案等的无意识模仿。青年群体在网络群体事件中并不是先模仿第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模式,而是寻找能跟自己站在一起的同盟者,继而模仿同盟者的网络行为模式,所有的这些模式,都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群体效应。

(三)网络去个性化机制

去个性化理论是社会心理学描述群体心理和行为的重要理论,是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8]。网络的匿名性使去个性化现象在青年群体中表现的尤为凸显,青年在网络群体事件中更容易进入去个性化状态,具体表现为道德责任感弱化、自控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个体人格暂时性扭曲等,出现法不责众的心理动机,产生个体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的问题。

(四)网络群体认同极化机制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toner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体的最终决定或者意见,在真实的群体决策情境中,会受到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内容的影响,产生群体一致性的结果,而这些结果较个体先前的决定或者意见往往更加具有冒险性[9]。在网络群体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青年群体更容易产生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形成极端化的观点,也就是观点的极点,极点将会激化网络群体行为,并可能从网络中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对事件本身乃至社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网络群体事件中的群体极化也有积极的一面,当网络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舆论时,青年群体更易将积极的舆论观点极化,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更多人受益。

三、结语

人的需要催生心理动机,心理动机促使具体行为。在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过程中,了解青年群体的具体需求,分析心理动机,研究相应的心理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降低事件发生的概率,解决由社会现实问题带来的网络群体事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不仅能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动态甚至是潜在的社会危机,倒逼政府必须认真反思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创新,维护社会最基本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邓蓉敬.国内外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6):50—54.

[2] 邱大兵.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应对措施[J].信息化建设,2006(11):34—35.

[3]戴春林,姚文胜.高校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参与动机的现状、影响、成因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4):1—4.

[4] 朱明刚,庞胡瑞.网络语境与创新社会管理(2):释放“罗宾汉情结”的正面能量[N].人民日报,2012-07-03(14).

[5]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5—480.

[6]童兵.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与传媒的宣泄功能[J].南京社会科学,2009(8):37—44.

[7]窦彦昭.社交网络中主观信息传播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8]郑燕.大学生网络去个性化行为与内外控的关系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3(19):28—31.

[9]史波.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10(29):50—53.

猜你喜欢

动机群体心理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心理感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动机不纯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