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4-03-26王东晓廖跃斌

医学综述 2014年13期
关键词:常温心肺体温

王东晓,廖跃斌

(梅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梅州 514000)

临床研究表明,心肺复苏后存活且能够完全康复出院的患者仅占全部患者的2%~12%[1],而其余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损害,使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近年来,亚低温治疗已成为现代脑复苏的重要措施[3]。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复苏成功率[4]。本研究旨在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心肺复苏患者46例,患者为中毒或内科系统病变导致的呼吸及心搏停止后复苏患者,按照是否采用亚低温技术治疗将46例患者分为亚低温组23例与常温组23例。亚低温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4~60(41.2±5.8)岁;常温组男16例、女7例,年龄22~58(41.5±4.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常温组:心肺复苏后,在保护患者脑灌注压的基础上采用营养脑细胞、改善循环及脱水等治疗方法。亚低温组:心肺复苏后,在给予呼吸功能及脑灌注保护的同时给予降温措施:①给予患者冬眠合剂:生理盐水50 mL+异丙嗪100 mg+氯丙嗪100 mg,微量泵静脉推注维持24 h,抑制患者由于体温过低而发生的躁动及寒战反应。冬眠合剂可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静脉持续泵入速度为每小时0.5~2 mL;②患者戴上“降温头盔”,并结合亚低温治疗仪(HGT-200型)治疗。降温下降速度以1.0~1.5 ℃/h为宜,治疗温度在3~5 h后即可达到,并持续3~5 d。治疗结束给予患者自然复温,每4小时升高1 ℃,同时逐渐减少冬眠合剂的量直至停用。

1.3监测指标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温度、道格拉斯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pH。

1.4疗效评判标准 良好转归[5]:①功能独立,伴轻微的残疾,同时生活具备独立能力;②中度残疾,功能独立伴残疾较为明显。不良转归:①严重残疾;②植物人状态;③死亡。

1.5评分标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是指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予评分,评分内容主要包括水平步行、移动动作、洗澡、大小便控制、进食等,总分为100分,其中死亡例为最小分值。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rve functional insufficent,NFI):是指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评分内容主要包括面瘫、语言、意识水平、步行能力、四肢肌力及视野等,总分为45分,其中死亡列为最大分值。

2 结 果

2.1两组心肺复苏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常温组患者良好转归10例,亚低温组16例;常温组不良转归13例,亚低温组7例,常温组患者良好转归率显著低于亚低温组(χ2=3.92,P<0.05)。

2.2两组心肺复苏患者治疗7 d后监测指标的比较 治疗7 d后,亚低温组患者的GCS、MAP、SaO2、pH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表1)。

表1 治疗7 d后两组心肺复苏患者监测指标的比较

2.3两组心肺复苏患者治疗3个月后NFI和MBI评分的比较 亚低温组患者NFI评分显著高于常温组,MBI评分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表2)。

表2 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肺复苏患者NFI和MBI评分比较 (分)

3 讨 论

心搏骤停是一种最常见的临床危急情况。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逐渐上升,但复苏后部分短期存活者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或轻或重的脑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

近年来,亚低温作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的一种重要治疗措施,其生理学基础是降低全身代谢水平,当完全抑制体温调节功能时,全身耗氧量与体温呈正相关性,且随着机体体温的下降而降低[7]。一般情况下,体温每降低1 ℃,血流量与脑耗氧量降低6.7%。动物实验表明,降温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降温时间若提前到自主循环恢复前,实验动物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及生存率显著高于降温时间在自主循环恢复后[8]。本研究结果表明,亚低温组的良好转归率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亚低温组NFI评分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而MBI评分显著低于常温组(P<0.05)。

亚低温治疗实施过程中,对于中心温度的准确监测尤为重要[9]。近年来,临床监测方法主要包括监测食管温度、鼻咽腔温度、鼓膜温度及肛温等。研究显示,直肠温度的变化常迟于中心温度的变化,鼓膜温度与鼻咽腔温度可更好地反映脑温度[10]。本研究结果表明,亚低温组治疗7 d后GCS、MAP、SaO2、pH和常温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亚低温治疗不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综上所述,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有利于脑复苏。

[1] 康志敏,马小宁,陈浩,等.颈动脉输注冰盐水诱导全身亚低温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2,27(3):413-415.

[2] 侯丹,余丹.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PAF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3,41(2):122-125.

[3] 杨健军,杜怡峰,韩晔,等.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和S-100蛋白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4):103-105.

[4] 康志敏,马小宁,陈浩,等.心肺复苏早期经颈动脉输注冰盐水对脑复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19):1980-1981.

[5] 胡雪玲.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3,14(8):357-359.

[6] 金鑫.参附汤加味对心肺复苏后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2013,45(2):95-97.

[7] 陈玮.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心肌酶cTnI、CK、CK-MB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9.

[8] 任天成,侯传勇,魏芳玲,等.亚低温治疗院外心脏骤停的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3,39(16):1928-1930.

[9] 王冠,曹德晨,张国斌,等.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颅内压、血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3,35(5):737-740.

[10] 刘学政,刘新桥.针刺对心肺复苏后早期神经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072-1073.

猜你喜欢

常温心肺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常温发黑工艺在轴承工装上的应用
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对“金红宝”甜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心肺血管病杂志》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贵州重晶石与方解石常温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