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对围术期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4-03-26周利敏

医学综述 2014年13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炎性

周利敏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武汉 43007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多发于中青年群体。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某些血清因子会表现出相应的波动,从而可以反映出机体受刺激的程度[1]。机体中发生的炎性反应是对机体受外界刺激程度的有效反应。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得到明确定论,临床上使用药物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本研究主要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对围术期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7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子宫肌瘤临床诊断标准[2]。入选标准[3]:①经临床确诊为子宫肌瘤;②心、肝、肾等功能良好;③具有较好的记忆表达能力;④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合并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患有可能与该疾病有共同危险因素的疾病;③沟通能力有障碍者;④患者不知情、不配合。对入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开腹组患者年龄29~52(40.0±9.0)岁;肌瘤数量1~6(3.2±1.5)个,肌瘤直径3.6~10.8(6.8±3.2)cm;肌壁间肌瘤者18例,浆膜下肌瘤者11例,其他者1例。腹腔镜组患者年龄30~53(40.2±9.2)岁;肌瘤数量2~6(3.7±2.2)个,肌瘤直径3.8~11.1(7.2±3.0)cm;肌壁间肌瘤者20例,浆膜下肌瘤者8例,其他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开腹组接受开腹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给予患者常规麻醉,将各层组织分离,实施病灶探查,并将病灶切除。术后连续1周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抗生素,每日1次,连续滴注1周。

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抗生素治疗。给予患者常规麻醉后建立气腹,在腹腔镜的探查下,确定病灶,并根据子宫肌瘤的种类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将其切除。术后连续1周给予患者静脉注射抗生素,每日1次,连续滴注1周。

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术后3 d及术后7 d的凝血以及炎性因子进行检测。检测试剂盒采用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

1.3观察指示 于患者术前及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7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对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1 d的炎性因子 IL-1β、IL-8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TNF-α及IFN-γ水平差异和对两组患者之间术前及术后1 d、3 d、7 d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进行分析。

2 结 果

术前两组患者之间的炎性因子IL-1β、IL-8β、CRP、TNF-α及IFN-γ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 d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腹腔镜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开腹组低。术后3 d及术后7 d腹腔镜组的炎性因子水平较开腹组低(表1)。

表1 两组子宫肌瘤患者各时点间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μg/L)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肿瘤,该病病情严重,通常需要手术治疗。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不仅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减少手术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创面暴露在外的面积,进而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因此临床上大多数专家认为,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5]。近年来,开腹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对患者围术期整体炎性反应的研究较少[6]。相关研究表明,在手术过程中,机体的应激反应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手术对机体的影响,若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机体受到的刺激也更大,机体的应激反应也会更激烈[7]。而在手术过程中机体发生的炎性反应可有效反映机体受到损伤的情况。IL-1是机体遭受外界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多肽,会促进IL-2、IL-4、IL-6的分泌以及淋巴细胞的分化,参与宿主细胞的炎症、发热、免疫反应,是一种重要的致炎性细胞因子,会破坏机体组织,形成多种病理损伤。IL-6属于免疫调节因子,可以有效刺激T、B细胞的分化和生长,作为机体组织受损的敏感标志物,该因子水平升高程度可以直接反映手术的创伤性。同时,IL-6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分化,可以有效诱导肝细胞中急性蛋白的合成。CRP属于急性期反应蛋白,通常情况下,在正常人体中水平较低,一旦机体受损,出现炎性反应,CRP的水平会大幅度提升,从而反映组织损伤程度。IL-8属于多功能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具有激活作用,手术后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下降,可使IL-8等炎性细胞因子增加,导致正常机体组织被损坏,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本研究通过对30例接受开腹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和3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抗生素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因子IL-1β、IL-8β、CRP、TNF-α及IFN-γ水平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术前两组IL-1β、IL-8β、CRP、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术后1 d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升高,但腹腔镜组的较开腹组低,术后3 d及术后7 d两组比较,腹腔镜组IL-1β、IL-8β、CRP、TNF-α及IFN-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这与Faridi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较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子宫剔除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1] Takeuchi H,Kitade M,Kikuchi I,etal.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hesion development and the efficacy of adhesion-preventing ag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as evaluated by a second-look laparoscopy[J].Fertil Steril,2008,89(5):1247-1253.

[2] 谢敏.腹腔镜下胆管手术对机体的应激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4-45.

[3] 买妮沙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018-1020.

[4] 朱华.腹式、阴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50-51.

[5] 黄春梅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1):97-100.

[6] 王康荣.巨大或多发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804-3805.

[7] 许苗,刁晓娣.子宫肌瘤中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及其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7):973-976.

[8] Faridi R,Zahra A,Khan K,etal.Oncogenic potential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d its relation with cervical cancer[J].Viro J,2011,3(8):269.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