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2014-03-26杨瑞敏房勤茂王义成高辰玮

医学综述 2014年13期
关键词:微血管腺瘤甲状腺癌

杨瑞敏,房勤茂,王义成,张 凡,高辰玮

(1.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石家庄 050000; 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甲状腺肿瘤是头颈外科常见肿瘤,术前良恶性鉴别是决定术式、疗效和预后的关键因素。临床中超声检查是甲状腺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随着超声新技术e-Flow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彩超对极低速度血流的敏感度明显增加,更能客观地反映肿瘤本身的血流状况[1-3]。本研究应用e-Flow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肿瘤内血流信号进行分级,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内的微血管形态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探讨e-Flow成像技术应用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8~62(46.0±12.3)岁。术后经病理学染色证实,其中甲状腺腺瘤31例(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29例(甲状腺癌组)。所有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正常,未接受其他治疗(放化疗及药物治疗),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应用e-Flow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肿瘤内血流信号进行分级。两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研究方法

1.2.1影像学研究

1.2.1.1实验设备 采用Aloka公司生产的α10、F7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3 MHz。

1.2.1.2操作要点 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头后仰。常规横切、纵切面观察甲状腺肿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彩色血流情况。之后切换到e-Flow功能仔细观察肿瘤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信号,血流分布状态,全部检测过程均经录像记录存档供脱机分析。根据血流信号进行分级,0级:无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肿瘤内部血流信号呈棒状血流,长度小于肿瘤1/2;Ⅱ级: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长度大于肿瘤的1/2的血管或2~3条小血管;Ⅲ级血流丰富,病灶内见4条以上血管[4]。

1.2.2病理学研究

1.2.2.1染色方法 术后均行病理学染色,标本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4 μm切片,常规脱蜡至水,分别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及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抗过氧化酶 (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4抗体、CD105抗体。苏木精复染细胞核,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CD34、CD105鼠抗人单克隆抗体购自北京中山试剂公司,二抗及其他试剂购自福建迈新试剂公司。

1.2.2.2计数方法 参照Weider推荐的评判标准计数MVD:在甲状腺间质区凡染成棕黄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作为一个血管计数(肌层较厚及管腔面积>8个红细胞直径的血管不计数),每张切片分别随机计数5个视野,取其平均值。

2 结 果

2.1两组间血流分级比较分析 甲状腺腺瘤组中血流信号以0、Ⅰ级为主,血流细,走行规则,分布均匀;而甲状腺癌组中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血流粗细不均,走行不规则、分布不均匀,两组血流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82,P<0.05)(表1)。

表1 两组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流分级结果的比较 [例(%)]

2.2两组间MVD的比较分析 CD34主要标记成熟的内皮血管和新生的肿瘤微血管,CD105主要标记新生的肿瘤微血管;对比分析以CD3和CD105计算得出的肿瘤MVD值发现,甲状腺腺瘤组中MVD值显著低于甲状腺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甲状腺肿瘤患者MVD结果的比较(条/高倍视野)

2.3甲状腺肿瘤的血流分级与血管形态之间对比分析 甲状腺肿瘤中微血管形态包括点状、线状、带状、网状。甲状腺腺瘤中主要的血管形态为点状、线状,血管成熟,分布均匀;而甲状腺癌中的血管形态以带状、网状为主,血管不成熟,分布不均匀;点状、线状血管血流信号主要以0、Ⅰ级为主,而带状、网状血管主要以Ⅱ、Ⅲ级血流信号为主,各血流分级和血管形态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630,P<0.05)。详见表3及图1-1、1-2,图2-1、2-2,图3-1、3-3,图4-1、4-2(见封三)。

1-1 1-2 2-1 2-2

3-1 3-2 4-1 4-2

表3 甲状腺肿瘤的血流分级与血管形态之间对比分析 [ 例(%)]

3 讨 论

甲状腺肿瘤是头颈外科常见肿瘤,其发病率高达2%~5%,而且目前存在上升趋势,但外科切除的甲状腺标本中,只有5%是恶性肿瘤[5-6]。因此,术前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成为研究的重点。血管生成作为肿瘤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与、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7]。良恶性肿瘤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基础,目前超声仍是甲状腺疾病重要的检查手段,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血管发生及血液供应的不同特点是彩超鉴别肿物性质的基础。

彩超e-flow成像技术是基于传统能量多普勒技术的新一代血流成像模式,与彩色多普勒相比,该技术对极低速度血流的敏感度明显增加,“外溢”伪像减少,清晰度增加,可真实反映微小血管的循环灌注情况,可提供较传统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技术更敏感的血流信息[8-10]。本研究应用彩超e-flow成像技术显示,良性甲状腺肿瘤内部彩色血流规则,血管较少,血流细,走行规则,分布均匀,血流检出率较低,且以0、Ⅰ级为主。而恶性甲状腺肿瘤内部彩色血流粗细不均,走行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血流检出率较前者显著高,且以Ⅱ、Ⅲ级为主;两者血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VD是反映肿瘤诱导血管生成能力的主要指标,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有重要价值[11,12]。目前认为多数实体肿瘤,MVD显著增高,并与其侵袭性有关[12],在众多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中,CD34是目前提供的最敏感的血管内皮标志物,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移行有关[13],但CD34标记的MVD中包括部分成熟血管,其特异性低于CD105,CD105仅强表达于增殖状态的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而正常组织内几乎无表达[14]。据研究认为,CD105比CD34、CD31、Ⅷ因子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15]。本研究中,以CD34、CD105标记的甲状腺癌MVD值均高于甲状腺腺瘤,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状腺肿瘤中微血管形态包括点状、线状、条状、网状。CD34标记的微血管包括新生的薄壁血管和厚壁血管,而CD105只标记新生的微血管,管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基膜不完整,内皮间隙较宽,通透性较高,在肿瘤组织中分布不均匀,在甲状腺癌中多见,主要表现为带状和网状外形[16]。甲状腺腺瘤中主要的血管形态为点状、线状,血管成熟,分布均匀;而甲状腺癌中的血管形态以带状、网状为主,血管不成熟,分布不均匀;不同类型的血管形态与不同级别的血流信号存在相关性,即点状、线状血管血流信号主要为0、Ⅰ级,而带状、网状血管主要以Ⅱ、Ⅲ级血流信号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显示,e-flow血流分级与MVD计数及肿瘤微血管形态测得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彩超e-flow成像技术可在术前真实反映肿瘤内的微小血管的循环灌注情况,客观地间接反映出肿瘤生成状况,MVD计数及微血管形态检测虽然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肿瘤内的血管状态,用于衡量肿瘤内血管新生的程度,但只适用于对术后标本病理微血管的回顾性评估,彩超e-flow成像技术弥补了MVD计数及微血管形态检测无法在活体进行的缺陷,可在术前对甲状腺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进行判别,在肿瘤良恶性鉴别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本研究中e-flow与MVD计数及肿瘤微血管形态检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e-flow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肿瘤术前良恶性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32-233.

[2] Wang C,Crapo LM.The epidemiology of thyroid disease and implication for screening[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1997,26(1):189-218.

[3] Hong Y,Liu X,Li Z,etal.Real-tim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J Ultrasound Med,2009,28(7):861-867.

[4] 沈振宙,邵志敏.乳腺肿瘤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4:59-68.

[5] Rago T,Vitti P.Role of thyroid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thyroid nodules[J].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22(6):913-928.

[6] Giurgiu CR,Manea C,Crin N,etal.Real-time sono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J].Med Ultrasound,2011 30(5):643-659.

[7] Park SH,Kim SJ,Kim EK,etal.Interobserver agreement in assessing the sonographic and elastographic features of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AJR Am J Roentgenol,2009,193(5):W416-W423.

[8] Dighe M,Bae U,Richardson ML,etal.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s with US elastography using carotid artery pulsation[J].Radiology,2008,248(2):662-669.

[9] Ding J,Cheng H,Ning C,etal.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for thyroid cancer characterization based on elastography[J].J Ultrasound Med,2011,30(9):1259-1266.

[10]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Guidelines Taskforce on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Cooper DS,Doherty GM,etal.Revised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nagement guidelines for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Thyroid,2009,19(11):1167-1214.

[11] 赵玺龙,姚丽青,孙睿,等.微血管密度在宫颈腺癌中的预后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6):2453-2456.

[12] 郭立英,徐文林,杨光,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及三维血流能量成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3):174-176.

[13] Kawasaki H,Altieri DC,Lu CD,etal.Inhibition of apoptosis by survivin predicts shorter survival rates in colorectal cancer[J].Cancer Res,1998,58(22):5071-5074.

[14] Duff SE,Li C,Garland JM,etal.CD105is important for angiogenesis:evidence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J].FASEB J,2003,17(9):984-992.

[15] Ding S,Li C,Lin S,etal.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microvessel density determined by CD34or CD105in begin and malignant gastric lesions[J].Hum Payhol,2006,37(7):861-866.

[16] Yao Y,Kubota T,Takeuchi H,et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microvessel density determined by an anti-CD105/endoglin monoclonal antibody in astrocytic tumors:comparison with an anti-CD31monoclonal antibody[J].Neuro Pathology,2005,25(3):201-206.

猜你喜欢

微血管腺瘤甲状腺癌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