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地区高校学生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2014-03-26李园东兰小硕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保健高校学生

李园东 兰小硕

(1.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2.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 200234)

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身体的健康。尤其在城市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他们利用工作、学习之余投入体育活动之中。但是,随着参与体育活动人数的增多,一些不必要的体育运动中常见疾病、伤病相应发生,更有一些参与运动健身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不适现象,有的还发生当场晕倒,甚者当场死亡的现象。高校体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健课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这次调查了解郑州地区高校在校学生体育运动保健知识匮乏程度的现状,并结合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不仅可以对郑州市高校学生体质的增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促进郑州地区高校关于加强体育运动保健知识的教授方法和方式的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对河南省其他城市、乡镇、农村开展体育运动的时候与注重传授体育运动保健知识双管齐下,提供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轻工业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工学院等高校随机抽查了100名高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万方数据库、CNKI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了解郑州地区有关高校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的研究情况。(2)调查问卷法。随机抽查100名参加过体育保健课学习的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郑州地区高校的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归纳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学习过体育运动保健课的人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83.3%。对体育运动保健这门课程具有深度了解的人仅占调查人数的35.4%;而对体育保健课知识掌握不是十分扎实的人群中大二、大三、大四的高校学生在调查总人数当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高校学生在平时运动中重视体育运动保健知识运用的仅为20.6%。目前来看,体育运动保健知识的课程在郑州地区高校基本普及。但学生在学习体育保健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能去认真掌握运用的人数比例较少。

表2 中被调查者吃饭前后与运动的时间间隔能够达到体育保健课中正确的要求即30min以上的仅24.6%;运动与洗澡(或游泳)的时间间隔(夏季)符合体育运动保健课中要求的只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19.3%;能够达到体育保健课中要求的健身时间的占到了90.5%。

表1 被调查者对体育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

表2 被调查者对一些基本体育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

表3 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的情况的调查表

吃饭前、后与做运动的时间间隔正确的时间应该在30min以上甚至更长,饭前、饭后不宜从事激烈运动,运动和吃饭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这是保健学的基本常识。因为剧烈的运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这些能量物质的供给是靠血液来输送的。运动时心跳加快,这是心脏在积极地进行工作,运动结束后,由于体内还有一部分因运动所欠的氧债需要进行补偿,心血管系统的工作并不能立即达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需要继续工作才能逐渐恢复。因此,许多人运动后不想立刻吃东西。另外,运动后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少,胃肠蠕动慢,这时就没有饥饿感觉,或饥饿感不明显。此外由于人体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使全身的血液进行了重新分配,大量的血液流到参与活动的肌肉中去了,因而消化、吸收机能也处于抑制状态,胃液分泌减少,消化能力减弱,要休息一定的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所以在激烈运动后不能马上进食。如激烈运动后立即吃饭,就会影响消化吸收能力,长此下去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胃炎等症状。同理,在饭后也不能立即去参加激烈运动。如果饭后马上参加激烈运动,可使正在参于胃肠部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流向肌肉等器官,从而也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饭后至少要1.5h以后才可以进行运动。

运动与洗澡的时间间隔也应在身体的温度降到正常体温不再出汗的时候,大概时间大于30min。因为刚锻炼结束,全身的毛细血管处于膨胀状态,血液循环依然保持旺盛,此时全身的毛孔仍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洗凉水澡会急剧令毛孔收缩,导致一些有害的代谢物质无法排除体外,积聚在皮肤里时间久了,很容易得皮肤炎症疾病。另外参加完剧烈运动后,立即洗热水也不好,会加速皮肤血液的循环,导致大脑暂时性缺氧,造成昏厥感。

此外,被调查者在参加小量运动时,每次持续运动时间至少15min。对于以减肥为目的的健身跑,可适当延长运动时间,一般不少于40min。在被调查的高校大学生中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占有率较高。

另外,通过走访郑州地区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我们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片面性、教材使用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体育态度消极等问题。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关系,只有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才能进行科学、正确的健身,从而真正达到健身的目的。

表3 中关于被调查者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发现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掌握的情况相对较好,例如:知道运动后要保暖并且在实践中会(或经常)运用的人只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36.8%。关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的保健知识的运用,知道关于体育保健知识中运动前要进行准备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会(或经常)运用的人仅占到了这次调查人数的25.5%。运动中损伤的处理方法,知道相关理论知识却在实践中不去(或不会)占了这次调查人数的25.7%。另外,知道相关体育保健知识但在实践中不去运用的人占到了绝大多数即63%;而知道体育保健知识中的运动后的饮食、饮水注意事项会(或经常)运用的人仅仅占到了这次总调查人数的1%。运动量大时能量消耗大,膳食应首先满足能量的消耗;其次应增加体内的糖原储备;再次应及时补充体液;最后也要注意增加铁营养的补充。

另外,在体育保健课中关于骨折、休克、关节脱臼的急救方法,心肺复苏的运用,学过但不会实践的占50%以上;这些体育保健方面的知识,虽然在平时不能经常遇到,但是这些知识的运用在关键时刻可以救活一个人的生命或者延缓病情的恶化。比如晕厥,它是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意识丧失,也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形式。晕厥的主要危害在于晕厥发生刹那件摔倒后的骨折和外伤。运动的特殊坏境如空中、水下和高原以及运动时速度、力量和方位的迅速变化,突发的意识丧失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头颅外伤、溺水和窒息等,这些后果远远超过晕厥本事的危害。因此,学习体育保健课中要求的非常用保健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通过调查、走访在校的高校教师,我们发现造成这方面知识缺乏的原因还有从事保健课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业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健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体育保健基础知识对高校体育教学和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具有指导作用。通过体育保健基础知识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体育卫生常识,提高对体育锻炼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上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把相关的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发展他们的体育智慧和体育认知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与锻炼意识。所以我们要重视高校体育保健理论知识的传授并加强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的使用意识。

3 结语

通过这次对高校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在郑州地区的高校学生大部分对体育保健课中的体育保健知识存在一种“眼高手低”的态度,学生对体育保健这门课在思想意识上没有真正重视,所以应使高校的每个学生都在意识方面更为重视体育保健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知识的掌握,使他们意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所以高校的课程内容安排应适量减少专业知识,多安排一些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体育保健课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是体育保健课的受益者。鉴于高校体育运动保健教师的稀缺和不够专业,建议高校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这方面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

[1]刘成.对普通高校体育保健班学生体育认知的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7,13(4):10-15.

[2]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陈文斌.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全国体育院校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张瑞林,张瑞环.体育保健与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保健高校学生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普及眼保健知识
南昌市中学体育课程中保健知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