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心理弹性思想及机制探微
2014-03-25陈则飞
陈则飞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心理弹性又称心理韧性、心理复原、压弹或抗逆力,是指人的心理功能并未受到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的由严重压力、挑战或逆境而导致的损伤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现象。心理弹性反映着个体对源于自身(身体健康、肢体甚或容貌)或环境(家庭、工作场所等)的压力或挑战的积极成功应对。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直被视为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心理弹性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成长和良好适应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学者们对心理弹性有着不同的诠释,存在诸多争议,致使人们强调心理弹性在人们应对逆境中所起作用的同时,对心理弹性的内涵、外延和结构还没有清晰一致的认识。要发掘心理弹性潜力,就必须先厘清心理弹性的内涵,提炼其心理机制,才能科学深入地研究心理弹性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概念分析法,从历史文化典籍着手,对心理弹性进行相近词概念分析,以探讨心理弹性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从而探寻心理弹性的时代和文化特征。
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弹性思想
古人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可追溯到《周易》。《周易》是传统文化的开宗鼻祖,中国哲学的许多重要概念均源于此典籍,如太极、乾坤、阴阳等。《周易》开创了八卦及由八卦两两重叠而生成64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把握天文、地理及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上,以此来认知世界。此研究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本土心理学有效研究的途径之一。
《周易》的心理弹性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弹性的辩证思想——阴阳相互转化。《周易》最重要的思想体现在其阴阳本体论上。《周易》认为,一阴一阳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最基本法则。《易传·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1](P326)这段话深刻地揭示出世界的本源是阴阳,阴阳相对而立,又相互转化。现代心理弹性理论也认为,逆境有时反而能激发个体的潜能,激起人的斗志,使人克服逆境,进而将逆境转化为顺境。阴阳对立转化的思想和现代心理弹性的逆境顺境理论不谋而合,让人们在苦难中看到希望,不会因为一时的压力、挫折、困难而迷失自我,从而不断地给自己以希望,相信逆境就会过去,曙光就要来临,愿意为了希望忍受逆境所带来的痛苦,对险恶的环境抱有乐观的态度。第二,自强不息。《周易·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P4~6)。君子不管遇到什么境遇,均要强健有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进取不是被动而为,而是主动自为自觉,努力进取,坚持不懈。实现目标的力量不在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而在于自身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是催人奋进的心灵力量。第三,心理弹性的逆境应对方法——刚柔相济。在复杂变化的不确定的环境中,个体如何在逆境中生存,显得尤为重要。《周易·系辞》中主张以“曲成万物而不遗”[1](P293)应对人生的逆境与压力,认为任何事物、环境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并非都是直线性的,有时是迂回的,因而个体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时,简单的、直线性的方式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有时采用非直线性的、迂回的、灵活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反而是更加理想的方式。《系辞传》提出:“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1](P318~319)也就是说,环境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个体在应对逆境时,要顺应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应变化,不能一味不变;采用刚柔相济的解决问题方式是最为理想的,解决问题时,应在柔韧中蕴含刚强,坚韧不屈,以应对变化的生活。《周易·屯卦》对处于逆境、困境中的人应该如何行动,比《系辞传》做了更加深刻的论述,认为人如果要在逆境、困境中改变其命运,就要历经磨练:“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1](P22)人的事业的成功并非靠想当然就能达到,人在拼搏的过程中,总要面临很多困难,甚至生命危险,但是困难和危险反而会促使人奋进。《周易·困卦》认为,面对人生的苦难逆境,人应该“困而不失其所”[1](P209),也就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勇于直面逆境苦难,坚定信念,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这样就能困尽吉来,苦尽甘来。《周易·蹇》则认为应以加强修养,自省的方式应对逆境:“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1](P174)
道家思想体系中的心理弹性思想,主要来自于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认为,人的一生不会风平浪静,逆境对人而言具有必然性。《大宗师》云:“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2](P100)这里的“命”,指非人力所能改变的必然性,并非宿命论。如果人非要撞破南墙不回头,结果只会是伤痕累累,一败涂地。那么,面对这种人力不可为的处境时,人应该如何应对呢?庄子认为,应“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2](P70)这种思想,不是消极避世的宿命论,而是通达超越,沉毅坚忍。庄子提倡人在面对逆境时,要豁达平和,超越自我,放得下。庄子所谓的“心闲而无事”[2](P90),正是超越与豁达精神的具体体现。庄子的逆境学说,对于指导人们如何应对逆境,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体系中蕴含的心理弹性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中与和以达到内在自我控制。《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3](P48)中与和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和指一种社会适应性,指人的行为和情绪的外在表现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实际上是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强调个体在应对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适度的心态,具体表现为对待名利、财富、患难的淡定。第二,积极进取,追求理想。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论语》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P247)在儒家看来,人应该始终有坚定的信念,目标明确,勇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排除万难,在逆境中有所作为。孟子从人格修养的角度,对逆境有为理论做了深刻的诠释和理论提升,并提出了逆境对人具有能动作用的观点:“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有作为之人往往要经历艰苦的磨练过程。孟子的逆境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三,自律与内省的责任感——慎独。儒家强调人的自身修养,把个人修身作为人立身处世之本。《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5](P242)儒家提倡自省,认为人的自我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隐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3](P42)慎独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在动机,反映了个体的忧患意识,是人心灵的自觉自省。第四,安贫乐道。《孟子·滕文公下》云:“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6](P80)孟子认为,面对困难,人应该勇于接受现实,安于贫困,乐于贫困,不以贫困为苦,只要有理想在,就不应惧怕眼前的艰难困苦。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弹性思想涵义复杂,伸缩性和涵盖性强。阴阳相互转化的辩证观,逆境应对之道的刚柔相易,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品格,中与和的内在自我控制,慎独的自律与内省的责任感,安贫乐道、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的心态,是其心理弹性思想的基本内容。心理弹性既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人格塑造方法。其最低限度的心理弹性,可以仅是能够在逆境中重新站立起来;其心理弹性的最高境界,则是内圣外王,超越自我。
二、传统文化心理弹性蕴含的心理机制
心理机制指的是心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即心理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和相互关系。从传统文化提及的心理弹性思想可以看出,其心理弹性所蕴含的心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逆境的认知能力。阴阳相互转化辩证观,体现了个体对逆境的认知能力,使人在明白逆境、挫折、困难的发展规律,理解逆境存在的必然性的同时,也给予个体以希望和信心。这是心理弹性的认知基础。第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指控制自己内在的欲望、需求、冲动、情绪或行为意图。慎独在本质上是检验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要求,用以反思自身行为,思考自身责任,提升并净化自我心灵。自我控制是对自身行为的合理调节,是心理弹性的主体性特征。第三,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味着一个人一生应进取奋斗不息,勇往直前。个体所有意志与肉体的磨练,目的在于强化毅力,增强能力,以达成生命中某种特定的目标。这是心理弹性的主动性动力特征。第四,容忍力。安贫乐道,接受现实,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努力,是心理弹性的理性特征。第五,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意味着,面对人生的逆境,人应该态度平和,不屈服于逆境,以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宁静与气度从容。这是心理弹性的升华。第六,追求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激励着人不断进取,是心理弹性的总动力。总之,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弹性是以对逆境积极的心态为核心,自强不息表现的是心理弹性的主动性动力特征,百折不挠的独立性是心理弹性的主体性特征,独立性和主动性都以对逆境积极的心态为核心。它们的获得与表现,以对逆境积极的心态的修养和践行为目的。
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心理弹性思想所表现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与近代西方学者所提倡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其所蕴含的心理弹性的维度、内容,与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的心理弹性的维度、内容,有相当的一致性。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所蕴含的心理弹性思想,对当今人们的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心理弹性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具有文化传承的一致性,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应对不同时代逆境而不断沉淀和发展的。当今人们对心理弹性的认识,建立在前人心理弹性思想的基础之上,同时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徐子宏.周易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张耿光.庄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3]郭庆祥.《中庸》人生大智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4]《国学典藏书系》编委会.论语·孟子[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5]《国学典藏书系》丛书编委会.大学·中庸[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6]朱熹.孟子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