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机制研究
2014-03-25罗晓林
罗晓林
(闽南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进入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需要丰富的题材内容和鲜活的形式,惟其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该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应有的重要作用。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就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历经不同时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所遗留和保存下来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和革命历史。红色资源是一种精神财富,有着自己的物质载体,革命遗址、领袖故居、博物馆、烈士陵园、先进人物事迹资料、文学艺术作品等等,都是红色资源的物质载体。这些资源,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而红色资源的生成机制,则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资源价值实现的关键。
一、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动力
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开发挖掘,因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者巩固思想阵地的需要,教育者完善自身素质的需要,教育对象满足精神需求的需要。这三个需要,构成了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动力。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这种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主体,二是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措施手段的设计者。这些工作体现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是巩固合法执政地位的需要。[1]共产党必须不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自身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和执政伦理上的合理性。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动员群众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执政合法性从根本上说,指的就是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和服从度。加强执政合法性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执政党不断说服和教育执政对象的过程,而红色资源则是最具说服力的现实物质资源。它遍布全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重见光明的见证。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结束了黑暗的旧中国时代。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了苦难的深渊,一步步富裕和强大起来。党在每个不同的奋斗阶段,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和党的奋斗历程交相辉映,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不断开发,代代相传。
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离不开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育者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使教育对象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其价值生成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教育者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以更好地影响教育对象,而教育者自身优良素质的形成,需要凭借一定的物质载体。红色资源就是这种物质载体。红色资源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精神层面的积极因素。[2]教育者必须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这些精神文化内蕴,才能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红色资源是教育者完善自身素质的优质资源。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接触这些物质资源,以此构筑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才能在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工作。因此,了解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挖掘红色资源的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在需求。也正是在这种需求下,红色资源价值的生成机制才具备了又一个强大的动力。
物质需要是人最基础的需求,是维持人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物质保证。脱离了这一层次的需求,人的任何需求都将是无法实现的。除此之外,人们还有更高一级的精神需要,如自我价值的实现,理想信念的追求等。红色资源在满足学生的高级精神需求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高尚精神世界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资源不仅是学生个体积极寻求自我提升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教育者所钟爱的一种珍贵资源。红色资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了勇于开拓的时代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精神旗帜。红色资源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见证。通过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源,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学生提升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强化政治立场的有效途径。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感悟红色资源的丰富内蕴,也是提高个人修养,满足个体精神需求的有效方式。因此,从学生个体来看,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是满足其精神需求的必要之举。
二、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基础
红色资源的内蕴是其教育价值生成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分阶段实施的过程。它首先需要从理论上说服教育对象,然后再从理论上掌握发动教育对象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若要取得教育对象的认可,必须具备科学性。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红色资源的生产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写照。每一个红色资源都是党和人民的奋斗足迹,同时,这一奋斗过程也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因此,红色资源具有严谨的科学内蕴,无论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是理论指导上,都体现出了鲜明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存在和价值作用的发挥,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前提的。红色资源的存在,正是共产党带领人民,以科学的方法和知识,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伟大实践,因此,科学精神也自然地在这些历史资源上体现出来。[3]红色资源的科学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基础。没有这种精神和内蕴,红色资源就难以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不能有效地说服教育对象,并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正面影响。
红色资源的道德内蕴是其教育价值生成的又一重要基础。红色资源的道德内蕴,是指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创造这些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所留下的优良道德品质。这些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培养学生优秀道德情操的重要基础。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钢铁纪律,淮海战役中沂蒙山群众对解放军的无私支持等,这些带有丰厚道德内蕴的红色资源,不但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同时也为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这个角度讲,红色资源对于启发学生的道德认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学生对道德准则与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构成了其道德认知的全部内容,只有建立了良好的道德认知水平,才能进一步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红色资源的价值之一,就是能够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产生无形的影响力,为此,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这一价值,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强有力的辅助工具。正是因为红色资源丰厚的道德内蕴,才使其在价值生成机制中具备了坚强的基础。
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审美内蕴,其中散发的不怕困难,艰苦卓绝的精神美,生机蓬勃的自然美以及富含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美,都构成了红色资源的审美内蕴。这些审美内蕴又成为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基础所在。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各项学科教学中付诸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教学过程中不再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提升思想觉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通过鲜活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案例,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求知欲。红色资源大都分布在革命圣地,那里景色优美,人文内蕴丰富。这对于长期埋头书海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红色资源所富含的审美内蕴,更加能够打动学生的内心,震撼他们的灵魂。红色资源的审美内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实现社会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运用红色资源的这一审美价值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一方面,能确保他们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能使他们的人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因此,红色资源的审美内蕴为其资源价值的生成,提供了又一有利条件。
三、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途径
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应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内涵,将其中蕴含的丰富教育信息内化为学生的个体意识。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制定教育方案。教育者应当认真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症结。教育者应在分析研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基础上,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找到资源价值与破解对策的契合之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深入分析学生需求以及社会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以确保红色资源能够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红色资源的内涵、性质和功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将什么样的红色资源运用到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也需要教育者做出科学研究和精心谋划。所有这些,都应当在教育方案制定阶段妥善处理。其次,做好方案的实施工作,即对于指定的教育方案,应当在教育者的精心组织下付诸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正在不断上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未来人才竞争的主要方向,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又是大多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为此,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努力方向,而以红色资源的精神内蕴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4]教育者应当注重将红色资源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利用红色资源的道德内蕴教育学生,使其处理好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在与人的交往中,保持平等、信任、合作、宽容的个性品质,与他人保持一种相互协调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当前,高校学生对红色资源理论意义的认知普遍较高,而影响他们切身感受红色资源,并接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终原因,则在于实践层面的缺失。在实践中,他们没有真正感受过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真正内涵,或者根本没有从事过相关实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当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他们更加全面充分地接触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都蕴含着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者应当将这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传递给学生,应当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这种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并将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自觉融入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应当引入一些有针对性的红色资源,例如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甘于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等,并结合时代精神和学生接受特征的变化,使这些红色资源能够更加自然地流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红色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无论从资源本身的价值实现来说,还是从教育主客体的多维度需求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都应该而且必须得到重新重复利用。
参考文献:
[1]聂国林,陈世润.红色资源的发生学考察[J].甘肃社会科学,2013(1).
[2]蔡雄.红色资源与大学生党员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9).
[3]刘建民,段宏.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继续教育研究,2012(8).
[4]卢忠萍,陈世润.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J].求实,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