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观的历史嬗变
2014-03-25方芳
方芳
大学生基本上处于成年初期,其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认为,发展亲密感对个体是否能成功地进入社会有重要的影响[1]39。受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到中国传统早婚习俗的影响,大学生的恋爱甚至结婚都被允许。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被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必须符合许多政治条件,进入大学者大多年龄较大,所以不少人已经结婚[2]244。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到80年代初期,许多高校明令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大学生的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学校的态度逐渐由明文禁止转向 “二不”政策(不提倡、不反对),大学生恋爱逐渐从隐蔽转向公开,由“地下”转向“地上”。2001年4月,教育部对参加高考的考生取消了年龄限制和婚否限制。2005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3]。由此,大学校园中的恋爱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恋爱观和恋爱行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恋爱观”是指对恋爱的看法或态度,主要集中表现在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态度、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以及对恋爱与学业事业关系的看法这几个方面。本文基于上述角度分析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21世纪头十年,我国大学生恋爱观的变化的特点。
一、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态度:谨慎——宽容——自由
(一)八十年代相对谨慎
20世纪80年代,高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问题管理得特别严格。受此影响,该时期大学生对在校期间的恋爱问题显得相对谨慎,对其利弊的看法和态度各持己见。陈刚等(1987)[4]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支持谈恋爱的理由是“便于找到志同道合者”和“有相互了解的机会”,反对的理由主要是毕业分配问题。当时,大学毕业生去向问题由国家统一安排。这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学生来说无疑冒着毕业后可能不在一地的风险。如若分配时天各一方,势必给生活增添许多困难。所以,一部分大学生对谈恋爱持谨慎态度。但同时,注重精神生活的大学生希望与自己身份地位相近、兴趣爱好相投的人谈恋爱。上大学期间,由于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可以相互了解,一些大学生也不愿错过这个时机。大学生对谈恋爱的态度,也因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年限有差异。依据徐长华[5]78-91和毛恩、龚海锋[6]1-9的调查结果,大学生不赞成或反对恋爱的人数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和时间的推移在逐步下降。
(二)九十年代逐渐宽容
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进步,使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成为过去。且一段时间,社会舆论曾广泛传播青年女知识分子难寻对象的信息,大大刺激了在校女大学生的恋爱需求。当时校园里流传的 “一年娇、二年跳、三年着急、四年没人要”,便是这种心态的一种写照。依据马彩丽和金瑛[7]35-37、余双好[8]31-33、叶松庆[9]26-28的研究发现,八十年代末开始,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持顺其自然和不反对的态度。
(三)21世纪崇尚自由
21世纪,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加上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独生子女的家庭成长环境,使大学生形成了崇尚自由、不愿受到束缚的个性。同时,2005年教育部出台新的规定,取消了一些涉及大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们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自由态度。2000年《新世纪大学生性文明调查》[10]136,151,158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 “大学生谈恋爱是特定年龄特定环境的产物”。据2001年《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11]307-308向全国6大片区的37所大学近一万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谈恋爱是“青年正常的身心需要”占比最高。范丽娟[12]、张颖[13]、徐维玮[14]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谈恋爱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仅有极少数人反对。
二、恋爱动机:从传统单一到多元化
八十年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比较传统。依据徐长华[5]和魏荣焕[15]78-81的调查,当时大部分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是“准备将来结婚成家”。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为了结婚而谈恋爱的动机比例在逐步下降,依据黄希庭[16]187-192、厉芳红[17]404-406等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已经走出了“交往——恋爱——结婚”的传统爱情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再是为了结婚这一传统的目的,更注重恋爱过程本身的意义。21世纪的多项调查(李志,彭建国[18]76;胡珍[10];范丽娟[12];张颖[13];徐维玮[14]等)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在情感方面比较理想化,渴望在校园内得到纯真的爱情,找到和自己情投意合的真爱。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动因不是出于爱情本身,或是为了打发时间、娱乐消遣,或是受到好奇心的驱使、随大流,或是攀比、好面子。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这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并未完全成熟。
三、择偶标准:稳中有变
(一)重精神轻物质
在生产力趋向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爱情所包涵的经济因素有所减少,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们越来越注重感情的精神实质。 刘长林[19]32-33、余黔明[20]65、黄希庭[21]423-428的研究都显示,大学生把对方的性格爱好、道德品质及才能作为择偶的主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流行语是“只要感情深,哪怕吃草根”、“只要感情在,哪怕吃酸菜”。
依据郭世霞的研究[22]51-52,九十年代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要求是轻家庭地位和经济状况部分,重志趣爱好、气质才华。黄希庭[16]的研究也发现,很大一部分男生对女性也提出了“能力”、“聪明”、“才华”的要求标准,“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传统观念在大学生中已不复存在。
新世纪,梁晓珍[23]、倪秀娟[24]、戴秋菊[25]78-80等进行的研究均发现,大学生择偶以人品和才能为重,更注重对方的内在品质。该恋爱观体现了大学生注重精神生活,较为理想化的心理特征。这也是大学生有别于一般社会青年的一个特点。
(二)男才女貌有差异
“男才女貌”的传统择偶方式在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中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上述多项调查研究的结果均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择偶标准中存在差异。男生更注重女方的容貌与外表,女生更注重男方的能力与才华。
(三)贞操观念逐渐淡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学生的性观念逐渐开放,择偶时对童贞的要求有淡化的趋势。童贞曾是大学生择偶时看重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的有关调查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生对“贞操”非常看重。而九十年代的调查发现,只有30.5%的大学生认为必须考虑[16]。 本世纪初郑莉君的调查发现[26],只有 2.4%的大学生选择了童贞。
四、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逐步开放
黄希庭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在恋爱中越轨发生性关系是极不道德的行为[21];而其在九十年代的调查发现,50%左右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16];改革开放后,爱情禁区被打破,对于婚前性关系,传统道德规范的评价制约作用逐渐削弱。 田岚[27]30-34、余双好[8]等开展的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开放与宽容的态度。刘志翔、毛丹分别于1995年和2004年研究大学生对未婚同居现象的态度。两次调查数据相比,赞成的比例由2%上升到28.4%,反对的由76.3%下降到13.5%,顺其自然的由22%上升到57.6%[28]142。据南方网[29]和杨振兴[30]252-253研究,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持接受或无所谓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大学生表示不能接受。
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对待贞操的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从总体比较来看,大学生认为女性的贞操要比男性重要[26],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更为保守[14];[16]。 这与传统贞操观念对男、女两性的差异性要求相吻合,也与女性需要承担性行为的后果(怀孕、流产等)有关。
五、对恋爱与学业事业关系的看法:从强调爱情服从事业到重视爱情
黄希庭[16]认为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他们如何看待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上,即如何对待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上。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赞同爱情应当服从事业,爱情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把爱情摆在学习和工作之上是不适当的[21]。而90年代的调查与80年代的同类调查相比较,大学生更加重视爱情在生活中的价值,重视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认为“没有体验爱情的幸福,就不知道生活的价值”的人数从33.8%(男)、33.5%(女)分别增加至60.6%(男)和63.2%(女),赞同爱情应服从事业的从 73.1%(男)、74.2%(女)下降至 48.2%(男)、38.4%(女),下降幅度比较明显[16]。我国大学生长久以来“事业第一,爱情第二”的价值观念在悄悄发生变化。
厉芳红[17]的调查显示,51.56%的男生和 31.75%女生选择“爱情促进事业,爱情服从事业”;42.19%男生和65.08%女生选择“爱情与事业同样重要,没有服从的问题”;只有极少数人选择“爱情至上,事业服从爱情”。马戎[31]调查部队军校和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恋爱观,发现军校、地方大学生都是选择“要事业,也要维持爱情”。对恋爱与学业重要性的看法,多数人都选择恋爱和学习“一样重要”,选择“恋爱重要”的只有极少数人。
以上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更加重视爱情,并且大部分学生都希望爱情和事业能兼得。但大学生在重视爱情的同时,并不推崇“爱情至上”,不主张事业服从于爱情。
六、结语
为使大学生的恋爱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首先,对大学生进行恋爱知识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爱情的本质和自己的情感需要,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协调恋爱与学业、个人发展的关系。其次,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消除性神秘感和性压抑感,减少盲目的婚前性行为,引导女大学生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第三,有的放矢进行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及时为失恋或有恋爱困扰和性心理困惑的大学生调节情绪、摆脱困惑和消除心理障碍。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营造和谐文明、情趣盎然的文化氛围,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和文化素养,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恋爱观。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解读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EB/OL].东方新报,[2005-03-30].http://news.sina.com.cn/c/2005-03-30/01556232586.shtml.
[4]陈刚,等.大学生恋爱问题的问卷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3).
[5]徐长华,刘平,张红峻.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J].高等教育学报,1986(8).
[6]毛恩,龚海锋.不可忽视的一代:上海市12所高校千名学生思想调查综合分析报告[J].青年研究,1987(11).
[7]马彩丽,金瑛.对我院学生恋爱观教育的浅谈[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2(3).
[8]余双好,李斌雄.大学生婚恋道德观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4(4).
[9]叶松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及特点[J].青年探索,1997(2).
[10]胡珍.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研究[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1]郗杰英.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M].河南:文心出版社,2003.
[12]范丽娟.高校大学生恋爱现状和恋爱观教育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06.
[13]张颖.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伦理审思[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14]徐维玮.长春地区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及特点[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15]魏荣焕.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9(2).
[16]黄希庭,郑勇.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7]厉芳红.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及思考[J].健康心理学.1999(4).
[18]李志,彭建国.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12).
[19]刘长林.大学生恋爱观问题初探[J].社会.1983(6).
[20]余黔明,等.师生共议大学生恋爱问题[J].高校德育研究,1986(8).
[21]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2]郭世霞,等.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浅析[J].洛阳农专学报,1995 (1).
[23]梁晓珍.大学生恋爱观现状与对策[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2.
[24]倪秀娟.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探析及思考[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25]戴秋菊.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6]郑莉君,孙建云.高校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C].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2007.
[27]田岚.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性价值观[J].妇女研究论丛,1993(1).
[28]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29]性开放惊人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呈多元化倾向[EB/OL].[2006-02-08].http://news.zj.com/society/detail/2006-02-08/539928.html.
[30]杨振兴.转型期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J].科教文化,2011(25).
[31]马戎.武警初级指挥院校生长干部学员恋爱观: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