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地理研究
2014-03-25任婷
任 婷
历史上,四川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其宗教、文化呈多元性发展。伊斯兰教在四川经历了与当地本土文化的冲突、斗争和交融后,逐渐发展壮大。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吸引了众多学者致力于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及其文化的研究。例如,张泽洪的《四川伊斯兰教史述略》、《四川阿坝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与现状》,马文彬的《成都回族穆斯林与清真寺》,古成吾的《成都清真寺》,周传斌的《广元伊斯兰教考略》等。目前,从宗教地理的角度对伊斯兰教进行研究的还较少。宗教地理是研究宗教起源、分布规律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宗教源地的形成、宗教的传播途径、宗教景观的分布以及宗教对政治、经济、人口分布、聚落形式、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宗教地理的角度对四川地区伊斯兰教进行探讨。
一、四川地区伊斯兰教的传入和发展
7世纪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商人、学者、传教士,通过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而四川地区有穆斯林居住,可上溯至唐末五代。唐僖宗时,在中国安家落户的波斯人,史称“蕃客”,皇帝赐姓李氏,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随僖宗避乱入蜀,授率府军,有四男一女,人称“蜀中土生波斯”。五代前蜀时,先后在梓州(今三台县)和成都居住,以经营香药生意为业[1]221。
此时,伊斯兰教在四川地区只是极小规模的传入。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大规模传入是在元、明时期。10世纪初,元朝征调中亚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兵丁编入蒙古探马赤军,伊斯兰教随军入川。明代又有不少穆斯林从陕甘、湖广、江南迁入四川。这在大量的县志、穆斯林时代保存的家谱和清真寺的修建碑记中都有记载。民国《重修广元县志》记载:“广元回教盛于元明”[2]350;平武县(古龙安府)清真寺清咸丰四年培修清真寺功德碑记载:“龙郡清真寺创自明纪”;西昌沙锅营《马氏祠宗谱》载:“我始祖指挥使马纲,于洪武二十五年,月鲁帖木儿叛,合德昌会川诸番蛮攻建昌越嶲。纲祖奉命征剿,由江南苏州府青阳县内青石桥南门第三家统兵至蜀”;西昌泸山《马姓族谱》记载:“我祖乃陕西固原县马家巷人氏。洪武年间来建,一名马都贵,一名马代贵,统领乡兵,镇守泸山脚下”;民国《西昌县志》载:“泸山侧之清真寺,建于明洪武二年,是为最古”[3]111;明代重庆有陕甘籍穆斯林百余户聚居于十八梯侧巷(清真巷),并建清真寺;《民国巴县志》载:“西寺创于明之中叶,为河南马侍郎文升所建立。 ”[4]200明代成都、灌县、新都均迁入不少穆斯林,亦建有清真寺。《民国灌县志》载:“南寺始建于明朝末年”[5]402;《民国新都县志》载:“清真罗家寺,在县东李家营,明成化七年建”[6]756;明天启《成都府志·三衢九陌宫室图》标有“回回寺”一座,位于市之西北郊。
清代是穆斯林入川的高峰期,同时也是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发展的兴盛时期。清乾隆时,清军攻打金川,战事平定后,清军中不少穆斯林士兵在当地驻屯定居。明末清初,湖广宝庆府(今湖南邵阳市)的苏、马、海、张、蔡等大姓穆斯林开始入川,到清康熙、乾隆时期,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的成都、泸州、绵竹、隆昌、富顺、荣县、内江、宜宾、孝泉、仁寿、华阳、什邡、犍为、南溪、荣昌、郫县、新都等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甘肃、宁夏地区回族石峰堡起义失败后,清廷将部分义军眷属分发四川。清末,西北及云南回族反清斗争失败后,不少穆斯林入川,躲避迫害。此外,清代入四川经商的穆斯林也不少。成都的甘肃清真义学寺、秦福寺、九寺,就是由陕甘经营皮货、药材、骡马的穆斯林商人兴建的。四川地区穆斯林人口因此大为增加,进而伊斯兰教广泛传播,伊斯兰教发展进入兴盛期[1]222。
二、四川地区伊斯兰教的教义及教派分布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最高纲领,是伊斯兰教法的源泉和立法的根本原则。伊斯兰教的教义由基本信仰、宗教义务、善行三部分组成。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五项功课为证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五功”。伊斯兰教的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每逢节日,四川地区各族穆斯林要到清真寺举行纪念仪式。进入教历八月以后四川地区的穆斯林便开始宗教活动,一直持续到白拉特夜为止。伊斯兰教根据《古兰经》规定了禁食和禁饮。在四川地区,穆斯林的饮食禁忌作为维系民族情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种手段,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少数民族穆斯林对外区分和对内认同的重要社会标志之一。
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最主要的两大教派。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流派,世界穆斯林大多属于逊尼派,该派穆斯林约占全世界穆斯林总数的80%以上。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仅次于逊尼派的第二大教派,人数约占世界穆斯林总数的15%左右。中国穆斯林大多属逊尼派,四川地区的穆斯林亦然。
至1949年,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内部分为格迪目、苏菲主义门宦(哲赫林耶、戛迪林耶)、伊赫瓦尼派。各教派之间理论分歧不大,都属于逊尼派的哈乃斐济教法学派。各派别在基本信仰、教义上是相同的,只是在某些教律和修行礼仪细节上有区别,并且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汉文化的影响颇深。各教派的教众互相尊重,各行其是,和睦相处。
格迪目派:意即“老教”、“古老的”、“遵古派”等,是中国伊斯兰教派中流传最早、传播广泛、信众较多、影响较大的派别。四川地区的穆斯林绝大多数属该派。该派坚奉逊尼派教义思想。其主要特点有:第一,严格恪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天命五功”,因袭前人的传统。第二,实行教坊制。教坊以礼拜寺为中心,形成独立的、单一的松散群体,既无上下隶属关系,又无横向联系,既是本坊穆斯林宗教生活的中心,又是教育、文化、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中心。清真寺实行掌教制,开学阿訇实行聘任制。第三,开班经堂教育。招收学生传习经典,以培养宗教人才和普及宗教知识。第四,开展了汉文译著伊斯兰教经籍的活动[1]232。
苏菲派:该派先后形成大小门宦33个 ,其中主要有戛迪林耶、哲赫林耶、虎非耶和库布林耶,习称“四大门宦”。门宦中的“戛迪林耶”和“哲赫林耶”在四川省北部等一些地区产生过影响。哲赫林耶派是信徒最多、影响最大、发展最典型的一个门宦。清道光年间,哲赫林耶派经云南传入冕宁、西昌等县市,但规模不大,曾在广元县产生过影响。成都市人民南路一段25号的清真义学寺和成都青白江区清真清净寺,均为甘肃张家川哲派穆斯林商人所建[1]。苏菲派教众主要分布于西北五省(区)和四川等地,约有20万人。该派在四川省的拱北还有7座:松潘2座、青川2座、广元3座。松潘的拱北均在东门外,一座叫“隐仙亭”(上拱北),为甘肃临夏马紫云的墓庐;另一座叫“光照亭”(下拱北),系和卓·阿布杜拉的六大弟子之一马纯一的墓庐。青川的拱北一座在薅溪回族乡,为“广惠亭”,和卓·阿布杜拉弟子马纯一之墓庐;另一座在后溪,叫“清真亭”,墓主为安徽安太爷。广元的一处在大滩穆家坡,叫九井拱北,是临夏王寺马五太爷墓庐,建于1674年;一处在南山,叫南山拱北,墓主为甘肃河州马四太爷,建于1753年;一处在县城北,叫北山拱北,为甘肃甘凉陈姓墓庐,建于1747 年[7]。
伊赫瓦尼派在四川省北部局部地区产生过影响。今广元、江油两地的穆斯林实行该派的主张。
三、四川地区清真寺的空间分布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传授宗教知识的场所,也是伊斯兰教在某地区产生影响的一种反映。随着伊斯兰教在四川地区的广泛传入和发展,四川地区清真寺的覆盖范围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多。在回族聚居的城镇、街道、村庄,一般都建有清真寺。四川地区的清真寺多数位于农村,少数在城镇。四川地区清真寺在全盛期约有190多座,现有118座,多数集中于成都市、绵阳市、广元市、阿坝州和凉山州。根据四川省伊斯兰教协会1987年底的统计,四川省40年代末有清真寺 160 座,1966 年前有 131 座,1987 年底有 118 座[1]236。
从四川地区清真寺的地理分布看,伊斯兰教在川北地区的传播主要是以阆中及其周围地区为中心,包括阆中、北川、安县、盐亭、广元、青川等县市。据《四川省·宗教志》统计:在整个清王朝统治时期,川北地区共兴建清真寺有31座之多。由此可见,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发展兴盛。川西北地区清真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松潘、若尔盖、南坪、大小金川、茂县、阿坝等几个县,发展相对集中。这主要是由于川西北地区紧邻陕甘,清末陕甘回民有些不能忍受当地政府的残酷压迫而逃亡到此,主要就以松潘、阿坝、大小金川一带为中心。随着穆斯林在这些地区的定居,伊斯兰教也就自然而然地在这些地区不断发展起来。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地区是历史上四川地区回民最为重要的聚居区,同时也是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发展较为繁盛的地区。由于在康熙四年(1665年)之后,成都已经是四川省会城市,是当时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在此地区的穆斯林,不仅有因宦游、传教、避难而来的回族,也有受到优越的商业地理环境吸引而来的各地穆斯林商人。他们的到来,客观上推动着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也造就了川西地区伊斯兰教的繁盛。
川南和川西南地区由于清代垦殖开发力度的加深,以及历史上较为密集的回民分布,因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和清中后期的云、贵回民起义的逃难者的一部分迁往川南和川西南。川西南地区清真寺的分布主要在西昌、米易、盐源等地,这些地区是回民的主要聚居地,伊斯兰教的发展传播也主要在这些地方进行。据统计,清咸丰前,西昌地区有回民两万多,清真寺有将近50座[8]。民国《西昌县志》载回民“来则往往聚居一小区域,保其纯粹之旧习,分建清真寺,高敞清洁,为礼拜讽经之所。”[3]川南地区清真寺则主要集中在内江、乐山、犍为、仁寿、峨眉、宜宾、高县和南溪等县市。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的清真寺主要分布在重庆、荣昌、合川、万县、开县、奉节等地。重庆伊斯兰教是随着元代穆斯林移民的进入而形成的,自元末明初(1368年前后)开始,以回民为主体,陆续由外省分三路,即陕甘宁青、湖北麻城孝感乡、江南地区迁入,进而在信教群众较为集中的市中区、江北区、合川县和荣昌县等地,先后建立了清真寺。其中,奉节县的清真寺是目前所知重庆区域内最早的清真寺[9]207。
通过以上所述的清真寺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清朝时期伊斯兰教在四川各地发展覆盖的范围已经较为广泛。另据笔者统计,在1987年所记录的118座清真寺中,有始建年代的清真寺有80座,而始建于清朝的约有58座,约占现有(1987年)清真寺总数的49.2%,占有始建年代清真寺总数的72.5%,由此可见清朝四川地区伊斯兰教发展之兴盛。
四、四川地区伊斯兰教的影响
(一)伊斯兰教对四川地区文化教育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传播依托于教育的发展,因而重视文化教育,弘扬伊斯兰教精神,是四川地区伊斯兰教的特点。四川各地的清真寺在乾嘉以后都设有经文学堂,以教授回民子弟识字习经[10]651。四川地区伊斯兰教的文化教育分寺院经堂教育和现代文化教育两种。
1.经堂教育
四川地区伊斯兰教经堂教育是在清初开始的。凡聘有阿訇的清真寺,都附设有小学,对入学儿童进行宗教启蒙。教师多由开学阿訇担任。其规模和学生人数,视清真寺的财力而定,一般多则十余人,少则三五人。四川地区一般的清真寺,特别是城镇清真寺,几乎都办有经文小学。能办经文大学培养阿訇人才的寺有成都皇城寺、奉节清真寺。成都皇城寺自清初建成后即开办经堂教育,为全省经堂教育的中心,成都的清真寺共有大学生百余人,小学生二百余人。苏德宣在《四川穆民概略》中说:“成都一地,为教门渊薮,昔年阿洪,多由此地所学成,故为各地所仰望”。奉节县清真寺亦自编教材,开办经堂教育,下川东诸县市的阿訇,多由该寺培养。西昌的经堂教育历史悠久,当地各寺的学院多在本地学完中级课程,再赴成都、陕、甘、滇等地求学深造,“穿衣”后返乡受聘。
2.现代教育
四川地区早期的新式经堂学堂有1902年创办的成都清真小学堂,先于其他各省。后有1907年创办的重庆西寺公小学,创办于清光绪末年的广元伊斯兰小学。本世纪初至30年代,四川地区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地方,尤其是城镇,基本上都办有规模不等的清真小学,一般均依清真寺办学。新式学校中,以1928年创办的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影响最大。该校由万县清真寺乡老周级三发起创建并任校长,校址设在万县清真寺后山坡。该校在中国伊斯兰教教育史上有一定影响。
(二)伊斯兰教对回民分布及聚落形式的影响
四川地区回民居住特点与全国回族相同,大分散而小聚居。全省200多个县,都有回族。他们在各地的居住又较为集中,大多集中于沿交通线的城镇或农村,在农村自成村落,围绕清真寺而居。如三台县的清真巷,开县的教门街,西昌的回回村等,皆因有回民集中居住而得名。回族人民信仰伊斯兰教,教规中明确规定:凡礼拜、祭典、念经和逢年过节,成年人都必须做“大小净”,换上干净的衣服。因而回族习惯依水而居,农村回族村落在选址和构筑时,大都选在用水方便的地方,城镇回民集中的街道也都有水井。如米易县的回族除小部分居住在二半山外,大部分居住在安宁河两岸[11]375。清中晚期以后,成都穆民的集聚地,如“盐市”、“鹅市”(东、西鹅市巷)、“羊市”(羊市街),都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民及其生活习惯有关。于是到清中晚期成都穆民的聚居地主要集中在明代的蜀王府、清代贡院,清末至民国时期民间俗称“皇城坝”一带,并向四周扩展[12]。
(三)伊斯兰教对四川地区经济的积极影响
随着伊斯兰教的不断传播和发展,信教群众增多,清真寺的数量增加,清真寺的管理发展以及教众的生活必然与经济产生一定的联系,从而诞生了清真寺经济。清真寺的经济属于信教群众集体所有。其来源主要是穆斯林的捐赠及亡人遗嘱捐献的地产、房屋作为宗教基金,以支付阿訇、经生的生活费,以及日常事务的开支和节日的用度。因而,清真寺经济一般只能维持其本身的开支。本文所讨论的信仰伊斯兰教对川经济的影响为伊斯兰教的教众即穆民或者回民对四川地区经济的贡献。
历史上,穆斯林经济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回族杰出学者白寿彝先生在 《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中阐述:“南宋初年,政府固有的财源大半丧失,新的财源尚未开辟。这时,全年国库收入l000万,而从大食及各国商品所得的,就有 200 万,占全部收入的 1/5。”[13]回族经济的繁荣与回族人的社会地位是成正相关的,因而宋代回族的社会地位较高。清代,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四川地区以其连通西南、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经济,使得回民擅长经商的历史传统得到发挥。川西北地区自唐宋茶马互市贸易开展以来,一直是川甘、川青的交通要道。在清朝初期,这一地区仍有不少回民来此经营茶马贸易。此外,成都城区及原新都的弥牟镇(今属成都青白江区)的穆民聚居也较多。成都城区,回民多集中居住在清初修建的永靖街皇城清真寺和皇城坝一带。回族人民在成都皇城坝经营商业,有的从事手工业,特别是皇城考场开科取士考期之际,士子云集,生意兴旺[14]。
近现代时期,穆民对四川地区经济仍有颇多贡献。当兵、经商、屠宰(或务农)是四川地区回民的三大行业。30年代,据被南京《突崛》杂志社聘用为驻川记者的隆昌籍回民苏德宣的调查统计:宁属各县回民从事职业为“农业30%,皮毛业30%,屠宰业10%,餐馆3%,旅店 4%,茶店 3%,行商 10%,小本营业 10%”[15]。由此可见从事商业活动回民的比重之大。
四川地区伊斯兰教的不断发展,以及四川省伊斯兰教协会的成立,加强了全国各地伊斯兰教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建国后,随着各种宗教政策的实施,伊斯兰教在不断发展壮大,伊斯兰教也在按照着其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管理自己的宗教活动,同时起到促进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的良好作用。
[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宗教志[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谢开来,等.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民国重修广元县志[M].四川:巴蜀书社,1992.
[3]郑少成,等.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民国西昌县志[M].四川:巴蜀书社,1992.
[4]朱之洪,等.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民国巴县志[M].四川:巴蜀书社,1992.
[5]叶大锵,等.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民国灌县志[M].四川:巴蜀书社,1992.
[6]张奉书.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民国新都县志[M].四川:巴蜀书社,1992.
[7]林建曾,等.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8]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5卷民族宗教华侨编[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重庆宗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10]吴康零.四川通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11]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民族志[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12]马文彬.成都的回族穆斯林与清真寺[J].中国穆斯林,1992(5).
[13]白寿彝.中国伊斯兰史纲要[M].上海:文通书局,1947.
[14]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成都百镇[M].四川:成都出版社,1992.
[15]张泽洪.近现代四川回族经济文化述略[J].宁夏社会科学,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