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14-03-25肖利华遂川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西吉安343900
肖利华(遂川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西 吉安 343900)
糖尿病是一种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导致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神经、肾脏、心血管及皮肤感染等各种严重并发症,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重视不够、自控能力差,加上受家庭因素、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血糖控制不力,病情易反复,加速了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12在我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I型糖尿病20例,Ⅱ型糖尿病100例,年龄44~78岁,平均61岁。病程4个月~1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70例,高中以上50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式 对12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有关糖尿病相关内容和行为的问卷调查,同时检测血糖水平。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血糖监测等。发放问卷120份,当场全部收回。然后根据病人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个性差异等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6周后再进行一次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同时检测血糖水平。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获得情况、遵医行为等,总结开展健康教育的结果[2]。
1.2.2 健康教育方式 采取入院宣教、开辟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治疗卡、举办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沟通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
1.2.3 健康教育内容
1)心理辅导。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治疗伴随终身,病情容易反复,且易产生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大多心理负担较重,伴有烦燥、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易失去治疗的信心。责任护士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了解患者的所需所想,关爱关心患者,引导和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帮助患者调整家庭与社会关系,建立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和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状态,持之以恒,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2)饮食指导。饮食疗法是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的基础疗法,合理控制饮食对控制血糖、稳定病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先于药物治疗。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正确进食,定时定量进食,合理安排三餐,饮食粗细搭配均匀,保持膳食平衡,控制总热量,选用低糖、低脂、富含纤维素高食物,忌吃油煎炸食品,严格限制各种甜食,保持排便通畅,每周定期测体质量一次。如果体重减轻未达到标准,则进行热量限制[3]。同时要防止患者走进片面节食、忌口等饮食误区,避免因摄入不足而营养缺乏,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也要让患者深刻认识到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增强意志力,战胜饥饿,提高饮食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
3)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和体质量、加速脂肪分解、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代谢等。根据每人的生活方式、体质、习惯等,选择相应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宜在饭后半小时后进行为好,一般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坚持每周运动4~5次为宜,运动时准备一些糖果、食物等,以便低血糖发生时及时服用[4]。外出运动最好胸前挂好胸牌,写上家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以防意外发生时能及时联系到家人。
4)用药指导。特别交代患者使用任何药物都必须遵医嘱执行,让患者了解口服降糖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教会患者学会胰岛素注射方法,了解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消除患者对胰岛素的恐惧心理。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按时进食,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教会患者低血糖发生时的急救处理措施,药物治疗期间要定时测量血糖、尿糖,了解治疗效果。
2 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明显提高,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操作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知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患者由10%提高到90%,适量运动的患者由20%提高到80%,合理饮食患者由38%提高到90%,遵医嘱用药的患者由30%提高到88%,定时测血糖的患者由46%提高到90%。健康教育前患者空腹血糖(8.8±1.22)mmol/L,健康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值(6.3±1.41)mmol/L。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易产生并发症,对身体危害大[5]。而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糖尿病患者具备良好的心态、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合理用药等方面的综合治疗,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引起血糖控制不力,病情反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地至关重要,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意志力,自觉参与糖尿病的防治,积极配合治疗,有利控制血糖,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李敏.临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11-112.
[2]杨丰华,王晓,刘作春,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12(8):15-16.
[3]肖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影响 [J].中国医疗前沿,2013,8(7):103-104.
[4]王淑萍.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研究 [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0):130.
[5]李长玲,穆信利,史晓红.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J].护理学杂志,2005,20(23):50-51.
[编辑] 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