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刘备遗托的底蕴
2014-03-25张东
张东
(勉县武侯祠博物馆,陕西勉县724200)
探析刘备遗托的底蕴
张东
(勉县武侯祠博物馆,陕西勉县724200)
刘备经过折而不挠的奋斗,白手起家,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而据其一的格局。当刘蜀政权达到地跨荆、益时,却因操作不当丢失了荆州,使“隆中对策”中钳击中原,进而一统河山的路线图落空了。刘备称帝后,为报关羽之耻而企图恢复荆州,又在夷陵覆军,造成了蜀汉军国力量损失其半的局面。自己也老病不起,于是作了临终安排和遗嘱。笔者认为,刘备遗托意蕴深邃,是根据客观时变而参考的。他深知在自己身后,一统河山是非常玄妙的事,故而把皇权、政权、军权进行了有机分离,对执政理念进行了科学定位,在执政与辅政方面作了合理交待,其目的是为了把现有的国家治理好。若按位操作,蜀汉不会迅速民穷兵疲,仍有富民强国的希望。
三国蜀汉;刘备;临终遗托;意蕴
在创建蜀汉政权的过程中,刘备折而不挠,开拓进取,形成了与曹魏、孙吴鼎分天下的格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当蜀汉政权兴旺发达、气象一新时,却在战略策略上出现了严重闪失,断送了蜀汉政权的前景。
221年,刘备称帝后,即发动伐吴战争,企图报关羽之耻而恢复荆州,“群臣多谏,一不从”[1]。及至覆军于夷陵,退驻永安,疾疫而渐趋严重,召诸葛亮、李严等嘱以后事。历史上,诸多学者对刘备身后之事的安顿多有研究,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一课题也想发表一点看法,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正之。
一 折而不挠创业建国
繁荣昌盛、历时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在桓、灵时代衰颓没落。184年,中原与华北地区暴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州郡豪强纷纷出手镇压,逐渐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此时朝廷更加混乱,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越发不可收场。
后,董卓入京,滥杀无辜,淫乱宫廷,擅废擅立,焚烧洛阳,使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这种现实,又使地方割据势力把目光投向了争夺中央统治权的斗争。天下大乱,军阀混战的帷幕拉开了。同时,一些有志于靖乱统一的志士仁人也不甘寂寞,奋起拼搏,刘备就是其中之一。
刘备属西汉景帝血脉一支,虽为皇家后裔,但时隔久远,家道败落,基本处于贫民地位。汉末动乱,给了他创业建功之机,于是,他纠集队伍,施行仁义,在豪强与军阀之间游离穿梭,结交名士,转斗万里,蹶倒再起,折而不挠。其间,他与公孙瓒、袁绍、孔融、吕布、曹操、陶谦等都曾过从甚密,又与朝廷董承等密谋过大事,在诸侯与朝廷大臣之间声名渐起,这就为其日后建立政权赢得了政治声誉。
刘备最初结交的关羽、张飞与后来从公孙瓒处挖掘过来的赵云,是其创立事业的基本武装力量,从徐州接纳的糜竺,在财政方面给予全力支撑,孙乾、简雍等又是他在处理政务方面的得力助手。这就是说,他在中原角逐时,网罗了一批必要的人才,也是他事业能够有起色的基础力量。中原角逐,刘备的这点本钱是远远不能与州郡豪强势力,如袁绍、公孙瓒、吕布、袁术等匹敌的,更不能和掌握中央大权的能臣曹操相比拟。虽然,陶谦曾以徐州委托,但他的军政实力却是很微弱的,这就决定了他在中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在中原,刘备曾与曹操进行过较量而难以抗衡,也曾得到过曹操的庇护和帮助。曹操曾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2]曹操出于对人才的爱怜,不记前嫌,没有把胸怀大志的刘备杀掉,这就为曹操的统一埋下了隐患。刘备脱离曹操后,在形势渐趋明晰的情况下,跳出了中原,挂靠刘表。
刘备的人缘很好,无论走到哪里,哪里的统治者都对他好。他到刘表这里来,“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3]他到刘璋那里去,却是刘璋请到的。刘表这个人,虽说不愿参与争霸天下的争战,但却治州有方,大办学校,接纳士人,赈济流民,鼓励学术研究交流,实为汉末之贤臣。他对刘备的宽惠待遇,给予了刘备重新考虑战略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当时的荆州,既是文化人和难民躲避战争的港湾,又是藏龙卧虎之地,资源极其丰沛。徐庶投奔刘备后,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思贤如渴的刘备三顾茅庐,引出了诸葛亮对时局的高论,史称“隆中对策”。“隆中对策”的面世,不但解救了刘备集团的生存危机,而且卷起了狂风巨澜,策谋了三分鼎立的时代格局。
208年,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后,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工作,率得胜之师直逼荆楚。没料到,荆州形势急剧变化,刘表卒、刘琮降、刘备败走,曹操不战而得荆州。遂率轻兵日夜兼程追歼刘备,刘备在败亡途中却与东吴孙权结为了盟友,在赤壁大败曹军。东吴巩固了地盘,刘备趁机取下了荆州江南四郡,并且得到东吴地盘的支助。这是刘备的一次重要转机,刘备奋斗了大半生,终于有了立足之地,使“隆中对策”中三分天下而据其一有了实施的基础。然而得到荆州不易,巩固就更难,因为它属四衢之地,用武之国,无险可据,要想图谋发展,就必须取下益州,扩大地盘,相互照应,并将战略的后勤基地向益州转移,以达地跨荆、益而立国,实现三分天下而据其一的战略目标。
二 时势变异盛极而衰
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各自都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为了巩固联盟,抗拒强曹,孙权又借南郡与刘备,并“进妹固好”[4],这对刘备来讲,确是喜上加喜,也是孙权让利的举措。
但孙吴内部一些激进人士,却看不到刘、孙联盟的好处,也看不到三分鼎立的大势,企图加害刘备。比如周瑜等,一反对资土刘备;二想拘押刘备,侵吞刘备的资产;三要带领吴军绕过刘备而取蜀。由是,孙、刘集团貌和神离,嫌隙初构,当孙权建议共同取蜀时,刘备态度很坚决:“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5]后,周瑜坚持要取蜀,病亡于道中,使吴取蜀的念头暂时搁置了起来。
而益州对于刘备来讲,应是必须拥有的。在“隆中对策”中,诸葛亮是这样分析益州形势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6]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7],这是一个可进、可退、可守之地,必须拥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刘备于211年开始了取蜀的行动。
刘备取蜀的形势很好,刘璋听信益州别驾张松之言,派法正与刘备接洽,欲引进刘备为其讨伐张鲁,这是刘璋闇弱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张松、法正等希望刘备集团来主宰益州的命运。刘璋用张松计,使刘备不费一枪一弹,便来到了益州腹地,这是多么遇巧、多么和算的事啊!即便这样,刘备也用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取下了成都。
眼看刘备的势力日渐壮大,地盘不断拓展,孙权觉着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暗谋涌动,打起了荆州的主意,派吕蒙偷袭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闻迅,即起兵五万下公安,欲以武力夺回,当得知曹操征降张鲁、取了汉中的迅息后,刘备则与孙权答成了一项妥协,划拨三郡与东吴,迅速回撤,以防备曹操对益州的侵害。由此可以看出,汉中对于益州来讲,它的地理战略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刘备宁肯放弃荆州三郡,也要保卫巴、蜀的既定利益。巴、蜀与汉中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基地,也是刘备兴复汉室的根基所在。虽然让与东吴三郡,但荆州仍有三郡在刘备手里,“隆中对策”中钳击中原的条件之一还是存在的。关键是如何才能打退曹操,取得汉中,这样两路进击中原的条件就完全具备了。
曹操在215年征降张鲁后,没有采信刘晔、司马懿趁势攻蜀的建议,而是采取了削地、掳人、设重兵守圉等三个步骤,将汉中设置为军争要塞,他知道刘备一定会来的。
217年,张郃南侵巴西,刘备派张飞迎头痛击,打得张郃大败而狼狈逃窜,这就极大地鼓舞了蜀中取汉中的士气,法正又为刘备制定了一套取汉中的完整方案:“……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8]于是在218年,刘备以倾国之力进军汉中,219年春正月杀夏侯渊于定军山下。“三月,王(曹操)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9]欲与刘备决雌雄,而刘备策略地占据了关键要隘而迫使曹军退出了汉中。
至此,刘蜀政权已经达到了地跨荆益的局面,事业发展到了颠峰。然却疏忽了“保其岩阻”的基本方略,当刘备取下汉中并称“汉中王”后,关羽即发动了襄阳战役及战役的无节制而丢失了荆州余部和刘备设置在荆州的军政力量。使蜀汉兴旺发达的事业几损一半,地盘和实力极大地萎缩了。刘备称帝后,欲复关羽之耻而东征孙吴,在夷陵又受到了沉重打击,自己带领的征吴大军几乎完全丧失,再想克复荆州已是彻底无望,而且自己也得了重病,久之而无好转迹象,感到时日不多,于是作了权力移交和后事安排。
三 遗嘱托孤意蕴深邃
刘备一生都在奋战,都在开拓进取,当他按照“隆中对策”路线行进到“跨有荆、益”时,却在决策上犯了严重错误。与自己一起创立事业的元老旧臣老的老、死的死,自己也忧病不起,地跨荆、益从已经实现到不能再达,一生奋战的成果仅剩益州,军国力量也损失其半,“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0]的希望在哪里呢?对于这一点,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于是作了临终遗托,这遗托的底蕴是诸多学者都想揭开的,笔者也不妨一试。
“章武二年(222),先主征(李)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11]刘备对尚书令一职非常看重。曾拜法正、刘巴为尚书令。西汉的宰相称为丞相,东汉由尚书令一职取代,可见尚书令一职的重要性。刘备称汉中王时拜法正为尚书令,其职位高于军师诸葛亮。220年,法正去世后,尚书令的职务由刘巴接任。刘备称帝时,拜诸葛亮为丞相。222年刘巴去世,刘备突击提拔李严接任尚书令一职,也就和诸葛亮基本平起平坐了。
那么,李严有什么能力,刘备为什么要突击提拔李严呢?这就涉及到诸多问题。
李严是干国之臣,他与诸葛亮仕进道路不同,才略各异。最初他是在刘表那里当差,因为有才,“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12]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曹操南征荆州,李严既没有随刘琮降曹,也未投靠刘备,而是西入于蜀,被刘璋看重,授官成都令。在刘备大军压境之时,刘璋委其守绵竹,李严反叛助刘备,这就造成李严多次背主而看风使舵。
李严投身刘备后,发挥出色,才能得以施展。史书除记载李严促使刘璋政权溃败外,还叙述了在刘备麾下的两次卓越发挥。一次是刘备率蜀汉大军征讨汉中时,蜀中“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13]一次是“越嶲夷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14]。这就是说,李严在刘备麾下的能力才干是得到了相当发挥的。特别是刘备进军汉中时,是以倾国之力支撑局面的,而马秦、高胜等数万人的为乱,其祸害性若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对取汉中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李严以五千之众破平了数万人的暴乱,并斩其首领马秦、高胜等,不谓能力不强、功劳不大。
刘备此时擢拔李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和自己初创江山的杰才已剩无几,中途介入的高级人才也已不多,而托孤遗嘱又迫在眼前。诸葛亮虽能治国理民,但在军事才能上,刘备并不看好。因此,拜李严为尚书令,是为遗托做的筹备工作。
223年,“先主病笃,讬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15]。刘备永安托孤,诸葛孔明为主,李严副之,是很有一些道理的,“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16]。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可以相辅相成。一般说来,刘备的眼力不会错,识人用人,准确精当。擢拔黄忠、魏延、法正、李严等,皆是英明之举;而宽待黄权,提醒诸葛亮勿重用马谡,贬责杨仪,废弃彭羕等,不能说有什么大的问题。
永安托孤,有许多历史猜测,而各人释问的着力点不同,比如易中天教授,他是从“心里蠡测法”与“内部矛盾法”入手的。他认为刘备托孤“心怀诡诈”[17],给诸葛亮上了“套子”。以李严为副的托孤大臣,是给新内阁“掺了沙子”。这显然与刘备遗托的意蕴相去甚远。
刘备知道在自己身后的一统天下是非常玄妙的事,故而简拔了李严,期望这个有干城之才的李严与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把现有的国家治理好。“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而对诸葛亮则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18]并没有叮嘱恢复中原之事,也没有提起隆中会晤时的谈论,只是强调了辅政的问题。将治国理民的政务交给诸葛亮,而将军事权交由李严,并暂守永安,这就是刘备的策略布局。
治国理民,诸葛亮是绝对好手,刘备心中有数。告诫其子以父事丞相,是为了调合君臣和睦相处的关系,让李严暂守永安不是没有道理的。魏延在汉中已守备多年,也是刘备简拔的结果,而汉中的守备状态,刘备是满意的。蜀与吴的和与战,唇齿相依与反目为仇,刘备非常清楚。孙权资土刘备,“进妹固好”;吴欲取蜀而周郞殒命;吕蒙偷袭荆州三郡,刘备下公安调停;关羽击曹而遭东吴阴谋,使荆州丢失与此前的夷陵覆军,历历在目。现虽已与吴言和罢兵,然危机尚存,加强戒备,不无道理。以托孤重臣守之,也是放心的。
刘备托孤之意蕴,很难说清。但从遗托的步骤与观念看,深邃而现实,哲理而宽阔,大器而精细。
四 三权分立安邦定国
刘备在世时,其皇权、政权、军权独自掌握,而自己将要离世,不能不把权力交待出去,怎样才能交接得好,这是很费心机的,也是很有玄机的。
刘备一生都在征战,都在奋斗和积极进取,而在其后事的安排上则没有提及征战与进取之事。他是从执政和辅政两个方面来交待的,对刘禅兄弟的希望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而对诸葛亮和李严则是从辅政方面来安排的。他明白打天下与守江山的关系,能征贯战之将,智谋勇略之士如今还剩几许?保境、安国、以德为政,把现有的国家治理好,就是今后的方针、政策。
后来,作为刘禅首辅大臣的诸葛亮,以刘备的遗志取替了遗嘱。那么遗志与遗嘱有什么不同呢?刘备一生奋斗是要“信大义于天下”,也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自己将要离世,也不可能做到了,这是遗志。遗嘱就是要根据客观现实情况办事,安邦定国最为紧要。突击提拔李严为尚书令,又令其“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是遗嘱很重要的内容。
诸葛亮为了贯彻刘备的遗志,也为了实践自己的管、乐之志,统揽了蜀汉的一切权力。“管”之权,刘备是授予诸葛亮的,“乐”之权则没有,这个权是发给李严的,后来也被诸葛亮拿了去。
刘备遗托是由两个步骤、三个部分构成的。第一步骤也是第一部分,那就是简拔李严。在222年夷陵覆军,退驻永安,且与吴言和罢战后,疾疫而卧床不起,初感不妙,于是提拔李严为尚书令,为以后的托孤长远考虑。为什么要突击提拔李严,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学者们猜测纷纷,不一而论。笔者认为,这与刘备立国大策关系密切。何为立国大策?就是诸葛亮“隆中对策”所云的“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19]。其中地跨荆、益是前题,其后是方略。
当刘备集团沿着“隆中对策”的路线推进到地跨荆、益的大好局面下,却疏忽了“保其岩阻”这一重要方略。219年秋7月,关羽错误地判断了形势,在没有全局观念的情况下,刚愎自用,盲目冒进,发动了襄阳战役及战役的无节制而丢失了荆州的地盘、人众、军队和将领,连自己也身首异处,可谓悲惨之极,使蜀汉兴旺发达的事业失去一足,几损一半。刘备称帝后,企图恢复荆州,又在夷陵覆军,此前张飞也遭部将所害,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灾难,在刘备看来,已使自己闯荡一生的业绩损失过半,恢复荆州与钳击中原是再也不可能的事了。于是接受了孙吴的请和要求。接下来又老病不起,渐渐加重,已感时日不多,自己奋斗一生的结果也只剩益州。追随自己创基业的精英人才又所剩无几,自己也将离开人世,为了保住这份基业,这才简拔了李严,让其统领内外军事。刘备在世时,自掌军权,无有委托。
对于诸葛亮和李严的才干能力,刘备是心中有数的。刘备在世时,诸葛亮基本没有领兵打仗,主要是搞后勤工作和治国理民,犹如汉初之萧何。而李严却是有军事和其他才干的,在过去的时日里发挥出色,这里不赘述。
第二步骤就是临终安排,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一,将其江山社稷托付与诸葛亮和李严;其二,皇位传接与执政理念的定位。
诸葛亮做事严谨,虑事周全,蜀汉仅存的这点基业也是在“隆中对策”宏观指导下取得的,而且诸葛亮治国理民的才干、秉公无私的品格是有目共睹的,让其全盘负责其内政外务,是最恰当的人选。再有象李严这样有军事才干的人,刘备也是经过多年考察的。刘备的眼力一般不会出差错,如法正、魏延、黄忠等。让李严掌军权并暂守吴、蜀界,应是不会有大的差误。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至高无上,皇权无可凌驾。中央政府是以皇帝为中心而组建的。一般是开国皇帝最具皇权的真谛,而后传则贤愚难测,故而执政理念则起着关键作用。“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但下痢耳,……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犹!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20]这个遗诏有丰富的内涵,这里不作分析,但有两个中心内容需要说明:一个是执政理念的问题,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尽管刘备把政权交由诸葛亮,军权交由李严,但“唯贤唯德,能服于人”的执政理念应是皇权,是尚方宝剑。一个是维护尚方宝剑的要求,就是与鲁王刘永的交待:“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这就是说,让刘永与诸葛亮共同维护刘禅的皇权,而且要他们兄弟谦恭地对待诸葛亮。并尊诸葛亮为相父,“父事丞相”,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刘禅兄弟从德从善,使之服。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是心悦诚服的。刘禅兄弟是否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未知数了。
这基本上可以说明刘备托孤时的心思。和自己一起创业的第一代人,是从全国范围内纠集的精英,现已屈指可数,也是不可再生的。又加之目前的境遇,只有闭关息战,以德为政,富民强国,才是今后的治理模式;只有以德为政,弃恶扬善,儒法并重,皇权才有威望,才能使臣下心悦诚服。
实际上,刘备的遗托也是在贯彻“隆中对策”的路线,就是“保其岩阻,西和诸戒,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这些虽是诸葛亮提出来的,但却是被刘备所肯定的,而现实更是看重,让李严掌内外军事,守吴、蜀界,就是保岩阻的举措。魏、蜀界的守备,刘备是放心的,守魏、蜀界的魏延也是刘备简拔的,当初擢拔魏延更是出乎常人所料,“一军尽惊”[21]。
这就不难看出,“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就是今后的基本国策。这个国策后来被诸葛亮改易了,搞了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北伐战争。当然,北伐也是“隆中对策”的重要部分,但是必须要有前题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天下有变”[22]。这是一个不确定因素,要变得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敌方,方可实施。然而荆州丢失,夷陵覆军,先帝崩殂,越来越不利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北伐,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就显得有些刻舟求剑,不太现实。
刘备的身后安排,或曰托孤遗嘱,是其在生命终结时的大彻大悟,非常妥贴。若按位操作,诸葛亮与李严尽心辅政,秉公办事;刘禅兄弟以德为政,就不会出现《后出师表》描述的那般悲惨光景,也不会使蜀汉在第一次出师北伐后就显现出“民穷兵疲”[23]、“突将无前”[24]的局面,更不会出现蜀亡时民有菜色的普遍不健康状况。若按位操作,蜀汉仍有富民强国的希望。
[1]《三国志》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第961-962页。
[2][3][4][5][10][15][32]《三国志》卷三十二,中华书局,1982年,第875页,876页,879页,880页,920页,891页,891页。
[6][7][18][19][22][23][24]《三国志》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82年,第912-913页,912页,918页,913页,913页,923页,923页。
[8]《三国志》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第961页。
[9]《三国志》卷一,中华书局,1982年,第52页。
[11][12][13][14][16][21]《三国志》卷四十,中华书局,1982年,第999页,998页,998-999页,999页,999页,1002页。
[17]易中天《品三国》(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K03
A
1004-342(2014)02-35-05
2013-10-17
张东(1958-),男,陕西勉县武侯祠博物馆馆员;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陕西省汉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