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艺术都趋向音乐状态
2014-03-24梁婷
梁婷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
一切艺术都趋向音乐状态
梁婷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
人类各种艺术的肌体中都潜伏着音乐的基因。音乐与建筑绘画之间灵魂贯通,其中的媒介是节奏与旋律。中国书法与音乐关系密切,都表现出“灵魂解放”的最大自由度。语言(诗词)的韵律语调同音乐暗合,本质上是两种姊妹艺术。
人类艺术;音乐情结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名言形象地概括了音乐与建筑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玉阶高起,擎天巨柱排列整齐,画栋缕檐错落有致,体现着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严整的宇宙观,即数、比例与和谐。它同“黄金时代”雄伟壮丽的希腊史诗、悲剧交相辉映,共同奏响了一曲时代的交响曲。
音乐与建筑的血肉联系,在讲究严整对称的西方“团块艺术”哥特式教堂与神庙中,在虚灵回环的中国线型艺术宫殿、园林中,都有生动的表现。长城,它象一条首尾不见的巨龙,逶迤曲折,盘旋飞动于崇山峻岭、莽莽草原之间,让人想起一曲迭荡起伏的雄伟乐章,正在历史的舞台上献演。颐和园长廊依山面水,蜿蜒回复,酷似交响乐般激发诗情与想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特别是故宫建筑,把它比喻为一首体现“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古乐套曲,或雄伟壮丽的交响曲是再恰当不过的。贯通南北的中轴线象乐曲主题的延伸,两侧建筑则如同各个乐章协奏的次递展开,逐步深化。南起正面永定门、正阳门为序曲,至天安门形成第一高潮,午门为第二高潮。经此两处铺垫,到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异峰突起,大开大合,乐曲被推向了最高潮。在多重伴奏下(如文华殿、武英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乐曲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以后进入后寝,后三宫再度迭起,与前三殿相呼应,如同乐曲回旋往复,展开并不断地深化主题。最后经御花园山水亭榭的缓冲点化,仿佛乐曲变奏渐次平复,至景山进入尾声。
中国现代建筑之所以备受诟病(如北京拆除城墙、四合院、胡同,代之以呆板划一或古里怪气的高楼大厦。抹煞个性,千篇一律),其深层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忽视了建筑的本质——可居、可望、可游、可乐的特点,以及中国建筑空间意识的音乐性(虚实相映,平面展开、飞动之美、时空节奏等)。
绘画与书法的气韵意境,同音乐的旋律节奏之间相互照应,灵魂暗通,情况更为鲜明突出。六朝山水画家宗炳于病榻之上观画弹琴自娱,“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之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他从山水画山重水复的意境中,仿佛听到了“众山皆响”的美妙音乐。明末画家徐渭《驴背吟诗图》是一幅以笔墨意趣取胜的佳作。那吟者陶醉于诗歌韵律而俯仰自得,应和着驴蹄的嗒嗒行进声,整个画面跳动着迷人的节奏感。
中国绘画雕塑通过色彩的浓淡、笔墨的疏密、点线的交错、气势的开合来体现音乐舞蹈般的节奏与和谐。“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古代宇宙观,启示着各类艺术必须遵循无穷的阴阳变化,打破板滞、凝固,从自然与生命的律动中获得艺术灵感。比如麦积山石窟衣带飘举的菩萨塑像,敦煌石窟应和着宇宙音乐而当空起舞的飞天,她们的神态很少古希腊雕像的“静穆的伟大”或印度佛陀稳坐莲花座的静思默察。敦煌人像全是在飞腾的舞姿中(连立像、坐像的躯体也是在扭曲的舞姿中);人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那克服了地心吸力的飞动旋律。所以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的缠绕着的带纹(在北魏画里有全以带纹代替衣饰的)。佛背的火焰似的园光,足下的波浪似的莲座,联合着这许多带纹组成一幅广大繁富的旋律,象征着宇宙节奏,以容包这躯体的节奏于其中。”(宗白华)
“书画同源”。在体现音乐节奏这一点上,书法和绘画达到了高度一致。“书法是纸上的舞蹈,无声的音乐”。在世界上千种语言文字中,唯有汉字突破了单纯的文字表意功能和简架结构而上升为艺术。它的浓与淡、枯与湿、进与退、曲与直、疏于密、肥与瘦都同舞蹈声息相通。它那活泼灵动的抽象美,与音乐直达内心的抽象形式在审美感受方面是相同的,或近似的。音乐是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灵魂的解放”(黑格尔)其心灵的自由度居于一切艺术之上。就这一点而言,它和书法更加接近。因为书法同样强调内在生命意趣的自由表达。它的曲直转折的笔法和显示人格品性的空间结构同音乐“同气相求”,都带有灵魂解放的性质。
讲究声调(阴阳上去)、语调特别是元音(乐音)为主导的汉语口语,其本身就暗含着抑扬顿挫的音乐性。在口语基础上纯粹化精致化了的诗词歌赋戏曲以至散文等,它们的韵律(平仄押韵)、腔调、韵白等属于“曲”的部分,同属于“词”(语意)的部分二者天衣无缝的结合,鲜明地体现着民族风格。这是任何翻译作品(如汉译的荷马史诗,用汉语演唱的意大利歌剧)所无法达到的艺术境界。
所有艺术的本质都在追求内在的节奏韵律和气韵生动的意境,最终达到“最圆满的自然律”,即和谐。杰出的艺术家有能力打通各类艺术的疆界,从姊妹艺术那里汲取灵感。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而顿悟笔法。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审美心理过程中的“联觉”(通感)指的是五种感觉—视、听、触、嗅、味可以互相沟通挪移,在左右脑皮层上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其中,中国人“以听觉向视觉的挪移为主导倾向”,说明音乐对各类艺术的渗透贯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J605
A
1005-5312(2014)02-0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