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截短侧耳素的含量

2014-03-24涂小进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专属性侧耳试品

张 婷,金 鑫,李 倩, 涂小进

(1.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2.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

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是高等真菌担子菌纲侧耳属Pleurotsmutilus和Pleurotspasseckerianus菌种经深层培养产生的一种抗生素,属双萜类化合物。已上市的截短侧耳素衍生物泰妙菌素(tiamulin)和沃尼妙林(valnemulin)被广泛用作兽药,2007年由英国葛兰素史克研发的另一种衍生物瑞他莫林(retapamulin)通过美国FDA和欧盟批准,是第一个人类使用的局部外用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1]。作为半合成起始原料的截短侧耳素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在截短侧耳素研制过程中,需要对其和杂质含量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鉴于此,作者采用HPLC法对截短侧耳素和杂质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

1 实验

1.1 试剂与仪器

截短侧耳素供试品,湖北健源化工有限公司;截短侧耳素标准品,Sigma公司;乙腈,色谱纯;KH2PO4,分析纯。

Agilent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公司;UV-18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标准品/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1.2.2系统适应性溶液的配制

精密量取1 mL截短侧耳素标准品溶液,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1.2.3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CH3CN-0.02 mol·L-1KH2PO4缓冲溶液(50∶50,体积比),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进样量20 μL,柱温25 ℃。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截短侧耳素标准品适量,配制成浓度为20μg·mL-1的溶液,扫描紫外吸收光谱。结果发现,截短侧耳素在205 nm处有最大吸收,故选择检测波长为205 nm。

2.2 流动相的选择

1)实验发现,选用CH3CN-0.02 mol·L-1KH2PO4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的分离效果与CH3CN-0.1 mol·L-1KH2PO4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时的分离效果相当[2-3]。为满足实验分析方法要求,选择CH3CN-0.02 mol·L-1KH2PO4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

2)当用10 mol·L-1KOH溶液调节CH3CN-0.02 mol·L-1KH2PO4缓冲溶液pH值为7.0±0.2时,由于10 mol·L-1KOH溶液浓度高,黏度大,导致仪器系统压力波动大,分离效果与不调节pH值时没有明显区别。故本实验不需调节缓冲溶液pH值。

(1)刚性的规章制度起主要作用。在被问及学校的管理发展到哪个阶段时,64.67%的同学表示学校的管理现在处于第二阶段,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只有 14%的同学表示学校的管理处在第三个阶段,主要依靠校园文化(此处的文化是指价值理念层面),这说明,目前该大学的管理中价值理念层面的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主要是依靠刚性的规章制度。

3)有机相可选用甲醇或乙腈,但由于截短侧耳素最大吸收波长较低,乙腈较甲醇吸收小,产生的噪声小,保留时间、分离效果也较好,故有机相选择乙腈。

4) 实验发现,梯度洗脱虽然缩短了检测时间,但是基线漂移,计算出的杂质含量不准确。故本实验采用等度洗脱。

2.3 适应性与精密度实验

取同一份系统适应性溶液,连续进样6次,所得色谱峰的峰面积RSD为0.30%,各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拖尾因子均小于2.0;理论塔板数均大于2 000[2]。表明方法的适应性与精密度良好。

2.4 专属性与重复性实验

取截短侧耳素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样,截短侧耳素与各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

取同一批截短侧耳素供试品溶液6份,每份进样1次,计算总杂质含量的RSD为1.3%,主成分含量的RSD为0.92%。表明方法的专属性与重复性良好。截短侧耳素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见图1。

图1 截短侧耳素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

2.5 检出限与定量限

取截短侧耳素标准品,配制成合适浓度,连续进样3次,记录峰高S,使信噪比S/N=3±1,测得检出限为2.24 ng;使S/N=10±1,测得定量限为6.84 ng。

2.6 线性范围

将截短侧耳素标准品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μg·mL-1):0.12、400、1 200、2 000、2 400,每个浓度连续进样2次,取平均值。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标准品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2),拟合得线性回归方程为A=1.7559c+5.3832,R=0.9998。表明,截短侧耳素浓度在0.12~2 40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图2 截短侧耳素溶液的标准曲线

2.7 回收率实验

以截短侧耳素系统适应性溶液为本底,分别加入0.12 μg·mL-1、2 000 μg·mL-1、2 400 μg·mL-1的标准品溶液后进样检测,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2.0%。

2.8 稳定性实验

将截短侧耳素标准品溶液分别放置1 d、2 d、3 d后进样检测,RSD均小于2.0%,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均符合要求,峰面积基本不变,表明该溶液在3 d内稳定。

2.9 样品测定

分别取3批截短侧耳素供试品溶液,配制成适当浓度,进样检测,按外标法计算含量分别为91.8%、91.4%和92.0%,RSD分别为0.35%、0.29%和0.32%。表明方法的准确性、专属性较好。

3 结论

建立了截短侧耳素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截短侧耳素浓度在0.12~2 40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检出限为2.24 ng,定量限为6.84 ng。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适用于截短侧耳素的含量测定[5]。

参考文献:

[1]金学平,吴旭乾,阮建兵,等.截短侧耳素制备方法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科学,2012,2(9):69-70.

[2]邹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截短侧耳素的含量[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3):83-85.

[3]吴雪萍,孙凤霞,苏为科,等.截短侧耳素的HPLC测定[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29(1):30-32.

[4]ICH Harmonised Tripartite Guideline: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Q2(R1)[S].

[5]吴春丽,覃春菀,张俊霞,等.菌渣中截短侧耳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4(1):178-180.

猜你喜欢

专属性侧耳试品
野生侧耳分子鉴定及生物栽培转化技术的研究
界面力限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不同贮藏温度对糙皮侧耳冷藏后货架期品质和细胞壁变化的影响
拳力巴斯德产品评估试验报告
三种侧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耐高温镁砖绝缘性能测量与分析
婚礼主持文案的四种特性
建立柴连口服液中柴胡鉴别的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鉴别人参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方法研究
跨组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性与知识专属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