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4-03-24万立明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工科纲要

万立明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作用。“纲要”教学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根据同济大学“纲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索。

一、“纲要”课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具体讲,是指人在人格、素质、修养,包括在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及伦理等领域有较丰富的知识,还包括在优秀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比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社会责任感[1]。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则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济大学作为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在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不尽如人意,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人文课程偏少的现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够理想,而且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也有所偏颇。

“纲要”是一门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非历史专业本科生唯一的一门历史课,因而该课程成为理工科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重要平台。课程讲授从1840年鸦片战争一直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多彩,读之不尽,用之不竭,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在内的各个方面。通过对以上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有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历史意识、历史思维能力等。可见,该课程对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实际上,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中,只有注重文理兼修,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华中科技大学的院士杨叔子提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要相融,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要相融,相融则利,相离则弊。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2]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使现代科学继续分化,另一方面又朝着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和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学科。为了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理工科高校必须加强人文科学方面的学科建设,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出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富有综合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一部好教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素材,不断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和积极奔走呼吁变法、以死唤醒民众的谭嗣同,到学以报国、不畏艰难的詹天佑,还有邓世昌、秋瑾、林觉民、邹容、李大钊、毛泽东、邓稼先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名垂青史,各领风骚。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感人事迹,体现出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价值取向。另外,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仁人志士还表现出了乐观主义、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奉献或人道主义关爱等精神。这些都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纲要”教学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先进历史人物的思想、胸怀和境界,感受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使学生产生内心的体验,促进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人生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从而推动大学生塑造和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如: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他面临着生与死、爱情与事业、家庭与革命的抉择。如果为了个人的生存、爱情与家庭,林觉民可以选择放弃参加广州起义,但他考虑的是“为天下人谋幸福”,于是他舍弃了生命、爱情与家庭,毅然参加广州起义,最终壮烈牺牲。林觉民这种为了群体而舍弃个人的牺牲精神,使大学生深受感染。再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家邹容站在历史的潮头,以《革命军》作为进军的号角,在狱中受尽虐待,将21岁的热血之躯奉献给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邹容短暂的一生是以推翻满清王朝、革新中华为己任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的一生。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题诗赞曰:“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挽沉沦。”[3]

通过教学中生动、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的感染和熏陶,大学生汲取了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逐渐内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提升理工科大学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在认识过程中要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进行辩证思维。要进行辩证思维,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把握整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片面性和走极端。毛泽东曾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又说:“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4]教材开篇明确提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5]2。

“纲要”课教学时,对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评价,不应超越时代背景,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历史。例如,对洋务派的评价,我们既要看到洋务派主要代表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历史事实,同时也不能忽略他们兴办近代企业和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开创中国近代化之先河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又如评价梁启超时,要全面分析梁启超前后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另外,课程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都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因而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例如,辛亥革命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北洋军阀夺取胜利果实所导致的这一表面原因,还包括同盟会的组织能力不强、忽视对军队的建设和控制、对下层民众缺乏有力的动员及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支持等。因此,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全面分析,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避免形成僵化、片面的思维模式。

四、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

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是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纲要”课程对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生动的史实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纲要”课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成效。“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的爱国人物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5]32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三大战役的震天炮声,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通过这些历史的讲述,引发大学生深思,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和熏陶的过程。

在“纲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历史影音资料再现历史真实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和体验,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讲授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可以播放一段资料片《圆明园》。学生们看到一座举世无双的世界建筑瑰宝被西方列强付之一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实质,使他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才不被人欺负。又如,在讲述第二章关于洋务运动时,可以播放一段《甲午大海战》的视频剪辑,让学生重温那段耻辱的历史,让他们产生同一种感受,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因为国家的衰败,让别人乘虚而入,我们要不忘历史,加紧提高软硬实力,中华的未来之路一定是富国强民。可见,历史影音资料给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印象和冲击,容易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唤起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大学生真正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

(二)爱国就要先爱家乡,每学期开展“家乡历史的调研”活动

爱国要从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对家乡总是怀有深厚的感情。要热爱家乡,首先必须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沿革、风俗人情、物产资源、山水土地优势、名胜古迹、文化遗址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今后的建设蓝图,才能感受到家乡究竟可爱在哪里,爱才有内容,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操。为此,每学期同济大学“纲要”教研室都会要求各任课老师给学生布置“家乡历史的调研”任务,让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对家乡的近现代史进行调查与研究,撰写调查报告,以此作为期中论文成绩。2013年4月,教研室举行了第一届“家乡历史调研”征文大赛,学生提交的调研报告涉及家乡历史的方方面面,例如,《93年前新华门前的哭声——五四运动中的山东人民》、《我对河南近现代史人物的了解与感想》、《与祖国共荣辱——我的家乡长春市》、《湖南近代史探讨——湘军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历史容不得冲动——从陕甘回变到中菲黄岩岛对峙问题的拙见》等。通过“家乡历史调研”活动,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五、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责任感教育,使大学生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让大学生真正担负起发展未来社会的重担。

近代中国是一段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历史,为了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前赴后继反抗外来侵略,他们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由此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还要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另外,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访问、考察等课外实践活动以及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历史的气息,开拓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及对社会的认识,使大学生在亲身感受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基础上增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研室曾组织学生到一大会址和周公馆参观考察。参观之后,大家都表示“我们所接过的使命是不仅仅对党的忠诚和敬仰,更是令华夏子孙世代繁荣的热望。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要更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主义事业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又如,教研室每年都与校团委联合举办“肩负历史使命——同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竞赛”,以推动青年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关注和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该知识竞赛分别于2010、2011和2012年连续举办了三届,除了回答问题之外,各队还要进行专题演讲。2012年的主题演讲是“让历史告诉未来”,选手们都能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从不同角度阐发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每次的知识竞赛均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理工科高校亟待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纲要”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学应该在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今后,同济大学“纲要”教学团队仍将加强课程中人文教育功能的开发,着力研究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郑琪.论历史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27):78-80.

[2]叶宝生.科学之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72.

[3]吴钧,李兴元.近代中华爱国志士[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65.

[4]陈旭麓.思辨留踪:下[M]//陈旭麓文集:第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34.

[5]沙健孙,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邢改萍,李守森.中国教育学术文存:第2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448.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理工科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