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社会公务礼仪培训措施研究

2014-03-23李北玉

科技资讯 2014年34期
关键词:现代社会

李北玉

摘 要: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呼吁我国社会重视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公务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公民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文明礼仪的中坚力量和先行者。然而,现代社会中,部分人士存在严重文明陋习行为,言行举止中失仪的行为屡屡发生,自我意识过于严重,这需要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正视这些不文明行为,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组织我国公民参加公务礼仪培训活动,塑造现代公民的崭新形象。

关键词:现代社会 公务礼仪 培训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217-01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礼仪即教养。从道德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行为准则。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自古以来,文明礼仪就在中华民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礼》更是作为一门儒家经典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也把文明、优雅、高尚、谦让的礼仪文化发扬到全世界。

公务礼仪是现代文明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的每个领域、各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公务礼仪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作为现代公民,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传承者和展示者,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文明礼仪的中坚力量和先行者。培训是提升我国公民公务礼仪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弘扬社会正向能量、展示中国现代公民群体的阳光面貌的前提和基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呼吁我国相关部门重视全社会的公务礼仪培训培训工作。

1 现代公民公务礼仪现状

根据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现代公民公务文明礼仪的总体情况呈下滑的态势。理论上,公务人群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应该具有高雅的知书达理行为,但现实中,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在我国公务人员中出现和存在,这需要引起反思。

1.1 一些公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公德意识

一些公务人员人士缺乏必要的社会公德意识,学习、生活、工作中自我意识严重,缺少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一切从个人意愿出发,没有替别人考虑的想法。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或自己认为不公正的结果时,就满腹牢骚,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发表意见,缺乏冷静分析,夸大违背事实,这些行为给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

1.2 部分公务人员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年轻的公务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过重的呵护和溺爱,这就养成了他们自私自利的习惯,并把这种日常行为带到了社会上,使得他们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少数极端的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行为,这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正确的引导。

1.3 部分公务人员的行为失仪情况严重

在公务活动中,部分人员言行举止失仪情况严重,不文明的行为、陋习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也损害了组织形象,甚至国家形象。折射出一些公务人士缺乏必要的文明礼仪培训工作。

2 现代公民接受公务礼仪培训活动的必要性

事物都是辩证的,不文明行为在社会中客观存在,就意味着我国公民尤其是公务人士必须接受一定文明礼仪培训,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文明素养。

2.1 有利于现代公民传承文化美德

中华民族历来是文明之帮,公务礼仪是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现代公民更应承担传承文化美德的重任,把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发扬光大,并将这种文明礼仪推广到全世界,这就需要现代公民重视公务礼仪培训课程,切实提升整体形象。

2.2 有助于现代公民群体提升文明素养

某某某到此一游、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文明陋习,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我国人民的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时代青年,就应做文明礼仪中国人的代言人,在全世界范围内重塑中国人的社会形象,告别一切不文明的行为,切实改变部分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存在的片面看法。文明素养的提升、文明礼仪的形成需要从点滴做起,培训就是一种有效的开展方式。

2.3 有助于公务人士提升职业竞争力

从社会环境上看,成功人士都有绅士、儒雅形象,他们的行为背后显示出接受了正规、严格的文明礼仪培训工作。公务人群是职业主体,在参与社会竞争时需要他们拥有比别人更高一筹的职业竞争力。种种招聘经历显示,那些行为得体、举止文明的求职者在招聘面试、考核的过程中,胜算的机率更高,一些不经意的文明举止行为比如自觉收拾垃圾、自觉排队、温和谦让等,往往就能打动考官。现代公务人士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除了自己日常积累之外,还离不开在特定的培训机构中接受长时间系统化礼仪培训课程。

3 现代社会公务礼仪培训工作的实施策略

现代社会不仅仅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美是现代青年必备要求,美的元素最终体现在文明礼仪上,因此,我国社会的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切实提升我国公民的文明素养。

3.1 制定全国统一的公民文明礼仪规范

只有规矩才有方圆,只有制定相应的文明礼仪规范,才能约束一些不文明行为。礼仪规范是现在公民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他们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的统一标准。我国社会公民文明礼仪规范最好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研究制定,既要使其与我国公民尤其是公务人士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又要坚持科学的态度。

3.2 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应制度化、常态化

国外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开展得十分成熟,既有盈利培训机构,还有大量的公益培训机构,旨在为特定人群提供必要的文明礼仪培训工作,以提升国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对我国公民而言,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除了自身加强修养之外,还应定期不定期的到相应的培训机构接受系统化教育。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除公益机构之外,鼓励私人资本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机构,满足社会需求,使我国公务礼仪培训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3.3 公务人士应积极在公务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素养

礼仪实践性教育是公务人员礼仪养成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文明氛围、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有助于提升我国公务人士的文明水平。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公务人士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断受到熏陶,养成公务礼仪行为习惯,逐步达到提高礼仪修养和道德水平的目的。

总之,提升我国公民尤其是公务人士整体文明形象是时代赋予社会的重任,我国相关部门应正视社会上我国公民、公务人士在参与公务活动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重视公民礼仪培训工作,塑造现代公民的崭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林隆.现代礼仪与修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

[2] 蒋璟萍.高等院校开设礼仪课的设想[J].中国高等育,2006(4).

[3] 赵梅.文明礼仪与社会和谐[J].社科纵横,2006(3).

猜你喜欢

现代社会
现代教育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缺失
对加快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计算机网络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
沉默的力量
资本的界限
扬克的认同与异化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方向及完善措施
现代人事管理体制转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