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50例糖尿病病人的中医护理
2014-03-23贾秀花闫海娇
贾秀花 闫海娇
山西大医院中医科 山西 太原 030032
浅谈50例糖尿病病人的中医护理
贾秀花 闫海娇
山西大医院中医科 山西 太原 030032
糖尿病病人;中医;护理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为主要特征。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病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肾阳虚衰之候。因此加强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可减轻或避免消渴病人远期台并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临床资料收治的患者共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
2.中医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内服、辩证施护指导、中医情志护理等。
3.护理方法
3.1 一般护理:
病室整洁,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过度紧张和精神疲劳。并教会患者用简易方法监测血糖和尿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1]的方法。
3.2 中药内服的护理:
中药服法应根据血糖的动态变化、药物份分、药物发挥治疗作用、不良反应来决定服药时间,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少食淀粉类食品,不得擅自调整或停用,服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服药前后血糖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
3.3 辩证施护指导:
(1)阴虚热盛型主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治则:滋阴清肺。饮食中应多食清凉食物,如山药、金银花、绿豆、鱼汤等。
(2)气阴两虚型主证: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等不明显,口咽干燥,神疲乏力,气短,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兼心悸自汗,或眩晕耳鸣,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脉沉细。治则:益气养阴。饮食切记要清淡,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偏热性的食物,如辣椒、酒、羊肉、大蒜、洋葱、大饼、油条、桂圆等。
(3)阴阳两虚型主证:腰膝酸软,气短乏力,口干饮水不多,畏寒肢冷,颜面或下肢水肿,食欲减退,大便溏泻或泄泻便秘交替出现,小便混浊如膏,面色苍黄晦暗,耳轮干枯,齿摇发脱,阳痿,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则:育阴温阳、补肾活血。平时多食杂粮,杂豆,牛羊肉,韭菜。黑芝麻等。饮食护理是治疗成败的关键[2],帮助教育患者了解调节饮食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3.4 情志护理 :
情志护理消渴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各种并发症.使其患者较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此种心态会影响病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病人的情志调理,多关心体贴病人,与病人谈心,交流有关疾病治疗的有效信息,指导病人消除顾虑.使病人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做好生活上的自我管理,避免情志刺激及过度疲劳,乐观地接受饮食及药物治疗.
4.讨论
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一旦患病需终生治疗及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根据辨证分型采取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给予情志、辩证施护指导、中药内服指导、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中医护理,改善了消渴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于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延长生命具有积极意义,正如枟儒门亲事·三消之说行指导,并由专人进行监督。
[1]董淑范,周新灵.中医内科疾病证治与护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
[2]张淑慧,张云.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36.
[3]刘凤,李宇奇.对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451-452.
R473.5
B
1009-6019(2014)11-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