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制戒毒人群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4-03-23董海斌杨弋星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吸毒者戒毒生命

张 态,董海斌,杨弋星,李 敏

(1.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州强制戒毒所,云南大理 671000)

毒品已成为全球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吸毒行为,经血、性途径带来的HIV感染和违法犯罪,使之成为严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开展对吸毒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的干预显得十分的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禁毒法的实施,禁毒、戒毒治疗和康复工作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关于戒毒人员的身心状况研究也得到了更多戒毒机构和研究者的关注〔1-2〕。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QOL)作为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涵盖了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综合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3〕。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对象的生命质量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药物成瘾者(吸毒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强烈的躯体症状、心理及行为模式等均与常人不同。通过对吸毒者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尤其是强制戒毒所戒毒期间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对戒毒方法或干预模式进行评价和选择,而且有助于对吸毒人群心理和行为模式的了解和修正。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某强制戒毒所为研究现场,该戒毒所为大理地区吸毒人员强制戒毒中心。通过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该所5个大队下属的350例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深入戒毒所各大队开展面对面的现场调查。在获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下,通过现场自填问卷的方式完成调查,对个别文化水平较低者,由调查员进行访谈式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为96.9%。

1.2 调查工具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利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3个部分,即①基本人口学特征;②入所前的吸毒行为特征包括开始吸毒的时间、吸毒持续时间、吸毒方式、是否有共用针剂吸毒史等;③世界卫生组织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该量表共有26个条目,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和反映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的两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分的5级计分法,量表的计分方法参照文献,得分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4-5〕。在药物成瘾者的生命质量测评中,WHO⁃QOL—BREF可用于横向(如不同组)的相对比较〔6〕。

1.3 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在输入计算机前,先剔除未应答或不合格问卷,然后全部有效资料统一编号,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计算机双人录入,逻辑查错后,结果导入R(version 3.0.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利用方差分析进行了多组间的比较,显著性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1 一般特征 本次共调查350人,回收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为96.9%,被调查者均为男性,年龄为(33.3±7.3)岁,最小者为16岁,最大为60岁;民族特征主要为汉族(占69.4%),回族(占15.1%),白族(占12.5%),其它民族(占3%),文化程度以小学(占31.6%)和初中(占51.0%)为主;婚姻状态为未婚者(占34.8)%,已婚(占50.1%)和离婚分居(占14.5%),其它(占0.6%);职业特征大多数为农民(占68.1%),其次为驾驶员(占11.2%)和无业者(占8.6%)。

2.2 入所前吸毒特征 被调查的339名戒毒者中,入所前吸毒史最短者为6个月,最长为33年,平均为(8.9±6.4)年,其中既往吸毒史为5年以下者占38.1%,5~10年者占19.8%,10年以上者占42.1%;入所前吸毒方式主要以口服吸毒为主(56.3%),其次为静脉注射吸毒(25.4%)和混合吸毒(15.3%)。在被调查者中有26.8%的戒毒者回答在静脉注射吸毒过程中曾经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

2.3 吸毒方式对戒毒者生命质量得分的比较 戒毒者生命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分别为(57.07±14.68),(60.56±19.20),(56.34±15.49)和(51.45±18.44),总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得分为(78.56±14.78)。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静脉注射吸毒和混合吸毒者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的生命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单纯口吸毒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吸毒方式吸毒者总体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既往吸毒史对戒毒者生命质量得分的比较入所前吸毒时间对戒毒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和总体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均有影响,同时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吸毒时间在5~10年和15年以上吸毒者各领域生命质量明显低于5年以下者,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吸毒时间越长吸毒者各领域生命质量呈现降低。见表2。

表1 不同吸毒方式强制戒毒者各领域生命质量得分情况(±s)

表1 不同吸毒方式强制戒毒者各领域生命质量得分情况(±s)

单纯口吸静脉注射混合吸毒1979052 F P- -59.2±14.654.0±14.855.4±13.64.230.01563.5±20.155.9±17.458.3±15.05.300.00558.3±14.954.5±15.754.2±13.82.740.06654.19±18.448.24±18.548.19±15.04.400.01379.38±13.878.57±16.675.31±15.21.370.257

表2 入所前戒毒者吸毒持续时间对生命质量影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s)

表2 入所前戒毒者吸毒持续时间对生命质量影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s)

5年以下5-10年11-15年15年以上95628980 F P- -61.6±13.453.4±13.755.8±15.952.78±14.27.720.00065.5±19.554.8±16.959.9±18.456.8±10.05.830.00160.1±14.454.7±14.554.2±16.152.8±16.64.470.00456.1±18.447.9±16.948.8±18.448.9±18.54.630.00381.4±11.573.3±13.979.5±15.876.3±19.04.450.004

2.5 戒毒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利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戒毒者总生命质量得分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年龄、吸毒持续时间和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与戒毒者生命质量总得分回归系数为负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些因素是影响戒毒者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然而,其他人口学特征和吸毒因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生存质量或称为生命质量、生活质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况的体验〔4〕,是医学研究中全面评价研究对象整体健康状态的重要综合指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尤其是在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生存质量的评价越来越得到患者和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已在自愿戒毒和强制戒毒人员〔1〕、海洛因依赖治疗〔7〕和美沙酮治疗者〔8〕等人群中进行了生命质量的比较研究。国外,吸毒人群的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较早较多,英国学者Holroyd.S 1997年报告:57.11%的吸毒人员存在严重的抑郁症状,较普通人群发病率(3%~4%)高十余倍〔9〕。我国研究也表明与一般人群相比,吸毒人群存在着严重的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10〕。本调查研究发现,在强制戒毒期间静脉注射吸毒和混合吸毒者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3个维度的生命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单纯口吸毒者,说明不同的吸毒方式对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与国内他人的研究结论相同〔11-12〕。原因可能为单纯烫吸组与注射或混用组间使用毒品剂量不同,后者使用较大,耐受量及依赖性更为突出有关。随着吸毒者耐受量及心理成瘾性依赖性增加,要通过静脉注射较大剂量的毒品满足成瘾性的需求,这样就会给吸毒者身体带来更多的损害,增加了对毒品的精神依赖,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吸毒人员的死亡。所以,通过美沙酮维持治疗改变吸毒方式或减少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可以提高其生命质量。研究还发现,吸毒时间越长吸毒者各领域生命质量呈现降低,尤其是吸毒时超过15年者,生命质量降低较明显,这一结果与邓长飞等〔13〕研究相一致,说明吸毒年限越长,毒品对身体的侵蚀越深,心理依赖性越重,治疗康复越困难。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对戒毒者的健康教育越早越好。通过多重回归分析后发现,调查者年龄、吸毒持续时间和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对调查者生命质量产生负向危险,即年轻、吸毒时间长和有过共有静脉注射吸毒史者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更低。然而,其他人口学和吸毒特征的影响不明显,提示我们在开展戒毒宣传教育过程中,应该重点加强年轻和吸毒时间较长者的戒毒工作,采用一般教育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本次研究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跨文化适应生命质量量表研究了少数民族地区强制戒毒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为戒毒教育和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然而,本次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中存在信息偏倚和选择偏倚在所难免,所

以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纵向研究证实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系。

表3 戒毒者总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针对本研究结果,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戒毒者的健康。首先,开展心理健康调查,为戒毒人员设立心理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实施措施。其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入所和中期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计划,帮助吸毒人员消除心理障碍,为吸毒人员恢复和重塑健康的心理。最后,戒毒所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渗透和体现心理教育的思想,对戒毒人员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关照。另外,戒毒所的其他工作人员与戒毒人员在日常接触、个别谈话等方面都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及其激励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提高戒毒人员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让戒毒者早日摆脱毒品的困扰。

〔1〕赵杨子,师伟,刘英杰,等.自愿戒毒和强制戒毒人员生命质量比较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5):683-686.

〔2〕崔文龙,蔡乐,何建辉,等.云南省陇川县HIV/AIDS人群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28(6):524-526.

〔3〕ORLEY J.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R〕.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1994.

〔4〕郝元涛,方积乾.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介绍〔J〕.现代康复,2000,4(8):1127-1145.

〔5〕方积乾,郝元涛,李彩霞,等.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03-205.

〔6〕万崇华,方积乾,陈丽影,等.WHOQOL-100量表用于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4):241-243.

〔7〕刘悦,张亚海,周文华,等.美沙酮维持治疗与丁丙诺啡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疗效评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2,18(5):252-255.

〔8〕鲁玲,潘群,苏亚玲,等.武汉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维持治疗保持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4):250-252.

〔9〕周延明,于巍,章艳.舍曲林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者脱毒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2001(2):22-24.

〔10〕王剑跃.103例男性吸毒者抑郁状况与成瘾行为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7,13(3):145-147.

〔11〕方晓云,俞连红,任丽.海洛因依赖自测健康及相关评定量表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98-99.

〔12〕朱伟俊,黄恩,陈雄斌,等.海洛因依赖强制戒毒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4):327-328.

〔13〕邓长飞,马骁,周欢,等.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3):539-543.

猜你喜欢

吸毒者戒毒生命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拒绝“毒”侵要打持久战
吸毒者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