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4-03-23王荣森吴涛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4期
关键词:赤字足迹承载力

◎ 文/王荣森 吴涛

安徽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文/王荣森 吴涛

安徽省在取得工业化和城市化辉煌成就的同时,巢湖蓝藻、淮河水污染及雾霾天气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计算了安徽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利用相关指标对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

生态足迹模型及改进

1.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指既定经济、人口规模消耗的资源及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即利用均衡因子将人类所消耗的各类生物资源与能源资源转化为可以相互比较的“全球公顷”。

生态承载力指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一个区域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所能提供给人类的最大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其值等于耕地、化石能源地、建成地、林地、草地、水域六类用地的土地面积、均衡因子、产量因子的乘积之和。

2.生态足迹模型改进

为了克服以往研究存在的缺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其一,为了真实反映安徽省常住居民的消费情况,用其城、乡居民各类资源的人均消费量乘以对应时期的人数得到各自的消费总量,然后加总得到各类生物资源的消费总量。

其二,考虑到技术进步对生态足迹的影响,在将各类消费项目转化成“全球公顷”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的历年世界平均产量作为面积折算系数。

其三,为了反映安徽省土地生产能力的特殊性,采用世界可变产量法计算了安徽省六类土地历年的产量因子。由于多个数据库中均缺乏世界草地和水域的数据,在计算安徽省水域和牧草地的产量因子时用刘某承教授研究中的NPP数值,得出其产量因子分别为1.24、0.85[1]。

此外,本文采用《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中的最新均衡因子,即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化石能源用地的均衡因子分别为2.39、1.25、0.51、0.41、2.39和1.25。

1995-2011年安徽省生态足迹账户动态分析

1.计算项目及数据来源

本文在计算安徽省生态足迹时,生物资源消费项目主要包括粮食(含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蔬菜及其制品、糖料、棉花、瓜果、食用植物油、酒类、蛋类及其制品、家禽、猪肉、茶叶、水果、木材、牛肉、羊肉、酸奶及奶酪、鲜乳品、水产品17大类22项。能源消费项目主要包括煤、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电力、热力10类。上述数据主要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人均生态足迹变动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六类土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总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5年的1.02公顷上升到了2011年的2.24公顷,短短的16年间上升了一倍以上。

在安徽省人均生态足迹中,化石能源足迹一直占比最大,从1995年的0.53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1.48公顷,增幅达170%;耕地人均足迹基本保持不变。与化石能源足迹和耕地足迹相比,牧草地、林地、水域和建城地的人均生态足迹较小,但上升趋势明显。其中,牧草地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5年的0.015公顷上升到0.089公顷,增加了近5倍;林地和水域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5年的0.048公顷和0.057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0.125公顷和0.129公顷,分别增加了163%和128%;建成地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995年的0.023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0.074公顷,上升了2倍。

3.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动分析

安徽省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5年的0.48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0.66公顷,上升了45%,说明安徽省生态环境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具体而言,除水域外,耕地、林地、建成地、草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耕地、林地、建成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由1995年的0.34公顷、0.044公顷和0.081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0.41公顷、0.106公顷和0.13公顷,分别增加了20%、150%和60%。与上述三类土地相比,草地及水域的生态承载力虽然有所增加,但二者之和仅占安徽人均生态承载力比重的0.2%。

可持续发展评价

1.生态赤字/盈余演变及构成分析

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和生态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值等于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的差值。如果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小于其生态承载力,则当地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说明当地对资源的索取没有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其发展是可持续的;否则是生态赤字,说明当地对资源的需求超过了生态容量。

1995年以来安徽省一直呈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由0.54公顷上升到1.58公顷,上升了近2倍,年均增长率达6.94%,说明安徽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且这种压力仍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就生态赤字的构成而言,化石能源地生态赤字一直占生态赤字总量的90%以上,说明安徽省生态赤字主要是能源资源的消耗所导致的。

2.万元GDP生态足迹及适度人口规模分析

一个区域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其万元GDP生态足迹呈反比。1995年以来,安徽省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一直呈下降趋势,由3.04公顷下降到2011年的0.88公顷,说明安徽省单位GDP能耗不断减少,其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3.5倍。笔者利用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分别计算了全国、江苏、浙江2011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其结果分别为0.73公顷,0.46公顷和0.56公顷。对比发现,安徽省单位GDP所消耗的资源不仅高于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和浙江省,而且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江苏、浙江、全国的1.91倍、1.57倍和1.21倍,说明安徽省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其当前经济发展仍为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模式。

由于人均生态足迹快速上升,安徽省的适度人口规模由1995年的2804万人降低为2011年的1766万人,减少了1038万人。人口赤字从1995年的3195.86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4201.81万人,增加了1005万人;其人口压力指数由2.14上升到2011年的3.28,说明安徽省人口超载十分严重。

3.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为了对安徽省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笔者选择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并借鉴赵先贵、韦良焕、马彩虹和世界自然基金组织的评级标准,将其划分为六个等级[2]。

1995-2011年,安徽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一直小于1.3,说明安徽省居民的消费结构一直处于不合理状态。

就生态压力指数而言,1995年以来安徽省的该指数一直小于1.5,处于较不安全状态,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早已超出了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

就生态占用指数而言,安徽省的该指数从1995年的0.39上升到2011年的0.83,上升了1.13倍,其居民富裕程度从很贫穷转变为较贫穷,说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且改善的速度越来越快;但该指数一直小于1,说明其居民消费水平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

安徽省的生态经济协调指数从1995年的0.33上升到2011年的0.64,上升了91%,尤其是2006年以来,上升速度明显加快,说明“九五”以来其经济生态协调度不断改善;不过1995年以来安徽省的该指数一直小于1,说明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很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一直处于极端不和谐状态。

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虽然从1995年的0.79上升到2011年的0.89,但一直处于较差状态,说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结论及建议

研究表明,1995年以来,安徽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都有所增加,但其生态赤字不断变大。无论是从万元GDP生态足迹、人口赤字、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还是从生态压力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来看,安徽省均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针对上述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完善征地审批制度,在严格控制城乡随意占用土地的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城中村改造等工程,使废弃土地恢复利用。

(2)各级政府应积极发展农业技术。建立农民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理性农业模式”,使立体化种植、秸秆还田、休渔等高效农业模式在农村推广。

(3)加快土地确权,允许农村土地通过租赁、托管等方式集中经营,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机械化。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新能源

(1)打破工业驱动及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钢铁、水泥等传统重工业为主导向以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转变。

(2)通过财税补贴等形式对建材、冶金、水泥等高污染产业实施低碳化改造;鼓励设备落后的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低碳产业。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宣传徽商文化、黄梅戏、皖南古村落等文化瑰宝和黄山、九华山、巢湖、长江等名山大川,通过发展旅游减轻对土地生产能力的依赖。

此外,应加快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增加投资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研究、开发、利用水电、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3.控制人口规模,提倡合理消费

安徽省2011年的人数比1999年增加了700多万,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加大对粮食、蔬菜、能源等资源的需求,从而导致其生态赤字不断上升,因此,安徽应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因人口扩展而造成的资源消耗。

此外,政府应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使政府、企业、居民树立“浪费为耻,节约为荣”的科学消费理念,减少浪费。

4.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生态足迹模型作为衡量地区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制定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应建立系统的生态足迹核算体系、监督体系,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作为考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政府政绩的指标;并对各市、县政府生态足迹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对单位生态足迹产出效率高的地区、企业给予奖励。

[1]刘某承,李文华,谢高地.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中国生态足迹产量因子测算[J].生态学杂志,2010(3).

[2]赵先贵,韦良焕,马彩虹等.西安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动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编辑:王慧

猜你喜欢

赤字足迹承载力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党的足迹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红色足迹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中国足迹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