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小议
2014-03-22王安江
王安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要因地因校因人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争取在教法上实现创新,以创新的教法激发学生想象,引领学生创新,同时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舒适自由的环境,巧妙设问,扩展知识,让学生不断形成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创新意识;教学
新课程要求课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当然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这一任务。初中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定理公式等,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应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很为不利。在现代课程标准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克服传统教模式的不足,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
教师对学生有重要的垂范作用,师德如此,创新意识上也如此。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当先设法做到。具体来说,课程教学方法上应当有所创新。根据新课程要求,当前初中数学课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方法那样一问一答很快就触及问题答案。比如学了正数和负数的有关概念后,可引导学生探讨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发明负数?联系生活实际来看,这负数有什么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努力从生活现实中寻找实例,搞清楚负数的实际存在意义。在这类问题的探索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必能逐渐形成。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发现了一个现象:张三借十元给李四,可以说“李四欠张三十元钱”,也有人开玩笑说“张三欠李四负十元钱”。进一步探讨发现,语言表达中,“欠”是单向的,但是可逆的,逆转回来后,涉及的数值与原来的值刚好相反,即正负抵消。这一来,数学问题和语言问题联系起来了。由此学生进一步感知道:数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關。这种类似的创新发现,其实都源于教师创新的教法,是由于创新教法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活跃起来,也具有了创新的可能。
二、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提供环境支持
创新的思维必须在相对自由的空间中才能形成。对学生而言,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创思维自由的空间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关研究也表明,没有什么能比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让学生自由想象和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交朋友,要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而且这种和谐不仅在课堂上,还在课堂外。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师生之间如果建立起朋友式的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学生有什么不懂的,会立即发问;有什么好的想法,也会立即分享。而且,师生之间的和谐进而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和谐,形成一种互助共进的局面。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和谐,学生心灵得到较大的自由,创新意识自然也就如草原之野巴,可以狂奔起来。
三、巧妙设问,激发联想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发问,但所发之问要有意义,而且还应当巧。传统的教学法中,很多教师习惯于问“是不是”“对不对”等,这类问题虽然在问,但属于没有意义的问,因为答案往往已在问句中。比如某老师问:“今天讲的正数属于有理数,对不对?”这类问题明显过于简单,过于简单就显得无意义,因为它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个好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联想,让他们需要多少费一点心思才能求得答案。比如讲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部分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们见到的哪些事物含有三角形?学生顺着此问题联想,勾起生活经历中的一幕幕景象,不难找到许多含有三角形的事物,比如农村木房子侧面柱子和椽子连接构成的就是三角形,墙上支架构成的也是三角形,很多类似需要承重镂空的事物,都含有三角形。这些内容的引入,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学生从美术作品构图中看到了三角形,发现了三角形的构图原理,这种发现明显超出了预期,让全班同学都大开眼界,纷纷点头称是。可见,问题设计的巧,能激发学生联想,也就能激发学生有更多的创新。
四、扩展知识,积淀创新元素
任何创新都是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积累了一定素材量之后,才有可能在这些素材基础上创新产生新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我们所谓的创新,其实就是一种质变,但这种质变,没有量变的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这里所谓的量变,其实指的就是平日里的学习积累。平日积累的这些知识,我们都称之为创新元素,因为他们都是使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学习和把握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则应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课外学习,通过学习课外数学知识,积累更多的创新元素。当创新元素积累到一定量之后,学生的创新才有可能全面实现。比如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这一章节之后,可以让学生花点时间在课外读一些有关统计的书籍,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管理中的统计数据的产生途径以及其与科学研究、领导决策等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学生固然会对数据统计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不能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刻板地教学,而要因地因校因人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争取在教法上实现创新,以创新的教法激发学生想象,引领学生创新,同时为学生的思维创新提供舒适自由的环境,巧妙设问,扩展知识,让学生不断形成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1,(Z2).
[2] 庄玉婷.数学游戏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3] 单宏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05).
[4] 刘媛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