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双师型”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意见
2014-03-22王静
王静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未来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技能型创新人才。而我国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双师型”培训实践技能存在问题经常会听到一些中职生郁闷地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工作都难找,何况是中职生呢,我们念书有何用。”事实并非如此,调查结果表明,企业需要中职人才,企业中在生产和经营第一线工作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占近三分之一。但调查也显示,大部分企业对目前中职毕业生各项技能表示“不太满意”。
我国现已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今后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就目前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要完成中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历史赋予的使命,决定因素是人,要有一大批师德高尚、理论基础厚实、实践技能扎实、创新意识强的中职教师。而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教师的数量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据中职学校专业课(含实习操作课)与文化课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1的要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教师在数量上严重不足,而文化课教师又相对过多,故现在增加的专业课教师,一部分是师范类教师改行,缺乏专业技能;另一部分是从工科类高等院校招聘的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够;还有一部分是从企业聘请来的,基础理论不足,教学方法欠缺。
综上原因,职责驱使“双师型”教师培训因此而生。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副司长刘占山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应达60%。大部分“双师型”教师要在“十一五”期间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深化认识,加大投入,拓宽培养渠道,健全培养培训体系。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人名单的选择。虽然是骨干教师培训,其实大多数学校决定让谁去培训、培训什么专业都是很随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专业教师培训本专业课程,如汽修专业的老师培训汽修专业;有关专业的培训,如机械制图专业的老师培训汽修专业;一点相关专业的培训,如物理专业的老师培训汽修专业;所从事专业不相关的培训,如教语文、心理学、英语等的老师培训汽修。
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属于前两种情况,可以说学校在选报“双师型”教师这方面做到了资源合理利用。如果是后两种情况,那么很有可能在这方面的投资意义不是很大。
一方面,培训的目的是要有一大批理论基础厚实、实践技能扎实、创新意识强的中职教师。而非本专业的老师要在几十天的短期培训内达到这样的要求,这基本是不切实际的。客观的说,在培训期间对所培训的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这就算是学到了东西,要达到“掌握”这超出了大部分学员的能力范围。仅仅是了解、知道部分知识,回到自己学校后又如何能教出对社会有用的技术型人才?也许有人认为,培训虽不能让跨专业的人在培训期间掌握这门专业,但可以建立了一个接触、认识这门专业的平台,回去后再逐渐强化。这就有一个问题: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量与质的问题。我们国家的现状不是缺“人才”(每年有很多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就不了业),而是缺少精英、缺少专业能力强的真正人才。所以在教育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更应重视质量的培养,而非广而不精的“人才”。
另一方面,有些非本专业的学员培训回去后没有从事所培训的专业,比如上面所说的第四种情况的学员。
综上所述,学校在选送培训教师时要慎重,尤其是遇到跨专业培训,一定要综合考虑。
其次,培训实训力度。这首先与第一个问题有直接联系。现状是:培训学员基础层次不齐、学员数量多与实训器材的使用分配不合理:10多人挤一台仪器,这就导致基础扎实的学员得不到更好地提高扩展,一般学员也只是知道部分常见的理论知识,这样就使实训部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再次,针对这种现状我的意见是:有多大能力唱多大的“戏”。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足够的实训器材,那么可以通过数量上的缩减来提高质量。比如说在国家投入到“双师型”教师培训资金一定的情况下40人的汽修培训人员可以缩减成20人甚至10人,相当于把几个人的培训资金投入到1人身上,这样就为学员创造了良好的培训条件,并能大力提升他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本校其他专业的人如想转行可以先跟着他学,可以先是师徒关系往后再一步步进步。另外,培训学校一定要对学员严格要求,“逼”每一位学员动手操作并及时给予个别指导,要本着“培养必成才”的宗旨,不能仅注重数量。
最后,就是大家常提到的校企合作。国家不仅要给专业教师在校培训的机会,还要加大让他们去企业实践的力度,比如学汽修先在高校强化培训理论、技能后再让他们去4S店当上一年学徒(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只有实践,教师的动手能力、经验才有提高,才能知道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它的重要性很多人已意识到,但为什么显而易见的事情却不能真正的实现呢?平民百姓无权去实施,而决策者又不愿或不敢去实施——因为“困难”重重:资金、时间、设备、企业。但对于中国现在的状况,这些其实不是克服不了的困难,真正的困难应该是缺乏有勇气、有魄力、有决心、有族责任心的决策者。
作为教师,我们应在现有环境下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为国家、为社会、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贺祖斌.职业教育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