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性刍议
2014-03-22陈富
陈富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旨在培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打好基础,促进学生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效果,就需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其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思想品德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产结合十分紧密,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部分学校中《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影响《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沿用旧的教学方法,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不重视对此学科的学习。虽然现在有些教师采用分组讨论、情境表演等教学方式,但课堂学习时间主要集中于死记硬背,所以达不到好的效果。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农村地区,部分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属于综合科目,在学习中不像对语文、数学等那样重视,对考试也存在侥幸心理,阻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的学生家长对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把课后学习的时间主要放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在家庭辅导上轻描淡写,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因素。
二、提高教学实践性的措施
从《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教学任务来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还包括通过教育来使学生逐渐地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为学会做人、融入社会打基础。这就需要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打破常规教育方式,引入开放性的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综合调动起影响学生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直观地讲,就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作为教学的依托,引导学生把学习结果延伸到自己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去,使学习结果能够得到拓展和迁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长期的学习发展提供主观动力。因此,要从体验、实践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
1.活用、巧用教材
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和“两纲”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科学地运用教材,做到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品德与社会》教材在单元设置中就体现了这一要求,教材每单元下设3~5个主题,各主题下分设三级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包括主题文字、提示语、旁白人物、情境对话、图片、图标、学生作品、作品空白框等。这样的教材编制就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给学生开展活动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2.加强学生的现场体验
本学科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体验是指个体通过参与活动和交往实践,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感受的心理过程。简单说就是让学生亲历亲为某件事(包括心理亲历和实践的亲历亲为),获得真切的感受,从而提高认识,激发情感。可以说,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表达,是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实践性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进行“我的学校”这一主题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自己入学以来看到的、体会到的、经历过的学校的变化、班级的情况等进行叙述,由教师进行简要整理、归类后,可以让学生观看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学校的图片、视频,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在学校的认识和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其他地区学生的生活及学习条件,促使学生从思想上产生共鸣。
3.增加实践活动的比例
教学中,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走进生活、走进情境、亲自操作、讨论交流,用自己的双手、双眼、双耳去获取实践中的乐趣,用心去感受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如在进行“我生活的社区”这一主题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不仅要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亲身用到社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社区的特色和发展,使他们了解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尊敬社区服务的提供者,爱惜自己生活的环境。
三、结语
总之,要想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从提高教学实践性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特性,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3).
[2]薛丽华.对小学品德课问题的提出走向高效的几点建议.学周刊,2012,(9).
[3]高峡,赵亚夫.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中国教育学刊,2003,(4).
[4]王文杰.谈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吉林教育,2010,(8).
[5]张茂聪.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的几个核心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07,(7).
[6]丁锦宏.公民社会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思考.中国德育,2006,(7).
[7]时雅琴,时亚菊.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社会课教学.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8).
[8]肖章梅.挖掘人文性素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咨询,20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