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爆破飞散物的预防控制

2014-03-22张九龙

采矿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爆区装药量炮孔

张九龙

(浙江安泰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台州市 318050)

爆破飞散物是指爆破时个别或少量脱离爆堆,飞得较远的石块或碎块[1]。其飞散方向和距离具有不完全可控性,对爆区附近的人和物构成一定的威胁。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设计、施工中对爆破飞散物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预防控制,以尽可能减少飞散物,降低爆破安全事故率。

1 主动控制

1.1 资料分析和现场勘查

在爆破设计前仔细分析工程相关的地质地形资料、周边环境资料、原设计资料,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对资料进行校核,然后进行精细的设计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小规模试爆,使爆破设计更安全合理。

1.2 准确的工程测量

测量结果准确是爆破设计精确安全的前提。测量人员应认真仔细,可采用多点抽检或多次重复测量等方法检验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1.3 完善的爆破设计方案

1.3.1 优选爆破参数

(1) 抵抗线的位置、大小和方向。应尽量使容易产生飞散物的方向不朝向需保护的人和物。施工中如发现最小抵抗线过小,可采用处理爆区作业面,改变钻孔角度,分段装药,调整爆破顺序和时间等技术措施。对于较大的底盘抵抗线,应提前处理掉或在相应部位补孔。

(2) 在满足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炸药单耗。单耗采用类比法或参照爆破条件相近的工程选取,情况复杂的可通过小范围试爆或爆破漏斗试验等方法确定。

(3) 严格控制装药量。装药量对爆破飞散物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应结合被爆体的物理性质及周围环境、自由面个数、炮孔参数、实测的抵抗线大小等确定合理的装药量,防止个别孔药量过大而产生飞散物。

某文献建议在计算装药量的公式中加入个别飞散物控制系数c,c值小于1.0,能使爆破的岩石松动而不飞散,坍塌而不抛散。经实践,岩石坚硬取c=0.7~0.8,中等坚硬取c=0.5~0.6,软弱取c=0.3~0.4,裂缝发育取小值,反之取大值[2]。

(4) 安全可靠的起爆网路。为保证可靠起爆,尽量采用多套起爆网路。采用导爆索起爆时容易破坏炮孔的填塞,从而产生较多的孔口飞散物。

选取合理的起爆顺序和起爆时差,可以调整最小抵抗线的方向,避免出现跳段现象;还可以利用先起爆药包破碎的介质阻挡后起爆药包产生的飞散介质,从而使飞散物的数量减少,飞散距离缩短。实践表明,微差间隔时间为25~50 ms比较合适,“V”形起爆网路产生的飞散物相对较少。在选择微差网路的毫秒雷管的段别时,应考虑到雷管的延时误差以避免产生跳段现象。为避免同段别雷管延时误差的影响,在同一爆破部位采用1~10段的同段毫秒雷管,可以利用药包间的阻挡防护作用,并防止先起爆药包把后起爆药包的覆盖防护物掀开[3]。在爆破现场对设计的起爆顺序进行复核,防止出现炮孔夹制、带炮、改变后爆孔的抵抗线等现象。

(5) 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在设计时根据爆区的地形地质条件,采用不耦合装药,小孔径分散装药,分段装药等装药结构。遇到局部抵抗线过小的炮孔,自由面较松动破碎的炮孔,多临空面的炮孔,节理裂隙、夹层、断层、岩缝、空洞等软弱面,前排自由面有凹陷等情况,应对钻孔位置、钻孔方向、装药量、装药位置、装药结构、炸药类型等进行适当调整。将炸药避开薄弱部位进行布置,尽量避免药包各方向的抵抗线相差过大,尽可能地消除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使炸药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1.3.2 选择合适的炸药类型

尽量采用爆速低、猛度低的炸药,避免爆后的岩块过破碎引起远距离飞散物。炸药的波阻抗接近或略大于岩石的波阻抗时,炸药爆轰的能量充分利用于岩石破碎,转化为破碎岩块飞散的能量相对较少。

1.3.3 爆破作用指数

函数f(n)也是个别飞散物的影响因素,一般可按表1选择适当的f(n)值[4]。

表1 药包性质与爆破作用指数函数f(n)的关系

1.4 严格按照爆破作业施工程序组织爆破

1.4.1 精细施工确保质量

爆破设计人员参加并指导现场施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认真检查各作业工序的施工情况,对施工质量的验收应严格。

1.4.2 控制钻孔精度

爆破前将台阶面和自由面上的松动石块清理掉。根据爆破设计说明书并结合爆区实际情况确定孔位,并保证钻孔数量、钻孔深度、钻孔角度、孔间距符合设计的要求[5]。

爆破飞散物多产生于最小抵抗线部位、自由面处、孔口部位及地质薄弱部位。在布置炮孔前,要查看自由面的凹凸情况、底盘抵抗线的大小,爆区是否有节理裂隙、软弱夹层、断层、岩缝、空洞、破碎带和弱化区(特别是与临空面贯穿的)等。炮孔不能布置在薄弱部位,如已在薄弱部位钻孔,应适当减少该孔的装药量,采用不耦合装药、分段装药法等技术措施。前排孔的钻孔角度要根据坡面角度确定,使抵抗线均匀。

1.4.3 细致的装药

装药前复核孔位、孔深、倾角、孔排距、最小抵抗线等参数,检查自由面凹凸根底是否超欠挖情况。

装药的过程中应随时辨别药柱的高度,检查药柱的上升速度,防止装入过量炸药。上升缓慢则可能孔壁有空洞、裂隙等,应停止装药,如已装入过量的铵油炸药,必须注水溶解。若空洞或裂隙小则采用分段装药,若空洞过大应报废此孔,在其附近安全距离外补孔,或填塞形成柱塞再装药。如上升过快则说明炮孔有堵塞,应用高压风吹孔或用炮锤等通孔[6]。

1.4.4 仔细填塞

填塞材料选用密度大且不夹杂较大物块的细砂、湿土、岩粉或其混合物。填塞长度应确保不小于最小抵抗线值,一般工程中取20~40倍孔径。施工过程中要逐孔检测装药与填塞长度,如填塞长度小于最小抵抗线,应取出或吹出一些炸药,或在孔口压一些装土或碎岩渣的袋子。填塞应连续密实。

1.5 孤石及二次破碎时爆破飞散物的控制

尽量采用机械破碎、静态破碎、水炮破碎等破碎方法。爆破破碎时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飞散物[7-8]:

(1) 采用小孔径,钻孔深度取1 /2~2 /3岩石高度。加大孔网密度,使炸药尽可能均匀地分布于石块内部。

(2) 控制单耗及装药量。装药前测量所钻炮孔,校核最小抵抗线并确定装药量。每个覆土炮的药量不能大于0.8 kg,块度较大的岩石或者根底应采用浅孔爆破,药量应小于1 kg。

(3) 保证填塞长度不小于最小抵抗线,选用炮泥或湿土逐层密实填塞。

(4) 同一石块上的多个炮孔,应采用瞬发雷管或1~3段毫秒雷管起爆,段差大会使后爆炮孔的爆破条件发生改变而产生飞散物。

(5) 禁止在石缝中插炸药或在根底掏穴装炸药进行爆破。

1.6 施工管理

1.6.1 加强爆破安全管理力度

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建立完备的规章制度,制定安全合理的爆破操作规程,制定爆破过程中各环节的操作细则并严格执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作业人员的责任感,依照设计说明及施工程序施工,互相监督检查。爆破作业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强化爆破作业的安全意识,并通过考核持证上岗。实行爆破工程安全监理制度[9]。

1.6.2 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 炮孔检查,炮孔位置、深度、孔排距、倾斜角度、最小抵抗线等与设计是否相符,孔内是否有水或杂物甚至被堵塞等。与设计不符的炮孔,对爆破安全或质量会产生影响的应进行处理或补孔。

(2) 爆破器材检查,炸药、雷管、导爆索、导爆管的种类、数量是否与设计相符,有无破损、过期、变质等质量问题;起爆电源能否满足爆破要求。

(3) 装药与填塞检查,单孔装药量、装药结构、起爆药包、填塞长度、填塞质量等是否与设计相符。

(4) 线路检查,起爆线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线是否有破损,是否有漏连,起爆方向是否正确,线路电阻是否与设计相符,线路能否导通等。

(5) 安全警戒情况,警戒距离能否满足爆破安全要求,各警戒点人员是否到位,警戒工作是否到位。

2 被动防护

限于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和一些不可控因素,即使经过精细的设计和施工,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个别飞散物。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在复杂环境下进行爆破需进行防护。

2.1 防护形式

2.1.1 覆盖防护

直接将防护材料覆盖在爆破体上。作用是减少飞散物的数量,降低飞散高度和距离,减缓飞散速度。主要防护最小抵抗线、炮孔口、自由面凹陷处、地质薄弱部位等可能出现爆破飞散物的部位以及朝向建筑物、设备、道路、管线等方向。

覆盖防护的材料应来源广泛,搬运方便,透气性良好,容易裁剪和联接,有足够的强度和重量,可重复使用。常用草袋(帘)、胶帘、麻袋、荆笆、竹笆、厚尼龙塑胶布、旧工业用毡、废旧地毯、金属网、胶带、轮胎、钢板、不含石块的砂袋或土袋等。根据被爆体的破碎程度、孔径、单孔装药量、爆区与保护物的距离等因素,选用合适的防护材料和防护形式。为加强防护效果,覆盖物之间应互相搭接,且从后爆炮孔依次向先爆炮孔搭接覆盖,以防先爆炮孔将覆盖物掀开,使后爆炮孔失去防护而产生飞散物。用铁丝、绳子等对覆盖物进行固定,以防防护物被冲击移位,但不能绑的过紧。

2.1.2 近体防护

防护材料设置在爆破体附近。采用钢管、毛竹、木杆等作排架,上面挂荆笆、竹笆、帆布、铁丝网等防护物,阻挡从覆盖防护中飞出的碎块。

2.1.3 重点对象的保护性防护

对爆区附近需要保护的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遮挡或覆盖防护。用草袋、荆笆、竹笆、条笆、木板、钢丝网、麻袋等材料。

2.1.4 设置缓冲层

爆破拆除烟囱、水塔等高耸建筑物时,为防止其坍塌时与地面接触出现弹射飞散物,应在建筑物坍塌方向的地面上铺设缓冲层,以隔离冲击作用,吸收建筑物坍塌下落产生的强烈冲击能,降低弹射飞散物的数量、弹射速度和距离[10]。缓冲层材料可用土、沙包、草袋、麻袋、胶带、木板、钢板等。

2.1.5 安全警戒

爆区周围划定警戒区,警戒距离原则上必须在个别飞散物的飞散距离以外。警戒距离外应设置警示牌,爆破时封锁出入爆区的每条道路,并安排防守人员。爆区内的所有人员和重要设备应转移到安全区域,不能转移的要设置防护设施[11]。

3 结 论

美国矿业局的一项调查表明,过量的飞散物是导致爆破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飞散物的产生情况也直接反映爆破安全管理的成败。设计时认真阅读资料,仔细勘查爆区及周围环境,精心设计爆破方案;施工中作业人员认真操作,严格的管理和验收,加强安全管理,进行严密细致的防护。通过这些措施可使爆破飞散物事故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高 旭.拆除爆破飞散物防护工程实例研究[J].工程爆破,2009,15(4):74-77.

[2]何广沂.大量石方松动控制爆破新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3]陈保健.拆除爆破中雷管延时精度对破碎介质飞散的影响[J].工程爆破, 1999,5(3):30-34.

[4]沈芙河.爆破与喷锚工程实用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5]周浩仓.爆破飞石的成因及预防[J].矿业研究与开发,1995,15(3):57-59.

[6]蔡小刚.紫金山金矿中深孔爆破飞石的控制[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1999,20(4):5-6.

[7]高善堂.露天深孔爆破飞石的控制[J].矿业研究与开发,1997, 17(S):28-30.

[8]王庆丰. 露天爆破飞石的分析和控制[J].金属矿山,1997(5):44-45.

[9]王 瑞.露天深孔爆破有害效应及危害预防[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0,1(1):59-61.

[10]王 斌,梁开水.拆除爆破中缓冲层的受力变形与防护作用[J].采矿技术, 2007,7(3):149-152.

[11]郭洪献,王有生.FTA在防止爆破飞石伤人事故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 2009(8):63-66..

猜你喜欢

爆区装药量炮孔
炮孔倾角对抛掷爆破效果的影响分析*
莱比塘铜矿特高品位的识别与处理方法研究
装药情况对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爆速性能的影响
阿舍勒铜矿采场炮孔测斜实施应用
基于爆区管理系统的动态化配矿管理研究
基于爆区管理系统的矿石台帐管理研究
煤层预裂爆破应力波传播规律及增透机理模拟研究*
3Dmine 在雅满苏井下矿扇形中深孔爆破炮孔设计中的应用
装药量对动能拦截器轨道修正能力的影响*
一种凸多边形的爆破网络等时线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