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贫损新工艺在深部铜矿的成功实践

2014-03-22王建军牟业龙

采矿技术 2014年5期
关键词:底柱贫化步距

王建军, 牟业龙

(西北矿冶研究院 地质矿产研究所, 甘肃 白银市 730900)

深部铜矿是白银公司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续建矿山,开采对象是露天矿1#采场闭坑后其深部及外围的矿石,矿床为黄铁矿型铜矿床,矿床产于石英角斑凝灰岩中,走向N50°~80°,倾向南西,倾角60°~70°,矿石以浸染状铜矿为主、硬度f=8~10,围岩硬度f=6~8。分东西部两部分开采,东部以1#矿体为主,长度300~500 m,厚度20~70 m:西部矿体形态比较复杂,以2#、3#矿体为主,长度600~700 m,厚度5~35 m。设计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生产能力75~100万 t/a。投产以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存在着大块率偏高、损失率、贫化率偏高、炸药单耗高、生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引进低贫损开采新工艺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技术改造,解决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损失率、贫化偏高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生产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部铜矿投产以来,采用传统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回采,分段高度10 m,进路间距8.33 m,扇形上向中深孔,最小抵抗线1.2 m,孔底距2.0~2.4 m,出矿设备为风动装岩机、T4G,爆破采用BQF风动装药器装药,导爆索孔口起爆方式起爆。生产实际证明,传统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存在诸多技术难题。

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块产出率高。依据生产现场统计,大块产出率平均为28%~30%。

(2) 损失率、贫化率偏高。损失率为26%、贫化率为27%。

(3) 炸药单耗偏高。采矿炸药单耗为0.6758 kg/t。

(4) 出矿效率低。采场台班出矿效率为50~60 t/台班。

1.2 原因分析

截止品位放矿方式是造成贫化率过高的主要原因。截止品位放矿方式出矿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纯矿石放出阶段,放出一定数量后,出矿口出现废石,进入第二阶段,矿石混杂着废石放出,称为贫化放出。随着放矿的进行,放出矿石中废石含量不断增大,矿石品位不断降低,直至截止品位停止放矿。截止品位放矿废石混入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C—矿石的地质品位;

Cc—采出矿石品位;

Cy—废石品位。

以825~875矿块1633 m分段为例,C=0.846%;Cy=0.1%,截止放矿品位为0.42%,令Cc=0.42%,代入上式得截止放矿时的废石混入率:

y=57.10%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取截止品位放矿方式,在经济合理范围内,对矿岩形态确定的单个崩矿步距来说,放出的矿石量最多,残留于采场内的矿石量最少,每一崩矿步距都放出一些废石,整个采场废石混入量大,造成贫化率偏高。

2 低贫损开采工艺的成功实践

2.1 理论基础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菱形布置回采进路,放矿过程中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岩接触面的变化过程见图1。

图1 废石漏斗破裂矿石贫化

在垂直进路方向上,随着端部出矿口放出矿石,矿岩接触面不断下移并发生形态变化,先由抛物线型曲线变为波浪型,再变为漏斗状曲线,该漏斗状曲线的内部是覆盖层的废石,称之为废石漏斗,在废石漏斗的尖部到达出矿口之前,放出的为本崩矿步距的矿石,在废石漏斗的尖部到达出矿口时,放出的纯矿石达到最大值;再继续放出,废石漏斗的尖部被放出,漏斗口破裂开来,里面的废石与外面的矿石同时流出出矿口,随着放矿的进行,破裂漏斗口断面不断扩大,放出的废石不断增大,贫化程度不断增大。废石漏斗一旦破裂就停止放出的放矿方式成为低贫化放矿方式[1],它的核心是扩大纯矿石放出量,减少废石量,废石漏斗到达出矿口就停止放矿。

2.2 低贫损开采工艺实现途径

2.2.1 优化采场结构参数

采场结构参数主要是分段高度(H)、进路间距(S)、崩矿步距(L)[2]。原设计分段高度10 m、进路间距8.33 m,深部铜矿已经将分段高度调整为12 m,进路间距调整为10 m,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b—进路宽度;

ω=(α+α1)/2;

α,α1,β1—散体流动参数。

将实验值(α=1.4371,α1=0.9839,β1=0.81)和H=12 m,b=3.0 m代入上式计算得:

S=10.84≈11 m。

根据计算结果,将进路间距调整为11 m。

确定了分段高度与进路间距之后再优化崩矿步距,崩矿步距过小时,正面废石率先达到出矿口,崩矿步距过大时,顶部废石率先达到出矿口。深部铜矿原采用1.2 m崩矿步距,根据现场观测,废石最早在出矿口断面的中上部流出,应是正面覆盖层,说明崩矿步距过小,改用2.4 m崩矿步距后,正面废石出露基本正常。由此将崩矿步距由1.2 m调整为2.4 m。

2.2.2 改变炮孔布置方式

原布孔设计中边孔角为18°~30°,边孔角过小,放矿松动范围为50°,50°以下的范围不能有效破碎,成为大块产生区,由此将边孔角由原设计的18°~30°调整到45°。

原布孔设计中前后排炮孔平行布置,爆破时不利于相互挤压、碰撞。将前后排炮孔平行布置改为交错布置,爆破时相互作用、挤压,爆破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2.2.3 推广应用孔底起爆微差爆破技术

深部铜矿原用扇形中深孔孔口起爆方式,爆破效果差、大块率高。废除传统的导爆索孔口起爆方式,推广应用微差毫秒导爆管孔底起爆技术,增强了爆轰气体对介质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提高了炸药能量利用率,有利于改善爆破效果、降低大块率。

2.2.4 推广应用无轨出矿设备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井下出矿设备向无轨化和大型化发展,深部铜矿原采用风动装岩机和T4G出矿,能耗高、效率低。引进WJD1.5型电动铲运机替代落后的风动出矿设备,减轻了井下工人劳动、提高了出矿效率。

2.2.5 放矿原则

同一采场的几条回采进路严格按照“等量”、“顺序”、“均衡”原则进行放矿控制,在平面上始终保持一条直线、平行后退式回采,可以使废石覆盖层近似水平均衡下降,防止废石提前混入、降低贫化率。

2.2.6 强化出矿管理

低贫化放矿方式,对每一分段的回采工作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尽量多地放出纯矿石;二是本分段出矿形成的矿岩接触面形状,有利于为下分段回采创造良好的矿石回收条件。当采场结构参数合理时,本分段放出矿量大部分来自上一分段,即“转段回收”。利用这一特性,将3个分段作为一个放矿循环,第一分段按每一崩矿步距采矿量的65%~70%进行出矿、第二分段按每一崩矿步距采矿量的90%进行出矿、第三分段按截止品位进行出矿。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制定计划。按照低贫化放矿要求,计算每个崩矿步距的采矿量、出矿量、采矿品位、出矿品位,每个采场的采矿量、出矿量、采矿品位、出矿品位。二是严格经济责任考核。将采矿量、出矿量、采出金属量3项指标与采矿车间工资总额挂钩考核,若出矿量完成计划,采出金属量没有完成计划,按照金属量欠产百分比考核车间工资总额。

3 应用效果

实施以上改进措施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经济技术指标改善明显。

(1) 大块产出率由平均28%~30%降低至6%~10%。

(2) 损失率由26%降低到20.2%;贫化率由27%降低到19.6%。

(3) 采矿炸药单耗由0.6758 kg/t降低至0.5968 kg/t。

(4) 采场台班出矿效率由50~60 t/台班提高到92 t/台班。

(5) 采取截止品位放矿方式,每年要消耗15万立方米覆盖层,推广应用低贫损开采工艺后,可以取消覆盖层补充工程,每年节约成本费用80万元。

(6) 推广应用低贫损开采工艺后,在相同采矿量、地质品位条件下,由于贫化率降低了7.4个百分点,采场出矿品位提高了0.018个百分点,年增加金属量353 t,可多创效益1260万元。

(7) 由于加大了边孔角,可以节省6%中深孔施工量,每年可节约7200 m,费用4.32万元。

(8) 损失率降低了5.8个百分点,年可以减少采矿量2.49万t,可以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2 a。

参考文献:

[1]任风玉.低贫损开采试验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0.

[2]谢世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底柱贫化步距
敦德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后采空区的治理
单线隧道大型机械化快速施工步距优化研究
采放比及步距的不同对采出率的影响分析
特别的赛跑
充填步距对矸石充填开采覆岩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望儿山金矿中深孔采场底柱回收方案探讨
露天开采矿石损失与贫化研究
矿石二次贫化及管理措施
2018056 镍渣贫化装置
凡口矿顶底柱安全回采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