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链突破与项目集成模式研究
2014-03-22刘大志吴丽娟
刘大志,吴丽娟
(大连民族学院a.经济管理学院;b.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大连116605)
2014年开始,全球经济的危机梯度再次逆 转,中国等新兴市场在美国复苏的预期下面临走弱压力。资金外流、实业疲软和汇率冲击等一系列问题集中体现,结构调整的任务空前巨大。中国一方面必须加快新周期产业的构建以凝聚新的产业支撑,消解资金空转;另一方面则必须发挥腹地广大的空间优势,在国内重演东亚的雁行序列,创新性激活工业后进地区。在此背景下,处于国家战略纵深区间的民族地区及以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为立足点的民族文化产业将迎来战略机遇[1-2]。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落差及民族地区潜在的价值链锁定危险
1.国际落差与中国文化产业的“次级梯度”
在历次全球危机中都逆势飘红的文化产业,其发展具有空间集中的趋势。不同地区不仅因此形成区域文化产值与增加值等指标差异,而且在产业价值链上也会逐渐固化为不同的区域梯度,并形成不同层面的文化产业资源循环。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而言,美英日等国仍牢牢占据文化产业价值链顶端环节,中国整体产业环节低端乃是不争事实。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国内的区域落差其实是一种次级梯度。相较于全球文化产业的主流梯度,次级梯度是整体落后状态中的区域不均衡,很多局域甚至完全没有接轨主流梯度的机会,只能以自足发展的形态演化。
2.指标落差与次级梯度的“越位演进”
据相关研究的因子分析表明: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广东和北京整体实力最强,其次是江苏、浙江、山东、上海、辽宁、河南、四川和河北,珠长三角和环渤海仍是文化产业的绝对主力地区,中西部及民族地区总体规模偏弱。这种指标落差已经非常明显。但其反映的主要还是“量”的差距,而不能精确体现产业层次及价值链环节等“质”的差距。事实上,目前文化产业的区域“质”差虽也明显,但远未固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梯度。由于中国现有文化产业整体的资源动员半径较小,高指标地区的产业分布多以初级“集簇”或“集群”的形态存在,簇-群之间尚未形成有序互动,以致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和产业分工体系一直处于非常萌芽的状态。这意味着现有次级梯度仍在演进之中。因此,各梯度区域都还有“越位”成长的巨大可能,并以其坚实的成长为中国的整体产业价值链升位做出贡献。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及时制定并贯彻有效战略,被锁定在次级梯度的低端环节,则有失去本轮产业机遇的危险。
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链突破思路
与传统工业化产业的单链或多链发展形态不同,文化产业是错综复杂的矩阵式或网状式产业。在这样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结构中,民族地区必须采取全新的产业发展思路以谋求突破。
1.避免“单链”思维,改变“依附”惯性
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新周期产业的穿透性。它在多层维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资源的厚度、产业化过程的有效程度以及目标市场的规模与成熟度等。由于文化产业资源、要素的弱空间依附特性和可复制性强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必然遵循前期的工业发展轨迹,也并不特别依赖于前期工业性配套的发达程度。这就使得民族地区作为工业后发地区,在文化产业上具有较大的可突破空间。但前提是必须要摆脱简单工业-服务业思维和工业化的单价值链定位惯性。不能僵化地以产业承接的思路来考虑文化产业发展。为此,民族地区必须改变“落后地区”思想,打破自身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地区的空间隔离感,及时将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形势置于国家新的战略发展格局之下,并通过战略抢位,突破长期以来的“边缘”“腹地”和“依附”角色,尝试“引领”性的创新与开发,争取实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后发带先发”“民族带内地”的模式转换。
2.深挖“地缘”资源,杜绝“同质”开发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民族特色,但长久以来未获有效开发。据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在2009年全国3742个名录中,中西部地区就拥有2510个,超过67%,但文化著名商标的全国占比却极低,说明民族地区的地缘资源尚处初级状态。这一方面意味着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目前的产业转化途径有限,另一方面也说明为未来的理性发展预留了空间。但是,最近一个阶段,出现了一些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进行粗放开发的趋势。同质化的无序开发严重影响文化产业开发生态和格局,并有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拖入单链低端的锁定危险。
3.创新“特色”集群,嵌入“集成”项目
现有珠长三角及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都遵循特色集群的路径。在中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偏低的初级阶段,这是动员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模块化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此类模块化结构之间已有一定分工萌芽,如温州、台州印刷产业集群与上海出版业集群之间,杭州、常州动漫产业集群与上海创意产业群之间,正开始具备一些形成区域梯度的基础。这一局面的形成与此类地区原有产业梯度和相关工业基础的历史惯性有关,属于旧有区域产业梯度的新型延伸。对民族地区而言,并不具备直接照搬的条件。但是,对于本地特色文化产业资源的集群化开发,却是民族地区必须借鉴的有效模式。同时,由于民族地区旧有的产业基础在文化产业要素的高端集成方面有所缺欠,有必要利用发达地区高端要素和模式的可移植性进行项目嵌入。通过高起点的高端项目打造,集成各类有效要素,进行产业激活。在此,民族地区要着重关注,不能按照单链思维来操作。一定要在项目集成的一开始就预留产业链矩阵发展的各种接口,为突围做准备,不要陷入单链低端。所以集成的项目突围路径最关键的就是项目的产业带动和要素整合模式[3]。
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成项目建设的可借鉴模式
民族地区必须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进行高端集成项目嵌入。纵观国内现有的有关项目操作,可以发现,主题公园是最常见的开发形态。但是,与国外的相关运作机构的巨量资源整合能力相比,国内主题公园的运作远未成熟,目前仅有20%左右的盈利率,因此传统的“简单甚至冒牌文化元素+低端或者常规娱乐设施+圈地收钱”的旧套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未来而言,真正具有产业链基础的特色综合体将是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前沿模式。围绕此类模式,通过主运营商的要素整合,从文化产业的内容制造到渠道、载体运营乃至空间提供等各个环节出发,都可以争取全链条的要素集成效果。大体而言,应有以下几类项目模式可供借鉴。
1.文化内容制造商向下延伸: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目前正在上海、苏州、坪山、海口等地布局进行电影主题的文旅综合体建设。作为近年来电影内容制作方面的领军企业,在电影院、音乐、游戏、演艺和主题公园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尝试,已经初步确立了“内容+渠道+衍生”的运营模式,加速向全产业链方向突进。到目前,华谊兄弟的产业链演进布局为:
(1)在上海、苏州等地以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等影视下游为重点延伸方位,项目建设以放大华谊品牌为核心,项目形态为“华谊兄弟文化城”以及环球影城型电影主题公园。
(2)在深圳坪山以创意-内容等影视上游为重点延伸方位,项目建设注目于吸引香港文化创意人才,项目形态为创意文化城。
(3)与前三项有很大的产业链纵向延伸局限不同,海南海口“电影公社”项目着力强化影视产业链的横向延伸,致力于打造“未来南中国定位最高端、产业链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项目建设聚焦在巨大的旅客流量和政策扶持,是华谊在文化旅游方面模式锻造的重头举措。也是海南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匹配可移植文化内容和文化产业要素,以及文化商务模式的最新尝试。该项目形态为“电影场景式商业街区”,前端是以旅游人群为目标市场的文化商业消费,后端则是电影制作。由于模式相对合理,项目进度为所有布局项目中之最。目前已完成三条街区中的一条[4]。
仅就现有进度而言,华谊兄弟的全产业链模式尚难称成功。而且由于华谊兄弟在除电影内容外的全产业链运作中存在诸多缺项,如资金实力、旅游和地产方面的资源配置能力偏弱等,使得华谊兄弟模式还有诸多变数。但在文化产业的区域集群打造过程中,作为最顶端环节的文化内容及其可商业化部分最为关键,华谊兄弟占据了这一制高点,如能在文化内容的模块化-连锁化上取得突破,通过文化内容的品牌输出、内容管理和知识产权入股,磨合出固定的其他产业链环节合作伙伴和合作关系,华谊兄弟则有望形成较有竞争力的内容制造商主导模式。
2.文化空间制造商横向延伸:万达集团
万达逐渐从一个纯粹的地产开发商转型,通过多重并购,将商业经营、酒店管理、旅游开发、文化产业和基地服务等多项业务纳入框架,成为综合性服务商。到目前为止,万达已从传统的商业空间运营出发,进入电影院线、影视制作、舞台演艺、电影科技娱乐、主题公园、连锁娱乐、报刊传媒、字画收藏、文化旅游区等10个文化产业领域。在从空间制造商突围的诸多企业中,其文化产业资源及配套资源的雄厚程度应该是绝对领先。
在主流产品“万达广场”已进入增长乏力期的背景下,万达正在致力于寻找在更长周期内长期稳定的商业模式,而文化产业则是其中的核心。围绕文化产业,万达正在形成三条并进模式。
(1)影视内容+院线+商业地产。万达通过成立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和美国弗兰克·德贡公司成立万达控股的合资演艺公司,打造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秀等战略举措,大举占据文化产业内容环节。同时,万达还着力运营中国最大的电影院线——万达影院,成为IMAX在全球最大的合作商,并收购全球第二大影院公司——美国AMC,成为占有全球10%市场份额的第一大院线集团,打通了文化产业内容与传播两大节点。
(2)(自然)旅游文化+商业地产。万达以国内著名旅游景区为基点,整合各方面资源进行旅游文化的集成项目打造。代表项目形态为万达国际旅游度假区。目前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开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开业,大连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多个项目落地。
(3)(城市)旅游文化+商业地产。万达以核心节点城市为基础,打造以“万达城”为品牌的文化旅游城系列。目前已在哈尔滨、南昌、合肥、无锡、桂林、青岛等地稳步推进。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青岛东方影都,采取大范围的“室内”项目集成方式,打造影视产业园、电影博物馆、影视名人蜡像馆、影视会展中心、汽车极限秀、万达文化旅游城、度假酒店群、游艇俱乐部、滨海酒吧街、国际医院等多种业态,集成影视拍摄、影视制作、影视会展、影视旅游等综合功能,形成目前通过多项目集成构建文化产业运营平台的最宏大模式。
3.文化载体运营商多向延伸:中印集团
中印集团作为印刷行业的国家队,正在向文化产业集团转型升级。目前已构建涵盖编印一体化、文创园开发经营、印刷传媒、文化产业投资、科研开发、包装印刷等多项主营业务的经营架构。在区域文化产业开发方面,中印集团正在形成依托“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优势,并向多向产业延伸的态势发展。
近年来,中印集团在北京市陆续打造了“新华1949”首都文化金融产业集聚区、“人民美术”文化园和“百花”建筑设计园等产业园项目。在专业化的文化载体开发运营、文化载体空间设计和改造-增值服务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且,由于中印集团具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字库开发能力,与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内容更有天然结合点,这一专业化路径如能与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禀赋进行较好结合,将有望激发出较大的区域产业动能。
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集成项目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模式,民族地区在激活本地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尽量通过寻求某一产业基础环节运营商来主导开发,进行平台化的项目设计。但是,这是一个多维度的推动过程。对于文化要素资源大于文化产业资源的民族地区来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完全依靠外来领军企业自主识别本地文化资源进行大投入的集成开发是不现实的。政府必须着眼于相关资源的网络状匹配,在确定本地文化资源匹配的具体路径后,进行引领性的战略设计。在此基础上,寻求相关资源的代表运营机构,进行商务性推动或产业化组合。为此,政府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本地文化要素资源的产业价值识别。民族地区多为要素性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是在可产业化的成熟度上则比较欠缺。直接的文化产业价值不明朗。有必要先按文化内容资源、文化传播渠道资源、文化工业品制造资源、文化金融服务资源的线索对区域内文化要素分类,并同时按各类资源的产业化等级和价值空间进行分类识别,从而摸清区域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
2.针对本地文化产业要素的比较优势,进行不限于地缘关联的横向对比,并在更大的可比较资源范围内进行广域资源匹配设计。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实的支持政策,对潜在比较优势要素的成长发育,和广域内可匹配资源的流动、吸引等,进行涵盖行政服务、资金政策、市场空间以及税收优惠等多方面的鼓励与支持,推动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禀赋升级。
3.在对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禀赋的动态培育同时,推动有关部门、本地企业和相关资源单位,针对核心优势资源及其可匹配的可移植性产业环节运营商,进行商务联网,建立区域文化产业开发的联席会议机制及产业联盟,由联盟主导建立项目储备中心,展开战略对接与项目设计,打造区域文化产业开发平台。
[1]周锦,闻雯.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2(02):46-50.
[2]李芳凝.中国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5-121.
[3]吴利华,张宗扬,顾金亮.中国文化产业的特性及产业链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2011(25):29-32.
[4]刘筠梅.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