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及其解释功能

2014-03-22蕾,

关键词:生产力范式科学技术

张 蕾, 郑 文 范

(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9 )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增强,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在国内外日益被众多学者所关注。STS是一个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和不同问题域的研究领域,因此对国外STS研究指导思想和内容不能照搬照抄、全盘接受。中国STS学者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相结合,解决目前ST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STS学科体系。

一、STS研究的范式演进及问题

为了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需要探析STS研究的阶段及范式演进。从学科范式演进的角度来划分STS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各类与STS学科有关联的学科都参与研究,可称为多学科研究阶段。在此阶段,STS研究范式认为,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知识体系和形成这种体系的认识活动,而技术主要表现为“技能”“难言知识”或“工具”等,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建制分别是科学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两者之间很少交流和互动。

第二阶段是参与研究的关系密切的学科两两结合进行研究,可称为交叉学科研究阶段。这一阶段,STS研究范式主要有“人工自然过程说”和“技性科学说”等。“人工自然过程说”认为科学是创造人化自然的手段,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技术是创造人工自然的手段,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性科学说”认为当前科学技术正在一体化,但这种一体化是技术为中心的一体化。该阶段的社会建制主要是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阶段是参与研究的学科形成统一学科,可称为超学科研究阶段。在超学科研究时期,STS研究范式主要表现为科学建构论(SSK理论)、技术建构论、“行动者网络说”等。这些研究范式将科学技术活动理解为一种社会活动过程,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互动整合,其社会建制主要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

在STS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了STS研究范式的深化和统一,但目前STS研究范式在解释力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缺乏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导致STS研究存在“边缘化”问题。目前在STS研究中存在大量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神秘化的趋势,如STS研究中的黑箱理论、科学隐喻等[1]。这种研究的神秘化趋势主要原因是在STS研究内容中缺乏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该做法极大地影响了STS学科竞争力的发挥,制约了STS研究成果的普及和应用。为此,亟需提出新的研究范式,解决STS研究神秘化问题,有效增强STS的学科竞争力。

(2)缺乏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研究,导致STS研究存在“无心化”问题。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更有自己的研究核心。科学、技术与社会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于其研究对象,则还没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更缺乏自己的研究核心。对此,国内外STS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我国学者殷登祥认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律及其应用,并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据此提出了复合三元模式,即理论STS、应用STS和历史STS。”[2]

由此可见,对于STS研究对象问题,国内外STS学者虽在外延上有共识,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但在内涵上却众说纷纭,缺乏共识,特别是缺乏科学技术与生产关系的研究,造成了STS研究“无心化”现象,需要通过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加以解决。

(3)缺乏科学技术与社会上层建筑关系的研究,存在STS研究“无向化”问题。当前,国内外大量的STS研究都涉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问题。如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未来社会走向。我国学者余谋昌认为,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深入进行,我们正在走向新的生态文明时代[3]。但国内外大量的STS研究学者出于不同的认识,各执一端,特别是缺乏科学技术与社会上层建筑关系的研究,导致了STS研究出现了“无向化”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新的研究范式的提出加以解决。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社会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三元构成,其中经济形态是社会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4]。在当代,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就是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研究科学技术如何通过形成新的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变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进行相互作用,其基本内容如下:

1.科学技术通过形成新的生产力与社会相互作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技术是指人类改造天然自然、创立人工自然的方法与手段,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在此基础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突出表现为当代科技生产力具有一般生产力的共性,即科技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科技劳动者、科技劳动工具、科技劳动对象;同时科技生产力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即科学技术可通过转化形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通过形成生产关系与社会相互作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此基础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认为,上述原理同样适用科技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关系。科技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生产关系形式。科技生产关系具有一般生产关系的共性和特性,其共性是:提供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活动支配形式、分配形式等;其特性是:加快科学创新功能、加快技术创新功能、加快工程创新功能、加快产业创新功能等。

3.科学技术通过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与社会相互作用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在此基础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认为,科技生产关系的产生形成了社会新的经济基础对社会的上层建筑发生作用。当前我国STS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总体上分析当今时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形成当代社会形态的新特点,特别要通过STS研究理论功能的发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的解释功能

1.解释科学技术如何通过转化形成生产力与社会作用,解决“边缘化”问题

科学技术要与社会发生作用,必须要成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科技创新过程。首先是解释科学向技术的转化。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认为,科学主要属于由实践到理论转化的领域,技术则主要属于由理论(包括经验知识)向实践转化的领域,科学通过技术才能形成直接生产力。其次是解释科学向工程的转化。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认为,科学技术形成生产力,还要经过科学向工程的转化,科学技术通过工程的集成作用施加集成性,转化为与当前工程活动相符合的科学技术,才能形成基础生产力。最后是工程向产业的转化。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认为,工程向产业的转化表现为:工程活动是产业活动的基础和条件,能够为产业活动提供施加普遍性的条件,使产业具备规模性、盈利性、转化性、结构性等特征[6]。

在上述科技创新转化过程中,科学技术通过形成生产力直接作用于社会,使STS研究获得牢固基础,解决了当前STS研究“边缘化”问题。

2.解释科学技术如何通过形成生产关系对社会发生作用,解决“无心化”问题

首先,明确生产关系的新形式——科技生产关系。科技生产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来自于科技生产力发展的强烈需求:科技生产力促使科技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即科技生产关系的形成使科学技术这种新的生产要素形成自身的人格化机制,使科技生产力的发挥能够依靠一种不断激励和活用科技劳动者的知识并使其做出可持续性贡献的生产关系形式,从而为科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使科学技术通过形成生产关系与社会进行有效的相互作用。

其次,明确社会主义所有制产生的原因。在当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同样有由其特定的新的主体所有制出现。在我国,这种新的主体所有制形式只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主要是由科技生产力的“公有性”决定了公有制的选择。科学技术人格化代表的出现决定公有制的实现。同时STS研究认为,由于我国现阶段对应的生产力形式包括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等传统生产力,传统生产力对应的主要是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决定非公有制的存在,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生产力的有形性是非公有制存在的生产力基础,非主导生产要素的相对独立性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现实依据。

最后,明确当代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生产关系本质。产学研合作能够为当代科技生产力的发挥提供相应的生产关系形式。产学研合作通过产权支持、活动支持、分配支持形成当代科技生产关系的内容构成,因而具有科技生产关系的共性;另外,产学研合作促进了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功能构成的发挥,因而具有科技生产关系的特性。这样中国马克思主义STS研究范式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3.通过STS研究明确时代划分的生产力基础,解决“无向化”问题

马克思说过:“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7]从此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者论证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但对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是什么,目前还缺乏统一认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8]这表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化的“新生产力”。在此基础上,STS研究通过对社会的生产力基础的分析,使当代关于时代的划分有充分的依据,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通过STS研究能够明确社会主义生产力基础,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本质,回答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回答共同富裕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还能够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明确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协商和合作的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对外关系的特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问题等。以此进一步有效解决当前STS研究“无向化”问题。

4.明确“中国梦”的实现条件,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解决“神秘化”问题

当前中国特色STS研究的内涵和指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是一致的、吻合的。

第一,中国特色STS研究为“中国梦”实现提供生产力理论解释。中国特色STS研究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保证,即生产力基础保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梦”的本质就是要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

第二,中国特色STS研究为“中国梦”实现提供生产关系理论解释。中国特色STS研究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生产关系保证,即经济基础保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托起“中国梦”的最重要根基。要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第三,中国特色STS研究为“中国梦”实现提供制度解释。中国特色STS研究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上层建筑保证。要在不断增强制度自觉、制度自信,不断扩大制度认同、凝聚制度共识、夯实制度根基,并在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动中推动实现“中国梦”。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国梦,要使全体人民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让人民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和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STS研究为“中国梦”实现提供改革开放解释。STS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科技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使生产关系适应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科技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改革开放保证。

第五,中国特色STS研究为“中国梦”提供生态文明的理论解释。STS研究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因此,“中国梦”实现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从掠夺自然转到善待自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建设“美丽中国”,从而为“中国梦”提供生态文明的理论解释。这样STS研究通过明确“中国梦”的实现条件,能够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解决当前STS研究中“神秘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瑟乔·西斯蒙多. 科学技术学导论[M]. 许为民,孟强,崔海灵,等译.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2.

[2] 殷登祥,R·威廉姆斯. 技术的社会形成[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 殷登祥.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193-197.

[4] 胡卫红,王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0.

[5]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6] 郑文范,张蕾. 论工程的本质与工程创新管理[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344-348.

[7]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

[8]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7.

猜你喜欢

生产力范式科学技术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